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能帝首页 懂能帝首页
|
首页能源头条推荐资讯详情

福建省氢能产业发展现状:蓄势待发,前景广阔

2025-06-20 17:42
发布者:能源小咖
来源:懂能帝
标签:氢能福建省中长期规划
6
0
33
分享

在全球能源体系深度转型的战略背景下,氢能凭借其零碳排放、高能量密度及可持续循环利用的显著特性,已成为推动能源结构优化与技术革新的核心要素。福建省基于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需求,系统谋划氢能产业布局,通过政策引导、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协同推进,在氢能全产业链构建中取得阶段性突破成果。

政策领航,规划先行

政策支持体系构成福建省氢能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2022 年,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布《福建省氢能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 年)》,系统构建了产业发展的短期目标框架与实施路径。根据规划,至 2025 年,福建省拟培育 20 家具备全国竞争力的氢能企业,实现产业总产值突破 500 亿元,燃料电池汽车应用规模达 4000 辆,并建成 40 座以上加氢基础设施。

在政策体系持续完善的背景下,2025 年 6 月 18 日,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进一步发布《福建省氢能产业创新发展中长期规划(2025—2035 年)》,确立分阶段发展目标:第一阶段(2025—2030 年)为产业起步期,规划形成 3 万吨 / 年绿氢生产能力、10 万吨 / 年氢基绿色燃料产能,实现年产值突破 600 亿元;第二阶段(2030—2035 年)进入快速发展期,目标达成 10 万吨 / 年绿氢产能、100 万吨 / 年氢基绿色燃料产能,产业总产值突破 3000 亿元。这些政策文本通过明确的量化指标与阶段任务,为产业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显著提升了福建省氢能产业对市场主体和社会资本的吸引力。

技术突破,多点开花

1、制氢技术:福建省在制氢技术研发领域取得显著成果。嘉庚创新实验室聚焦电解水制氢技术研究,其碱性电解水制氢项目实现单位能耗的突破性优化,生产 1 标方氢气仅需 3.7 千瓦时电能,较行业平均水平降低 15%-20%。目前已建成年产能达 40 套的 1000 标方碱性电解水制氢装备生产线。在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水制氢技术方向,实验室实现关键材料国产化自给,相关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从产业发展阶段性布局来看,福建省在氢能产业发展初期,重点依托工业副产氢资源,通过优化钢铁、煤炭、化工等传统产业的氢气利用路径,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在中长期规划中,则着力发展基于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绿氢制取技术,逐步扩大清洁制氢规模。

2、储运技术在氢能储运技术体系构建方面,福建省重点布局高压气态储氢与长管拖车输氢技术,并积极探索以氨作为储氢介质的特色技术路线,旨在突破大规模、长距离氢气运输的技术瓶颈。同时,对有机液态储氢、固态储氢等前沿技术及其配套材料、器件制造产业给予政策支持。尽管当前相关技术仍处于迭代优化阶段,但基础设施建设已有序推进,为氢能储运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3、应用技术在氢能应用领域,福建省开展多维度技术创新与产业实践。在交通运输领域,依托福州、厦门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建设,系统推进综合能源站等多元化加氢基础设施布局,重点发展重型卡车、港口专用作业车辆、冷链物流车及城市客车等燃料电池应用场景。在工业领域,积极推动氢制合成氨、甲醇等氢基燃料的产业化进程;在冶金行业,探索 “氢冶金” 技术替代传统碳还原工艺,助力实现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产业布局,特色鲜明

福建省基于自身地理区位条件与产业发展基础,构建起具有区域特色的氢能产业空间布局体系,可概括为 “两核心一保障一走廊一网络” 发展架构。其中,福州与厦门作为双核心驱动引擎,形成差异化发展路径:福州着力建设全产业链制造基地,聚焦加氢机、氢气压缩机等关键装备的研发与产业化;厦门则依托开放创新优势,积极引入国内外先进创新资源,重点开展电解水制氢装备及核心材料、固态储氢技术、燃料电池系统与氢能整车等前沿领域的技术攻关 。漳州作为重要保障支撑点,依托古雷港经济开发区的产业承载能力,规划建设绿氢及氢基绿色燃料示范工程,致力于打造规模化绿氢及氢基燃料生产基地 。此外,通过发挥沿海区域的资源禀赋与创新先发优势,构建沿海氢能经济走廊,以此带动沿线城市氢能产业协同发展;同时,遵循 “合理配套、适度超前” 的原则,科学布局加氢基础设施,逐步形成覆盖全省的加氢服务网络 。

当前,福建省氢能产业已初步形成企业集群发展态势,产业链覆盖制氢、储运、装备制造及应用等关键环节,产业集聚效应逐步显现。然而,受限于核心技术瓶颈与成本控制难题,加之应用场景开发深度不足、产业生态体系尚不完善,产业发展仍面临诸多制约因素。值得关注的是,伴随地方政策扶持力度持续加大,以及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的不断深化,福建省氢能产业正处于技术迭代升级与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关键阶段。未来,该产业有望通过技术创新突破成本壁垒,优化产业生态布局,在国家 “双碳” 战略目标推进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区域绿色低碳转型的核心驱动力。

声明:以上信息仅代表发布者自身观点,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平台对其真实性负责。

大家都在看

广告
广告
评论 0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平台立场。
全部评论
懂能帝AI助手
服务商入驻
服务商入驻
资讯投稿
资讯发布
视频发布
视频发布
在线客服
平台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