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能帝首页 懂能帝首页
|
首页能源头条推荐资讯详情

峁上“风车”转出新天地

2025-08-14 15:19
发布者:天空爱讲能源
来源:天空爱讲能源
标签:金风科技风电项目风电
1
0
3
分享

在陇东高原,一座座白色“风车”正将呼啸的山风转化为绿色动能,悄然改变着这片黄土高坡的面貌:曾经荒芜的废弃矿山如今绿意盎然,通过村企共建的开发模式,“大风车”让农民们端起“风电饭碗”。

关隘重镇吹响绿色号角

崆峒区位于陕甘宁三省(区)接壤的中心位置,自古为“丝绸之路”西进北上甘凉的第一座关隘重镇。这里独特的黄土高原沟壑地形,加上季风型大陆性气候,造就了年均风速5.3m/s、年利用小时数超过2100h的优质风能资源。2021年12月28日,随着总装机容量达12.5万kW的5个分散式风电项目全部并网发电,平凉市风力发电的空白被正式填补。

这个总投资8.7亿元的项目,在选址上巧避生态红线,将35台3.4~3.6MW双馈风电机组布局在峡门乡、麻武乡的废弃矿区和荒山。项目配套建设了1座110kV升压站、55km集电线路和20.8km外送线路,年发电量达2.5亿kWh,年营收9500万元,减排二氧化碳21.5万t。

与此同时,崆峒区“十四五”重点建设项目⸺海螺10万kW风电项目也在快速推进。该项目分两期实施,一期投资2.97亿元,安装5MW风电机组10台;二期投资2.6亿元,安装5.6MW风电机组8台、5.2MW风电机组1台,配套建设升压站、输电线路及储能装置1组。项目预计年发电1.89亿kWh,年营收5820万元,可节约标准煤约6.19万t,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5万t。

更令人瞩目的是,2023年2月,崆峒区峡门乡10万kW风电制氢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总投资5.5亿元,配套投资8000万元建设碱性电解水制氢系统,氢气通过管道输送至新建加氢站,成为甘肃省首个大规模风电制氢示范工程。

绿电点亮乡村振兴路

在麻武乡后沟村北面的山峁上,曾经砂石裸露的矿场如今已变身绿草如茵的风电公园。“刚开始以为建设风电场会影响生活,没想到竟成了风景,经常有年轻人来拍照观光。”峡门乡关梁村村民说。这正是崆峒区创新“风电+”模式的生动写照。

12.5万kW风电项目通过土地租赁、公益岗位、分红等方式,让2345名村民直接受益,其中的44.98%为脱贫监测户。峡门乡颉岭村村民马占山算了一笔账:土地租赁年收入8000元,公益性岗位月工资2800元,加上年底村集体分红,全家年收入翻了两番。项目还推行“运维本地化”,培养了127名技术工人,在9500万元年营收中,超300万元反哺村集体,带动物流、运维等上下游产业。

海螺风电项目同样注重与当地经济的深度融合。项目采用“村企共建”模式,优先雇用当地劳动力,建设期间提供临时就业岗位150个,运营期保留20个固定岗位。同时,项目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近百万元,有效拓宽了乡村振兴的资金渠道。

这种“生态账本”与“经济账本”统筹核算的发展模式,使项目度电成本低于火电,实现了环境治理与产业振兴的双赢。曾经的国家脱贫县,如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16822元,清洁能源正以“分布式”形态深深融入乡村肌理。

技术赋能构筑能源新格局

崆峒区的风电发展,不仅体现在规模扩张上,更体现在技术应用的深度创新。在崆峒区南部山区,投资3.6亿元的330kV崆峒升压站及送出线路工程项目正在为区域能源转型提供强力支撑。该项目占地38.7亩,建成后将与已投产的风电、光伏项目并网运行,形成区域智能微电网系统,大幅提升电力输送效率。

风电机组技术的进步尤为显著。12.5万kW项目采用的3.6MW双馈风电机组,配备智能物联操作系统,能够实时感知风速变化并自动调整叶片角度,确保在复杂山地地形中仍能保持最佳发电效率。“这些风电机组的‘大脑’能感知、会思考、可进化,实现整场发电量效益最大化。”风电机组供应方中船海装项目负责人介绍道。同时,项目采用“一机一变”配置,每台风电机组配备独立变流器,有效减少电能损耗。

海螺风电项目则采用了更先进的技术路线。二期工程安装的5.6MW风电机组轮毂高度达115m,扫风面积更大,在同等风速条件下发电效率提升15%以上。项目配套的储能系统采用高效电池技术,可有效平抑风电波动性。

“这里给新能源汽车充电,基本每多充一秒增加145米续航,像加油一样快。”车主对综合充电站的服务赞不绝口。崆峒区正全力推进新兴能源产业链建设,发改等部门实行全程跟班帮办,持续简化流程、快审快批,为项目落地按下“加速键”。

驭风而行绘就新蓝图

站在新的起点上,崆峒区风电产业正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根据规划,到2025年年末,全区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61.5万kW。这一目标将通过现有项目扩建和新项目开发共同实现。

其中,麻武乡10万kW风电项目正在加速推进,计划安装6.25MW风电机组16台,建成后年均发电1.7亿kWh,可节约标准煤约5.6万t,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3.56万t。峡门风电二期项目则计划安装9台5.6MW金风科技机组,这些机组轮毂高度115m,专门针对复杂山地地形优化设计。

更值得期待的是,崆峒区正在探索“千乡万村驭风行动”试点,计划在大秦乡腾堡村和西阳乡姚湾村各建设2万kW分散式风电项目。这种“村企合作”新模式将让村民通过土地入股、公益岗位等方式直接受益,实现“绿电惠民”的可持续发展。

“风电不仅是清洁能源,更是乡村产业振兴的催化剂。”崆峒区能源局局长赵伟表示。随着智能机组、高效储能、绿色制氢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崆峒风电正为双碳目标实现和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劲的绿色动能。

在黄土高原的梁峁之间,随风旋转的叶轮正书写着生态与发展的和谐篇章。这座千年关隘重镇,正在绿色转型的道路上驭风而行,奏响新时代的奋进强音。从12.5万kW分散式风电的先行示范,到61.5万kW规模的全产业布局,崆峒区用实践证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正在这片黄土地上结出丰硕果实。

声明:以上信息仅代表发布者自身观点,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平台对其真实性负责。

大家都在看

广告
广告
评论 0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平台立场。
全部评论
懂能帝AI助手
服务商入驻
服务商入驻
资讯投稿
资讯发布
视频发布
视频发布
在线客服
平台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