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能源头条推荐资讯详情
新增253GW!三部委印发三北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光伏治沙规划

发布者:
来源:
标签:




懂能帝获悉,日前,经国务院同意,国家林草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三北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光伏治沙规划(2025—2030年)》。规划到2030年,新增光伏装机规模2.53亿千瓦,治理沙化土地1010万亩。
规划背景
三北地区是中国沙漠化最为严重的区域,生态环境脆弱,土地荒漠化问题突出。与此同时,该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具备发展光伏发电的天然优势。通过光伏治沙,既能有效治理沙漠化,又能推动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碳达峰、碳中和)。
主要目标
- 生态治理:通过光伏电站建设,减少地表裸露,固定沙丘,改善区域生态环境,遏制土地荒漠化。
- 清洁能源开发:充分利用三北地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建设大规模光伏发电基地,提升可再生能源比重。
- 经济发展: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
- 技术创新:推动光伏治沙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升光伏发电效率和生态治理效果。
重点任务
- 光伏电站建设:在沙漠、戈壁和荒漠区域规划建设一批大型光伏发电项目,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的光伏治沙基地。
- 生态修复:结合光伏电站建设,实施植被恢复、水土保持等生态工程,逐步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 电网建设:配套建设输电设施,确保光伏发电的稳定输送和消纳,解决弃光问题。
- 政策支持:完善相关政策和法规,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光伏治沙项目,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
实施路径
- 试点示范:选择典型区域开展光伏治沙试点,总结经验后逐步推广。
- 区域协同:加强三北地区各省份之间的协作,形成区域联动发展格局。
- 技术研发:支持光伏治沙相关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 监测评估:建立科学的监测评估体系,定期跟踪规划实施效果,及时调整优化。
预期效果
- 生态效益:到2030年,预计治理沙漠化土地面积显著增加,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 能源效益: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大幅提升,为全国能源结构优化作出重要贡献。
- 社会效益: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居民生活条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结语
《三北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光伏治沙规划(2025—2030年)》是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和能源转型方面的重要举措。通过光伏治沙,不仅能够有效治理沙漠化,还能推动清洁能源发展,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多赢。这一规划的实施,将为中国乃至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宝贵经验。
反馈举报

声明:以上信息仅代表发布者自身观点,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平台对其真实性负责。
大家都在看

广告

广告
评论 0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平台立场。全部评论
加载失败
总发布:51粉丝:8
相关推荐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能源资讯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