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能帝首页 懂能帝首页
|
首页能源头条推荐资讯详情

浙江省印发《浙江省深化5G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

2025-07-25 16:05
发布者:dnd9638a24a69
来源:dnd9638a24a69
标签:
6
0
20
分享

近日,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浙江省通信管理局等十六部门联合印发《浙江省深化5G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以“构建形成‘能力普适、应用普及、赋能普惠’的5G发展格局”为整体目标,明确了到2027年底建成5G基站30万个以上、每万人基站数超45个、5G工厂超1000个等重点指标,具体提出3个方面20项重点任务:

在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重点推进山区海岛县深度覆盖,规模推广5G行业专网,加快5G向5G-A的演进升级,实现县级以上区域实现5G-A规模覆盖、乡镇以上区域5G RedCap连续覆盖,同时持续实施5G基站建设“一件事”集成审批,深化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和配套设施建设,明确禁止在5G网络建设、运行、维护过程中违规收取不合理费用。

在5G基础产业发展方面,在产品研发、产业集聚、政策支持等方面持续发力,积极打造“小快轻准”工业终端,加速5G与行业融合产品落地;建立5G产业链企业梯队名录,支持打造5G产业和创新发展平台;以省“4+1”专项基金为引领,支持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同时前瞻布局6G网络发展,纳入未来产业赛道,积极培育6G未来产业先导区。

在5G融合应用推广方面,推动5G应用12个重点领域,支持宁波“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点城市建设,推动杭州、德清、桐乡等试点区域开展5G-V2X车联网建设;创新发展5G+智慧低空、智慧海洋、具身智能等应用,推动实现通感一体网络低空通航区域连续覆盖,探索5G-A与低空智联感知设施的融合建设,鼓励建设5G+卫星融合的近海海域网络,推进空天海潜地一体化应用,推动5G+具身智能设备、边缘计算节点和智算云实时连接,实现大规模具身智能群的协同作业和多场景应用。

《行动计划》强调,要完善跨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协调解决难点堵点问题;强化动态监测,常态化开展统计评估;加强成果总结,提炼和宣传推广典型应用案例经验做法。

浙江省深化5G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5G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二部门联合印发的《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全面提升浙江省5G网络建设、产业发展和融合应用水平,助力创新浙江建设,结合浙江省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发挥5G牵引作用,推动数字技术融合创新,实现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多方位赋能。到2027年,构建形成“能力普适、应用普及、赋能普惠”的5G发展格局,支撑浙江省经济社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5G网络能力显著增强。5G覆盖广度深度不断拓展,建成5G基站30万个以上,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达45个以上,县级以上区域实现5G-A规模覆盖。累计建成5G行业虚拟专网6000个以上,带动边缘智算节点建设,构筑“通感算智”深度融合的新型数字底座。

5G产业供给不断丰富。5G芯片模组、行业终端、共性能力平台等关键环节供给能力升级,5G创新平台与载体能力显著提升,培育一批5G应用解决方案供应商。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梯度成长的良好态势逐步形成。

5G融合应用全面引领。5G个人用户普及率超95%,大中型工业企业5G应用渗透率达45%。面向重点行业领域打造一批5G应用领航者,赋能行业领域数字化转型升级。建成1000个5G工厂,打造2个以上“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点城市和2个以上5G应用规模发展城市。

(一)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1.提升5G网络覆盖水平。纵深推进“宽带海疆”建设,加速5G网络向20户以上农村人口聚居区、近海等区域延伸。深入实施“信号升格”专项行动,实现重点场所5G网络深度覆盖,加强易受自然灾害影响区域的5G网络覆盖。推动5G网络向5G-A演进,建成5G-A基站3万个以上,县级以上区域实现5G-A规模覆盖、乡镇以上区域实现5G RedCap连续覆盖。

2.规模推广5G行业专网。面向工业、交通、能源等园区、厂区、港区,推动5G虚拟/混合专网的规模部署,带动边缘计算节点、云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大型企业、特殊行业领域试点建设工业5G独立专网。鼓励探索轻量化、开放化、智能化的专网建设运营模式,加快中小企业灵活部署。推动工业5G专网与各类工业网络的协同建设与应用。

3.开放共享公共设施和杆塔管道资源。持续推动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免费开放、国有企业合理开放所属楼宇及公共区域资源。推动公共绿地、公园广场、公交站台、学校、医院、机场、地铁、港口、客运站场免费向5G基站建设开放。提升通信与电力、铁路、公路、市政等领域跨行业共建共享水平,推进具备条件的杆塔及管道资源开放共享,推动实现多杆合一、多缆合一、多箱合一。禁止在5G网络建设、运行、维护过程中违规收取进场费、协调费、分摊费等不合理费用。

4.加强基站建设配套要素保障。依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科学编制新一轮5G基站站址专项规划,做好与详细规划的衔接。持续实施5G基站建设“一件事”集成审批。存在5G网络覆盖需求且需要建设5G基站的各类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物,应同步配建5G基站,确保与主体工程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持续推动存量转供电基站按“一户一表”改造为直供电。

(二)5G基础产业发展

5.推进5G重点产品研发。加快轻量化芯片模组、工业网关、一体化专网设备、行业定制化基站、通用及专业终端的研发与产业化,打造一批“小快轻准”工业5G终端设备。加速5G与行业融合产品落地,推进基于5G的智能机器人、智能家居终端、新型穿戴设备等产品研发应用。推动基于5G-A技术的基础元器件、终端设备研发。开展行业5G终端安全、网络设备安全、数据安全等关键技术研究。

6.推动5G产业集聚发展。建立5G产业链企业梯队名录,引培5G细分领域企业,培养一批面向行业5G应用的芯片、模组、终端等专精特新企业和一批集成类、行业特色类5G应用解决方案供应商,支持各地打造各具特色的5G产业和创新发展平台。鼓励企业和社会团体主持或参与国际、国家、行业和团体标准制定,推进5G重点行业的重要标准实施应用。

7.前瞻布局6G产业。将6G纳入未来产业赛道进行培育,围绕通信前沿方向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加大6G技术、产品研发支持力度,推动省内企业参与6G研发和产业化应用,支持设备商、运营商与垂直行业共建6G中试平台。鼓励依托高新区培育6G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创新载体和孵化器,搭建测试验证服务平台,开放应用场景,集聚培育上下游企业。

8.加强产业政策支持。综合运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首台(套)等政策,支持5G/6G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发挥省“4+1”专项基金引领作用,对符合条件的5G/6G产业项目进行市场化支持。鼓励有条件的地市针对5G发展给予政策支持。

(三)5G融合应用推广

9. 5G+工业互联网。推动5G与工业的融合渗透,打造新型工业网络体系。加快机器视觉质检、远程设备操控、无人智能巡检、生产现场监测、柔性生产制造等“5G+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场景规模推广,扩大5G工厂建设规模,打造一批车间级和工厂级5G工厂标杆,推进“5G+工业互联网”向园区、产业集群下沉。支持宁波“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点城市建设,鼓励有条件的设区市争创试点城市。

10. 5G+智慧交通。加快重点港口、机场的网络升级改造,加速5G海港解决方案向河港、内陆场站、空港等场景的复制推广,打造5G自动化码头和智慧机场标杆。围绕杭州、德清、桐乡等试点区域,开展5G-V2X车联网建设,深化基于5G的高级别自动驾驶应用。推动“5G上车”,鼓励汽车前装5G通信模块,助力智能网联汽车智驾、智舱提质升级。

11. 5G+智慧低空。按需部署5G-A通感一体网络,实现低空通航区域连续覆盖,支撑应急救援、物流配送、空中摆渡、物探巡检、航拍航测等低空场景应用。探索5G-A与低空智联感知设施的融合建设,提升低空航空器导航定位能力。加强5G-A通感一体网络的抗干扰能力和数据安全能力建设。

12. 5G+具身智能。探索推动具身智能设备预置5G模组,实时连接具身智能设备、边缘计算节点和智算云,支撑具身智能从“单机智能”向“云边端协同智能”跃迁,实现大规模具身智能群的协同作业。推进5G+具身智能设备在高端制造、消费服务、工程建设、运输物流、安全防护等场景的应用。

13. 5G+智慧电力。加速5G智能巡检、分布式能源管理等场景的规模推广。面向新能源发电并网、高质量配电网、新型调节性电源等需求,培育一批5G电厂,加快电力5G轻量化终端规模上量。推动通感算一体技术在电力领域的试点应用。

14. 5G+智慧海洋。鼓励建设5G+卫星融合的近海海域网络,推进5G在智能船舶、海上养殖、海洋执法、应急救援、海上运输等空天海潜地一体化应用。加快5G在大型海上风电场中的应用。

15. 5G+智慧农业。完善省级现代农业园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农创园、农业科技园的5G网络深度覆盖。围绕种植业、畜牧业和渔业,推进5G与智能农机的深度融合,规模推广智慧种植、智慧养殖、冷链运输等场景的5G应用。

16. 5G+卫生健康。支持省内医院加快网络、算力设施升级改造,规模推广院前应急救援、远程辅助诊疗、远程会诊、远程手术示教、医院管理、智能疾控、应急医疗配送等场景的5G应用,打造一批5G智慧医院。

17. 5G+数字教育。支持省内各类学校利用5G技术开展智慧校园建设,推动5G网络与校园网络协同部署,实现内外网业务跨域融合。探索5G在教育考试、校园管理、在线教学、教育综合评价等环节的应用。

18. 5G+新型消费。鼓励基础电信企业向公众提供普惠服务和差异化服务,强化低成本、适老化5G终端供给,探索用户分层分级保障等创新通信服务模式,培育数字消费新场景,加速5G新通话、5G消息等应用创新。推动5G超高清视频及直播在娱乐、赛事、电商等领域规模发展。

19. 5G+文旅广电。推进4A级及以上景区和省级以上旅游度假区5G网络深度覆盖,推动5G与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融合,打造沉浸式文旅体验场景,培育一批5G景区、5G智慧文博项目。推进智慧广电及新型广电网络建设,支持企业开发虚拟沉浸式影院、VR社交等适配5G终端的新体验场景,打造一批5G+广电视听创新应用。

20. 5G+社会治理。聚焦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等重点生态保护区域,加速5G与卫星网络的立体覆盖,推广实时监管、监测预警和远程操控等5G+监管类应用。鼓励将5G、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深度融合,对市政设施开展数字化改造和智能化监管。在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管理、智能指挥调度等场景开展5G应用。

省经信厅、省通信管理局联合省级有关单位、基础电信运营商进一步完善跨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协调解决5G发展的难点堵点,推进各项任务落地见效。强化动态监测,加强跟踪分析,常态化开展全省、各市及重点领域5G发展统计评估,持续跟踪5G-A等新技术应用进展,及时总结提炼和宣传推广典型应用案例经验做法。

声明:以上信息仅代表发布者自身观点,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平台对其真实性负责。

大家都在看

广告
广告
评论 0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平台立场。
全部评论
懂能帝AI助手
服务商入驻
服务商入驻
资讯投稿
资讯发布
视频发布
视频发布
在线客服
平台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