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能帝首页 懂能帝首页
|
首页能源头条推荐资讯详情

我国电力市场告别“方言”时代

2025-08-07 16:30
发布者:老余懂能源
来源:老余懂能源
标签:电力市场统一电力市场电改
0
0
6
分享

我国电力市场告别“方言”时代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1+6”基础规则体系初步构建完成

一场以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为目标的深层次制度变革,正深刻重塑我国电力行业格局。

8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电力市场计量结算基本规则》正式挂网,标志着我国以《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为基础,电力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规则为主干,信息披露、准入注册、计量结算规则为支撑,涵盖电力市场各品种各环节的“1+6”基础规则体系初步构建完成。

自此,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完成了从区域分散探索向全国统一规范运行的重大历史性跨越,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规范有序运行提供坚强的制度支撑,从顶层设计上统一了电力市场“度量衡”。

破壁筑基

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十年求索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擘画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宏图,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速推进。

从2022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到2024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两份纲领性文件都将“统一市场基础制度”置于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首要位置。

今年7月份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基本要求是“五统一、一开放”,即统一市场基础制度、统一市场基础设施、统一政府行为尺度、统一市场监管执法、统一要素资源市场,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统一市场基础制度”再次被置于首要位置。

这清晰传递出一个信号:统一的市场“语言”与“标尺”,是破除壁垒、畅通循环、优化资源配置不可替代的先决条件。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建设,正是这一战略的关键实践场。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命脉,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关乎能源安全与高质量发展大局。

时针回拨到2015年,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启动之初,我国电力市场版图仍是碎片化状态,各省市场规则各异,如同难以互通的“方言”,致使跨省跨区交易面临重重壁垒。“无形鸿沟”之下,电力这一关键要素无法在全国范围内自由、高效流动与优化配置。

破除“无形鸿沟”的“金钥匙”,正是建立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基础规则体系,为全国电力市场建设提供了“普通话”和“公平尺”。

作为电力系统保供稳价的“压舱石”,电力中长期交易规则的建设堪称夯基垒台。2016年,《电力中长期交易基本规则(暂行)》率先印发,为市场化交易破冰开局,指导和规范各地电力中长期交易,经过数年实践检验,该规则于2020年完成修订。

随着市场深化,规则体系向关键领域纵深拓展。2023年,《电力现货市场基本规则(试行)》在总结山西、广东、甘肃等多地试点经验后推出,为推动电力现货市场稳妥有序实现全覆盖铺设了规范化路径。

进入2024年,规则体系建设迎来系统性跃升。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修订《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以国家发展改革委第20号令的部门规章形式印发,标志着全国统一电力市场“1+6”基础规则体系的“1”正式确立,为制修订的一系列电力市场基本规则等规范性文件提供依据,也为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了探索实践。

以《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修订为新起点,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先后印发《电力中长期交易基本规则-绿色电力交易专章》,推动绿色电力交易融入电力中长期交易;出台《电力市场信息披露基本规则》《电力市场注册基本规则》,统一全国电力市场信息披露和市场注册要求;印发《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推进各地电力辅助服务市场规范统一;直至《电力市场计量结算基本规则》出台,填补电力市场“1+6”基础规则体系的最后一块空白,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夯实了制度之基。

立规擎枢

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协同之道

以“1+6”为核心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基础规则体系,如同精密的齿轮组环环相扣,驱动着覆盖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三大交易品种在市场机器中高效运转。

作为整个规则体系的基石与总纲,《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是支撑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稳健发展的“四梁八柱”,确保整个体系规范高效运行。

这一制度的核心作用在于确立市场的基本架构、运行原则、权责边界和治理框架,即界定多元市场主体的权责边界与行为规范、明确电力交易机构与电力调度机构的职责分工与协同机制;将“管住中间、放开两头”“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等核心理念固化为制度基石;为防范滥用市场力、规范市场干预、处理争议、构建信用体系提供顶层制度保障。

中长期交易、现货交易与辅助服务,作为市场活力的“三驾马车”,分别覆盖不同时间维度和功能需求,构建了价值发现与资源配置的核心机制。

《电力中长期交易基本规则》服务于未来数日、数月乃至数年的电力交易,通过双边协商、集中撮合等方式,为市场主体提供锁定电量与价格的主渠道,是市场稳定的“压舱石”。

《电力现货市场基本规则》是电力资源时空配置的“指挥棒”,通过集中优化出清,生成反映日前和实时供需与输电阻塞的“能涨能降”价格信号。其分时价格机制精准揭示电力波动价值,是提升电力安全保供能力、促进新能源优先消纳、实现源网荷储灵活互动的核心工具。

《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则是电力系统安全的“调节器”,为调频、备用等保障电网稳定的服务建立市场化补偿机制。这种激励不仅面向传统机组,更向新型储能、虚拟电厂等新型主体开放,充分挖掘系统灵活性资源潜力,为高比例新能源并网下的波动性挑战提供市场化解决方案。

高效规范的市场离不开强大可靠的基础支撑。注册、信息披露、计量结算三大环节规则,如同市场运行的“精密仪表”确保了市场流程的规范透明与最终闭环。

作为市场秩序的“守门员”,《电力市场注册基本规则》建立全国统一的注册平台和标准流程,对各类主体进行身份认证、资质审核与动态信息管理,实现注册业务“一站式”办理,推动“一地注册、信息共享”,服务新型主体快速发展和入市需求。

充分、及时、准确的信息披露是市场公平、效率与信心的基石。《电力市场信息披露基本规则》规范市场运营机构及各类主体在交易前、中、后期必须披露的信息内容、格式、频率与渠道,提升市场预测准确性与公信力,并为有效监管提供依据。

《电力市场计量结算基本规则》是市场运行的最终闭环与资金保障。它统一规范电能量及辅助服务的计量数据采集与校验标准、结算周期和时限要求、电费收付流程等,有力维护电力市场秩序和各类经营主体合法权益。

“1+6”基本规则体系绝非孤立存在,而是深度耦合、协同运行的系统性规则。这套体系的建成运行,将实现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等各品类市场的高效协同和有机衔接,有效打破市场分割和省间壁垒,促进电力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共享互济与优化配置,加速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

活力迸发

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气象万千

2025年1~6月,全国累计完成市场交易电量2.95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其中,省内交易电量2.28万亿千瓦时,同比持平;跨省跨区交易电量670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2%。绿电交易电量154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9.3%。

这是7月24日国家能源局公布的一组数据。省内交易稳步发展,跨省跨区交易劲增明显,绿电交易增速强劲——这不仅是简单的数据增长,更是“多层次、多品类、多功能、多主体”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基本建成的有力印证。

市场规模扩大的背后,是多维层次架构的日益健全:

——省内市场建设步入快车道。自2023年以来,山西、广东、山东、甘肃、蒙西、湖北6个地区电力现货市场陆续转入正式运行;浙江、福建、陕西、安徽、辽宁、河北南网6个地区电力现货市场步入连续结算试运行阶段,另有11个地区完成整月以上结算试运行。与此同时,省内电力中长期市场实现全覆盖,为市场主体提供稳定交易基础。

——跨省跨区市场取得突破性进展。2024年7月1日,长三角电力市场平稳起步,构建常态化省市间电力互济市场化机制,进一步提升长三角电力保障供应和新能源消纳能力;2024年10月15日,省间电力现货市场转入正式运行,显著强化了省间电力互济、电力保供和清洁能源消纳能力;2025年6月28日,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启动连续结算试运行,成为我国首个打破省级行政区划限制实现多省区电力资源统一优化配置的电力现货市场;2025年7月1日,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正式建立,电力资源实现在全国范围内高效“循环”。

——市场经营主体愈加多元。《2024年度中国电力市场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电力市场经营主体数量增至81.6万家,同比增长8.9%。发电侧燃煤机组已全部入市,超半数新能源及部分气电、核电、水电参与交易;用户侧除居民农业外,工商业用户实现全覆盖,新型储能和虚拟电厂等新型经营主体蓬勃发展。

——绿电绿证交易也展现出强劲势头。2024年,全国绿证交易量达4.46亿个,同比激增364%。绿电交易已实现全覆盖,2024年全国交易总量飙升至233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5.2%,绿电绿证交易的迅猛发展,有力支撑了我国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

当市场壁垒化为通途,电能在“全国一盘棋”的资源配置中奔流不息。支撑其高效流动的,正是全面落地并持续完善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1+6”基础规则体系,这套精心设计的市场运行蓝图,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了清晰、一致的行动指南和价值实现路径,必将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这艘巨轮的行稳致远保驾护航。

声明:以上信息仅代表发布者自身观点,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平台对其真实性负责。

大家都在看

广告
广告
评论 0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平台立场。
全部评论
懂能帝AI助手
服务商入驻
服务商入驻
资讯投稿
资讯发布
视频发布
视频发布
在线客服
平台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