懂能帝首页 懂能帝首页
|
首页能源头条推荐资讯详情

电网度夏向“新”向“智”转型

2025-09-15 17:41
发布者:天空爱讲能源
来源:天空爱讲能源
标签:虚拟电厂新型储能新型电力系统
1
0
3
分享

今夏,全国经历大范围高温,叠加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用电负荷保持高位运行,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用电负荷六创新高。高峰负荷由“尖峰型”转向“平台型”,电网保供手段也在不断升级——

今年夏天,全国经历了大范围高温、暴雨洪涝和台风等极端自然天气。高温高湿天气共同作用,拉动用电曲线上扬。7月4日至8月20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经营区用电负荷六创新高,最高负荷达12.35亿千瓦,较去年夏季最高值增加0.55亿千瓦,高峰负荷由“尖峰型”向“平台型”演变,全网保供进一步承压。

高温与大负荷一次次刷新纪录,电力系统也在寻求新的解题方式。人工智能算法优化各类电源组合,无人机化身“电网卫士”,气象预测系统筑牢防灾减灾防线,虚拟电厂精准调整负荷……一系列数字化、智能化手段融入电力生产各环节,电网迎峰度夏向“智慧型”升级。

电源侧,“风光水火”稳发满发,确保电力供应充足。截至今年4月底,我国风电、光伏发电总装机达15.3亿千瓦,历史性超过火电装机。随之而来的波动性和间歇性也给传统电力平衡模式带来巨大挑战,尤其在用电高峰期,新能源出力与负荷需求时空错位问题突出。如何让新能源发电在关键时刻“顶得上、发得稳”?依托高精度的新能源预测技术与科学调度策略,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显著增强,推动能源供应“基本盘”更加稳固、“含绿量”不断提升。

以“风光大省”甘肃为切口,看新能源增发稳供情况颇具代表性。7月17日,面对全国超15亿千瓦的大负荷,甘肃电网单日发电量达8亿千瓦时,外送电量突破3亿千瓦时,双创新高。其中,风光发电量占比超44%,及时迎峰顶上。这背后,是国网甘肃电力新能源消纳全景分析平台的统筹调度。该平台归集气象数据,嵌入人工智能算法,通过日前精确预测风电、光伏发电出力,模拟仿真电网运行,优化平衡传统电源与新能源电源出力配比,实现新能源电量高效安全消纳和能源系统整体最优运行。

平衡新能源发电波动性和间歇性,山东电网发挥储能系统“时空调节器”作用。7月11日晚,在山东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统一指挥下,144座新型储能电站在用电最吃紧的时刻集中向电网送电,最大放电功率803.59万千瓦,刷新全国省级电网纪录。看似简单的充放电,需要精密的时空调度艺术。“我们依托调度控制系统,自动计算每座储能电站的最佳充放电时间、充放电力等,破解用电时空错配难题。”山东电力调控中心主任刘远龙介绍。

当前,新型储能呈多元化发展,保供应、促消纳作用愈加凸显。公司经营区新型储能可调最大电力已达6423万千瓦,相当于近3座三峡电站容量,夏季晚高峰平均持续放电2.4小时,在晚间居民空调负荷最大时段提供支撑。

发出的电要“送得出、落得下”,离不开电网大动脉的高效输送与精益运维。今年,陇东—山东、哈密—重庆、宁夏—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相继投运,一条条“西电东送”“北电南供”大通道大范围跨区跨省送电,为电力余缺互济、精准错峰打牢基础。不断“上新”的智能运维手段则推动电网运维从“人巡”向“智巡”转变,让电网大动脉更加畅通。

受持续高温晴热天气影响,今夏四川电网用电负荷四创新高,电网设备运行压力倍增。8月10日清晨,绵阳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两名运维人员应用无人机“蛙跳双控接力”飞巡技术精细化巡检220千伏曲柏线通道,效率较以往大幅提升。

迎峰度夏期间,天气复杂多变,输变电设备易受台风、暴雨等气象灾害影响,先进的应急装备成为快速精准抢修的有力保障。

7月26日下午至27日凌晨,北京密云区最大降雨量超300毫米,部分村镇道路中断,电力设施受损。国网北京电力抢修队员使用无人机勘查电力设备受损情况,应用水陆两栖车、冲锋舟、照明灯塔、充电方舱、高通量卫星设备等应急装备,随道路清障全力抢修复电。同时,国网空间技术公司运用空天一体化协同巡查系统全面巡查受灾区域,智能识别新增水体和线路受损情况,为防灾减灾提供了技术支撑。

应对高温和汛情双重考验,电网运维手段持续升级。安徽合肥供电公司在输电全景智慧监控平台中开发卫星遥感功能,实时监测重要输电线路通道,让线路隐患“尽收眼底”;湖北电力科学研究院应用搭载三维激光雷达的无人机“扫描”铁塔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异常;国网福建电力研发输电智能运检平台防台风模块,实现杆塔级台风预警监控……“立体巡检+集中监控”的运维模式为电网安全运行搭好智能防护网。

除了增强电网输电能力,在用户侧,聚合海量分散资源的柔性调配同步展开。公司不断创新负荷管理技术手段,深入挖掘用户侧灵活资源——工厂生产线、空调、新能源汽车等都成为重要的电力“资源池”。这些零散资源通过物联网、大数据和智能控制技术被精准感知、聚合响应,形成一个规模可观、可调可控的“虚拟电厂”。

夏日炎炎,居民空调负荷成为主角。国网江苏电力负荷管理中心测算显示:全省4300万台居民空调都调高1摄氏度,就可以让出近260万千瓦负荷。实现空调柔性调控,关键在于对电力负荷的精细化测量与深度挖掘。国网江苏电力研制非介入式负荷辨识成套设备,开发负荷辨识数据应用平台,将一块块负荷辨识芯片嵌入智能电表,精准定位可调负荷,形成可调资源“蓄水池”,引导用户内部小微负荷主动参与供需互动,助力电网迎峰度夏。

在政策、技术与市场的协同发力下,虚拟电厂从试点先行走向规模化发展,成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力量。8月6日12时40分,浙江杭州全社会用电负荷达到2326.7万千瓦,今夏第三次创新高。当天,杭州供电公司首次在萧山、富阳、临安三地同步开放车网互动(V2G)响应,启动规模化车网互动实测。车主通过“e充电”APP签约开启V2G功能,向电网送电,削减电网高峰负荷。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加快建设,电网面临的不仅是短期负荷高峰的考验,更是能源结构转型期系统性平衡能力的全面挑战。从电源侧精准预测到电网侧智能运维,再到用户侧柔性响应,科技手段正深度融入电力系统,构建起一套“源-网-荷”协同互动、智慧高效的保供体系,为人们夏日享受清凉、为企业生产线马力全开、为社会安全平稳运行增添能源保障。

声明:以上信息仅代表发布者自身观点,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平台对其真实性负责。

大家都在看

广告
评论 0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平台立场。
全部评论
懂能帝AI助手
服务商入驻
服务商入驻
资讯投稿
资讯发布
视频发布
视频发布
在线客服
平台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