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能源头条推荐资讯详情
数智化赋能,内蒙古开启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发布者:
来源:
标签:




在国家“双碳”目标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新能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已成为重塑能源格局,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引擎。内蒙古作为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依托得天独厚的风光资源禀赋,正积极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能源供给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2024年,内蒙古在全国范围内率先突破1亿千瓦的新能源装机容量,并提前一年达成新能源装机超越火电装机的目标,进一步夯实了其新能源产业领先地位。
而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内蒙古新能源产业同样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实现“沙戈荒”大基地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平衡,如何破解风光发电波动性对电网的冲击,如何实现数字经济与绿色能源的深度协同……在内蒙古广袤的土地上,一项项案例实践给出答案。
AI赋能,数智重构“沙戈荒”基地
内蒙古既是北方生态安全屏障的核心区域,同样也是荒漠化治理的主战场。2022年以来,内蒙古共获4个“沙戈荒”大型风光基地项目,以此开启了能源发展+生态治理新征程。
然而,在“沙戈荒”基地实际建设过程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一方面,沙漠地区气候恶劣,沙尘暴、极端温差等对光伏设备的稳定性提出了严苛要求。同时,超大规模电站运维中,传统人工巡检效率低下。更为重要的是,大基地高比例新能源和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的接入,导致低惯量、低阻尼、弱电压支撑等问题日益凸显,对当地电网稳定运行带来挑战。
在AI技术重塑电力行业运行逻辑的大背景下,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无疑是破局“沙戈荒”困境,实现新能源基地高效、平稳运行的关键。蒙能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新能源基地先导工程1000MW光伏项目,占地面积2.3万亩,如果采用传统的运维方式,其效率之低、成本之高难以想象,为此,华为通过数智化运维,助力客户打造少人值守标杆电站,为电站的高效运维提供了有力支撑。
蒙能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新能源基地先导工程1000MW光伏项目
该项目共搭载了3334台华为智能组串式逆变器,产品具备IP66防护等级与智能反转除尘功能,可在-30℃至60℃区间稳定运行,大幅降低人工维护负担。面对超大规模电站的运维挑战,华为智能IV+CV诊断技术可在15分钟内完成100MW电站的故障定位,大幅提升电站的运维效率。
针对“沙戈荒”地区新能源渗透率持续提升,电力系统“双高”(高比例新能源、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特性明显,华为也给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华为助力客户打造了多个构网型储能标杆项目,并在此基础上推出全球首个构网型光储解决方案——FusionSolar9.0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光储解决方案,为“沙戈荒”等弱电网地区电站的高可靠性运行提供了有效保障。
华为数字能源智能光伏产品线总裁 周涛
华为数字能源智能光伏产品线总裁周涛表示,华为构网型光储解决方案以“真构网、全智能、高质量”为核心,实现三大关键突破:从储能构网升级到光储构网,从发电侧构网升级到发输配用全场景构网,从站点的可视可管升级到“端-边-云”的全链路智能化、全生命周期的智能管理,开启全场景构网新时代。
同时他指出华为数字能源打造的FusionSolar Agent光储智能体,通过AI技术深度赋能光储系统,实现端边云协同,助力客户实现电站运维的少人化、无人化,借助AI“精准光功率”预测,智能化动态调整光储策略,将可再生能源的波动性转化为稳定功率输出,帮助客户实现收益最大化。
绿色低碳,智算引领数据中心全链安全
当前,AI技术的爆发式发展催生了巨大的算力需求,而算力的背后是巨量的电力消耗。在这一背景下,内蒙古依托横跨“三北”的独特区位优势,以及富集的风光新能源资源,成为国家“东数西算”工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枢纽。
但不容忽视的是,新能源发电天然带有间歇性、随机性与波动性的特征,导致许多数据中心的绿电消费比例普遍偏低,使得内蒙古丰富的新能源优势未能得到充分释放。
进一步来看,数据中心对稳定且充足的电力供应的极致追求,更让这种矛盾愈发凸显。尤其在智算时代,AI设备的价值呈指数级激增,故障影响范围也在持续扩大,安全可靠因此成为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第一核心诉求。如何在保障安全可靠的前提下提升绿电利用比例,成为行业从业者必须攻克的难题。
2025年7月,这一探索迎来重要进展——全国首个数据中心绿电直连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即中金数据乌兰察布低碳算力基地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首批并网发电并投入运营,该项目的落地,为破解“算电协同”难题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创新实践范本。
为大规模、高可靠的绿色算力供给,项目应用500台华为UPS,产品采用三级安全设计,大幅提升了供电可靠性。
同时,通过整合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储能调节与电力负荷响应资源,实现绿色能源供应与算力需求的动态匹配,形成算电协同发展,有效解决了新能源发电不稳定与算力需求高可靠之间的矛盾,为“以电定算”“以算调电”的智慧模式提供了保障。
华为数字能源数据中心能源领域总裁 尧权
“在为数据中心提供用能支持方面,华为围绕‘安全可靠、弹性敏捷、绿色低碳’三大核心建设原则,提供面向智算时代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解决方案。”华为数字能源数据中心能源领域总裁尧权强调。乌兰察布低碳算力基地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算力-绿色电力”协同运行的新范式,验证了源网荷储一体化模式在大型数据中心集群应用的可行性。
续航无忧,引领重卡兆瓦超充时代
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新能源重卡在内蒙古正呈现出高速发展的强劲态势。作为我国重要的资源大省,内蒙古在矿山开采、物流运输等关键领域拥有庞大的燃油重卡保有量,这一领域能源结构转型同样成为内蒙古产业升级的迫切诉求。2024年,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出台了相关政策支持内蒙古因地制宜推广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运输工具,为纯电重卡等发展提供助力。
尽管政策导向清晰,但新能源重卡的规模化推广仍面临现实瓶颈。一方面,电动重卡搭载的高容量动力电池若无法实现快速补能,要么延长单次运输周期导致货运效率下降,要么需额外配置备用车辆分摊成本,直接削弱其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现有充电网络仅能覆盖短途接驳场景,中长途干线运输的补能断点,让新能源重卡在与燃油重卡的正面竞争中始终处于劣势。
乌海-甘其毛都口岸干线运输通道
内蒙古交通集团重卡超充项目
产业困境下,由华为提供全套技术与设备支持的内蒙古乌海-甘其毛都口岸干线运输通道内蒙古交通集团重卡超充项目,给出了突破性的实践方案。在这条北起巴彦淖尔市、南至乌海市的350公里干线中,通过沿途布局4对服务区,配备68个重卡充电车位,投入34台720kW液冷主机及68台快充终端。依托华为全液冷超充技术加持,项目成功突破煤炭运输场景中场地限制与电力约束的双重瓶颈,实现重卡长途运输的高效快速补电。
不同于乘用车,重卡作为生产工具,对补能效率有着严苛要求,过长的等待时间会严重降低重卡运营效率。针对这一痛点,华为兆瓦超充解决方案实现2400安电流的稳定持续输出,为重卡车主提供“充电五分钟,行驶百公里”*的补能体验。这一技术突破不仅显著提升了重卡运营效能,更让新能源重卡在与燃油重卡的市场竞争中形成差异化优势,为加速重卡领域能源结构转型注入关键动力。
华为数字能源智能充电网络全球业务副总裁 彭鹏
在解决了充电速度和运营效率的情况下,华为数字能源还聚焦实现重卡补能的标准化和共享化,致力让有路的地方就有高质量充电。华为数字能源智能充电网络全球业务副总裁彭鹏表示,华为携手伙伴,共同定义兆瓦超充,攻克大功率充电和散热双重技术挑战,协同头部车企加速兆瓦超充车型上市发布,协同客户伙伴加速构建电网友好型的高质量兆瓦超充网络,为用户提供“充电5分钟,行驶百公里”*更好的补能体验,促进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两大战略新兴产业可持续发展。
从“绿电心脏” 到 “算力引擎”,再到 “超充动脉”,一系列标杆案例生动诠释了华为数字能源与客户及合作伙伴携手“共铸高质量,智赢高价值”。未来,华为数字能源将以AI为核心驱动力,助力内蒙古在践行国家 “双碳” 目标中彰显更大担当,为内蒙古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与新型能源体系贡献力量。
*数据于实验室环境下测得,实际使用中可能因车型差异、软件版本、使用条件和环境因素等略有不同,请以实际使用情况为准。
反馈举报

声明:以上信息仅代表发布者自身观点,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平台对其真实性负责。
大家都在看

广告

广告
评论 0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平台立场。全部评论
加载失败
总发布:171粉丝:0
相关推荐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DND97003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天空爱讲能源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DND97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