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能帝首页 懂能帝首页
|
首页能源头条推荐资讯详情

烽火江畔的双重见证:《南京照相馆》与南京发电厂共筑民族记忆丰碑

2025-08-07 16:31
发布者:理想三旬
来源:理想三旬
标签:大唐南京发电厂科技创新红色传承
7
0
29
分享

当电影《南京照相馆》以8天破10亿票房的震撼之势引爆全国影院,其原型人物罗瑾冒死保存日军罪证相册的壮举,与南京发电厂工人用生命守护城市光明的史诗,共同镌刻下中华民族抵御外侮、追求光明的集体记忆,在2025年的盛夏形成跨越时空的共鸣。

暗房里的血色底片,,照相馆里的冒死留证

电影《南京照相馆》以1937年南京沦陷为背景,通过一家照相馆的暗房显影过程,将日军暴行以影像形式凝固成历史铁证。这一叙事原型源自真实历史人物罗瑾的惊世义举。15岁的照相馆学徒在冲洗日军胶卷时,发现大量屠杀同胞的照片,他冒死多印30余张,精选16张制成相册,在封面绘就滴血军刀刺穿心脏的图案,并题写“耻”字。这本相册辗转成为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的“京字第一号”证据,迫使谷寿夫等战犯伏法认罪。

影片中,当观众看到8岁孩童在法庭审判场景中崩溃大哭,当银幕上浮现“大好河山、寸土不让”的弹幕洪流,历史真相的穿透力超越了艺术加工。

江边的光明堡垒,工人的生死护厂

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战火蔓延至南京,作为供电关键设施的民国首都电厂成为日军轰炸重点。8月15日起,电厂多次遭袭,西华门总处、下关发电所受损严重,设备毁坏、厂房坍塌、线路炸断。但工人不顾安危,抱着“坚持发供电,就是给予敌人最强硬的回击”的信念,冒险抢修。12月初,日军大举进攻南京,形势危急。电厂副工程师徐士英等84人奉命留守保障军用供电。13日南京沦陷,发电所涌入大批难民,徐士英为安全考虑,下令停机并带领工人躲入英商和记洋行蛋厂。14日,日军冲进蛋厂,将难民押至煤炭港江边拘禁,17日凌晨,45名工人与难民遇难,他们的名字被永远的刻在了死难工人纪念碑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成为电厂工人们临刑前的绝唱。

这座全国首座刻有遇难同胞姓名的丛葬纪念碑,见证着电力工人的双重抗争。抗战期间,他们冒死维护发电设备,确保南京城内医院、难民区的电力供应;渡江战役前夕,地下党员韩德举指挥工人将运煤船“京电号”隐藏在下关码头,1949年4月23日,这艘“渡江第一船”载着陈毅、邓小平及1400余名解放军战士突破长江天堑。如今,“京电号”静立于南京渡江胜利纪念馆,其国家一级文物的身份,与罗瑾相册的“世界记忆”遗产称号形成跨越时空的呼应。

光影交织的百年传承,从血色记忆到创新未来

南京照相馆的叙事被电影技术放大为全民记忆,而南京发电厂则通过科技改造实现技术跃迁。2015年建成中国大唐和江苏省第一个“超低排放”电厂、2016年行业第一批开展“智慧电厂”建设、2016年中国大唐第一批开展“废水零排放”改造、2017年中国大唐第一批实施液氨改尿素改造、2019年中国大唐第一家实施“污泥掺烧”项目、2021年和2024年南京电厂先后顺利完成两台机组 DCS 国产化自主可控改造,成为集团公司首家全厂DCS、DEH、MEH、ETS全流程控制系统100%自主可控的超超临界火电厂,并实现全厂范围内控制系统国产化。如今,南京发电厂正加速推进“智慧电厂3.0”建设,南电二期项目建设正在全速推进,新时代中国大唐“卓越文化”精神,与罗瑾相册“让真相永不褪色”的坚守形成奇妙互文。

南京发电厂恢复《京电》季刊、参加《向新而生》南京工业遗产专题展,唱响百年南电红色故事,不断扩大企业影响力。构建起“三位一体”展示平台,厂史陈列室陈列着从1910年金陵电灯官厂到现如今的百年记忆与荣耀,民国首都电厂旧址公园的“京电号”模型与渡江胜利纪念馆的史料联动,形成“光明之路”红色教育动线,其文创产品中的定制台历,将罗瑾相册元素与企业历史照片融合,让每页日历都成为打开记忆的钥匙。

一个民族的觉醒,始于个体对真相的坚守,成于集体对光明的追求。当45名死难工人用那血肉之躯抗争、以生命为代价捍卫尊严的英勇事迹,穿越漫长岁月的阴霾,冲破观看《南京照相馆》观众的沉重氛围时,我们终于懂得——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要让每个普通人都成为照亮未来的火种。

声明:以上信息仅代表发布者自身观点,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平台对其真实性负责。

大家都在看

广告
广告
评论 0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平台立场。
全部评论
懂能帝AI助手
服务商入驻
服务商入驻
资讯投稿
资讯发布
视频发布
视频发布
在线客服
平台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