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能帝首页 懂能帝首页
|
首页能源头条推荐资讯详情

新能源上网电价从保量保价到全面入市:山东分布式光伏的十年变革

2025-08-11 17:46
发布者:老余懂能源
来源:老余懂能源
标签:新能源上网电价分布式光伏
7
0
33
分享

2025年初《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下称136号文)的发布,标志着分布式光伏项目作为新能源项目,正式告别“保量保价”时代,全面进入“市场化”新阶段。

政策红利期(2015-2020年):

固定电价与全额保障性收购

2015-2017年,国家对分布式光伏项目实行全电量补贴,补贴标准为0.42元/kWh(含税,下同),余量上网由电网企业按照当地燃煤机组标杆电价收购。2018-2020年,补贴力度逐步退坡,2018年“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补贴标准先后调整为0.37元/kWh、0.32元/kWh,2019年继续降低至0.1元/kWh,2020年又调整至0.05元/kWh。山东省也严格落实国家补贴退坡政策,推动分布式光伏项目有序发展。

自主发展期(2021-2024年):

平价上网叠加供需失衡

2021年起,新备案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项目不再获得中央财政补贴,全面实行平价上网。同年,国家能源局启动“整县光伏”推进方案,山东省内分布式光伏装机规模也在快速增长。截至2024年底,省内分布式光伏项目装机近5000万千瓦。随着分布式光伏装机规模激增,午间消纳矛盾也日益凸显。

因此,2024年6月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推进分布式光伏高质量发展有关事项的补充通知》,鼓励试点开展6兆瓦及以上工商业光伏发电项目,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的,上网电量按当月集中式光伏实时市场加权平均电价结算。2024年底山东省能源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明确2025年新增新能源项目参与电力市场相关事项的通知》,明确2025年到2026年,新增光伏发电项目(含分布式光伏)可自主选择全电量或15%发电量参与电力市场。一系列关于分布式光伏的政策变化,旨在逐步引导分布式光伏向市场化转型,通过市场化手段促进分布式光伏良性发展。

全面入市期(2025年至今):

收益模式与投资逻辑重构

2025年初出台的两项新政——《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国能发新能规〔2025〕7号)和136号文,对新能源市场化规则进行了根本性重构,预示着分布式光伏项目同集中式项目一样,进入“全电量入市+机制差价结算”模式。

近日,山东省就136号文的落地实施方案《山东省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山东省新能源机制电价竞价实施细则》接连出台,政策核心是推动省内新能源上网电价全面市场化,彻底终结了此前以固定电价或保障性收购为主的模式,这一变革将对山东分布式光伏的收益模式和投资逻辑产生深远影响,也将对分布式光伏项目的发展起到科学规划、正确引导的作用。

存量项目:收益预期稳定与政策红利延续

此前,山东省存量分布式光伏和光伏扶贫项目按政府批复价格(0.3949元/kWh)实施保障性消纳,2024年6月山东现货市场转正式运行后,分布式光伏分摊部分市场运行费用(0.02元/kWh左右)。根据《方案》,2025年5月31日前投产的存量新能源项目,机制电价水平按国家政策上限执行,统一明确为0.3949元/kWh,单个项目机制电量上限原则上与现行具有保障性质的相关电量规模政策相衔接,执行期限按照全生命周期合理利用小时数剩余小时数执行。所以,政策为存量分布式项目提供了明确的收益预期,避免市场剧烈波动带来的冲击。

增量项目:收益波动加剧与风险对冲需求

根据《方案》,2025年6月1日后投产的分布式光伏(含自然人户用项目),需通过竞价确定机制电价,根据竞价细则,竞价项目申报充足率不低于125%,竞价上限根据新能源项目合理成本收益、绿色价值、电力市场供需形势、用户承受能力等因素确定。与存量项目相比,新增分布式光伏项目的“机制电价”能否起到“保障”作用,目前来看还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

那么,还应投建分布式光伏项目吗?笔者认为分布式项目投资意愿会随着机制电价的下行,逐步趋于理性。投资者有必要考虑,增量项目是否能够通过技术降本与商业模式创新来应对低电价竞争。高成本、低效的项目将逐步被市场淘汰,继而倒逼分布式光伏企业通过自发自用、聚合管理、辅助服务、精细运营等手段,来对冲价格波动风险,从而推动行业向高质量、高效率方向发展。

另外,目前省内午间“光伏”消纳问题已经凸显,午间光伏大发时段山东电力现货市场常出现“负电价”。因此,对于投建分布式光伏项目而言,全额实现“自发自用”、在终端自主解决消纳问题,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可能更为可观。

未来展望:从规模扩张到价值创造

《方案》的推出,为山东省存量分布式光伏项目平稳过渡提供了保障,也引导了增量分布式光伏项目良性发展。未来,分布式光伏政策的核心导向在于推动行业实现“量质齐升”,回归其就地消纳的本质属性。在政策窗口期引发的阶段性抢装热潮后,行业将进入理性调整期,缺乏技术、资金与运营能力的中小企业或将面临退出。从“保量保价”到“全面入市”,从“政策依赖”到“市场驱动”,这一变革虽伴随短期阵痛,但长远看将重塑行业发展逻辑,从粗放式的规模扩张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增长。对投资者而言,唯有精准把握政策导向、主动适应变革趋势、持续夯实核心竞争力,通过产业链整合和多元化发展,方能在这场行业变革中把握先机、赢得未来。

本文系《中国电力企业管理》独家稿件,作者供职于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

声明:以上信息仅代表发布者自身观点,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平台对其真实性负责。

大家都在看

广告
评论 0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平台立场。
全部评论
懂能帝AI助手
服务商入驻
服务商入驻
资讯投稿
资讯发布
视频发布
视频发布
在线客服
平台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