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能帝首页 懂能帝首页
|
首页能源头条推荐资讯详情

新能源汽车反向送电应用仍需时间

2025-07-21 17:00
发布者:能源资讯
来源:能源资讯
标签:车网互动
0
0
8
分享

2025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了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多地开始加快车网互动(Vehicle-to-Grid,V2G)示范应用落地。车网互动包括有序充电和反向送电,有序充电已经相对成熟,在峰谷电价差引导下,很多城市实现了新能源汽车集中在用电低谷时段充电。

随着城市用电峰谷差不断拉大,大城市对于灵活性可调节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配备大容量电池的新能源汽车可以作为移动储能单元,在削峰填谷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新能源汽车在反向送电方面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间,但也面临更多的现实难题。

对于新能源汽车车主,充电是刚需,峰谷分时电价能够引导车主充电行为,但反向送电并非刚需,仅依靠峰谷电价差难以形成有效激励,而车主还要承担电池寿命损耗风险和时间成本。此外,多数主机厂出于安全考虑,并未开放反向送电功能。反向送电还需要专用充电桩,这种充电桩的成本普遍高于普通充电桩。部分配电网需要进行改造升级才能适应反向送电。在这些不利因素的制约下,新能源汽车反向送电难以形成规模化应用。

目前,新能源汽车反向送电主要处于技术验证阶段,深圳、淄博等地均已开展过相关活动,验证了反向送电的技术可行性。比如,在深圳开展的反向放电实验中,共有84个充电场站、超过2500车次参与,总放电量超过7万千瓦时。在淄博组织的新能源汽车放电活动中,车主每放1度电,能够获得3元收益。在上述活动中,车主放电的收益主要来自财政资金,这种高强度补贴有利于吸引新能源汽车车主参与活动,但难以形成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不过,山东已经出台相关政策,明确了新能源汽车反向送电的价格机制。2025年6月,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在济南市、淄博市开展居民充电桩车网互动价格机制改革试点的通知》,推出一套面向居民充电桩的车网互动价格机制,根据测算,如果车主在电价高峰时段向电网放电,每度电差价为0.6元左右。如果每天放电15度,每年单桩收益能够达到3200元。

尽管V2G面临诸多挑战,但从长远来看,新能源汽车反向送电依然具有前景。有研究表明,到2040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超过3亿辆,如果平均每辆车的电池容量为65千瓦时,那么新能源汽车的储能容量将超过200亿千瓦时。新能源汽车很有希望成为一种大规模、低成本的分布式储能技术。如果通过有效的技术手段和市场机制将这部分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将显著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减少顶峰电源投资,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

声明:以上信息仅代表发布者自身观点,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平台对其真实性负责。

大家都在看

广告
广告
评论 0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平台立场。
全部评论
懂能帝AI助手
服务商入驻
服务商入驻
资讯投稿
资讯发布
视频发布
视频发布
在线客服
平台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