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能源头条推荐资讯详情
新形势下的电力营销未来发展研究——电费业务篇

发布者:
来源:
标签:




随着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已进入深水区,市场环境下发售用之间的结算关系日趋复杂,新型经营主体参与市场带来了多元化新业态,更高频的市场交易对电网结算能力提出挑战,并且在2029年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全面建成之前,更多维的国家级指引&省级配套市场化新规新政将陆续更迭,这一系列可预见的变化都与电费业务模式、管理方式及工作界面的演进息息相关。
可以说,电费与电力市场化呈现强关联的发展特征,再叠加AI为代表的智能化发展浪潮,未来的电费专业将面临深刻变革。本文旨在以轻量化分析思考,以结论观点为主要形式,初探在市场化发展背景下电费业务的发展逻辑和方向轮廓。
回溯演进历史
纵观电费近年来的发展历程,其结算及服务质效稳步提升,已成为电网营销领域数字化程度最高的细分专业之一。
具体可视为两个阶段:
2020年之前,各省电网企业聚焦量价费基础能力建设,开展了一系列抄核收账业务的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业务线上化及电子缴费渠道广泛拓展,电费服务水平有效提升;同时,电费集约化从县域上升到市级。
近几年来,随着卓越供电服务体系建设的深入推进,以构建现代电费结算体系为目标,以发售用全量用户“采抄一体融合、核算账务集约”为核心,依托省营销服务中心增设的专项组织机构,实现了电费业务省级集约化管理。
图1 电网企业电费业务近十年发展主要特征
现状挑战分析
(一)内:结算质效再提升的挑战
1、指标要求逐年提升
电费结算效率、电费回收效率等电网内部管理指标逐年提升,依托当前的业务及技术手段,后续业务持续提升的挑战会逐步增加。
2、用户基数庞大导致结算过程依旧承压
虽然当前结算各环节自动化率已到很高水平(全年平均99+%),但因各省电力用户基数大(千万级),按比例看,每月有10万+结算异常需人工介入处理,“数量多、核查难、耗时长”特点明显。具体来看,不同阶段均有不同异常,如结算前的营业档案变化异常核查处理耗时长、结算中量费异常波动等异常数量多、结算后统计分析复盘工作量大。因此,月结期间各省电费核算员压力很大。
(二)外:电费服务风险及市场服务的挑战
1、涉费服务投诉风控挑战大
供电服务涉及民生福祉,而电费相关更是重中之重。在能源监管持续加强的当下,面向社会及行业监管的12398(国家能源局按月公开)和电网企业自有的95598等渠道,均面临涉费投诉风险,针对各类事件的提前预警、快响处理成为必备能力项。
2、市场化服务模式和手段需随势进一步拓展
推动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发展是国家政策要求及当前行业热点趋势,服务市场主体规范有序发展也是营销专业重点工作,而目前针对市场化,电网各类渠道主要为资讯类、规则类信息展示以及账单查询等基础服务,较难大幅提升用户交易水平和市场服务体验;另外,电网承担着服务代理购电用户逐步入市的工作,而当前代理购电用户数及占比仍然较高,虽然代理工商业用户自身入市意愿不足的是主因,但也反映出传统调研走访推动入市的模式仍需进一步优化。
影响逻辑分析
当前及未来,电费已与电力市场化建设逐步形成强绑定关系,市场快速演进倒逼电费整个业务体系与之动态适配。
图2 市场演进驱动电费业务体系全面变革
(一)市场功能演进倒逼结算及代理购电能力衔接跟进
结算方面,市场化结算需求量随着市场规模的发展而激增,现货、中长期的高频业务要求缩短处理时限,伴随新政新规频繁变更,高质效的结算需要完善业务流程、提升算法及校验的灵活适应能力。代理购电方面,购电业务随市场发展将深度参与现货,逐步转向分时申报参与日前市场,会面临现货价格上下限扩大、中长期与现货交易规模比例的约束逐步放开等局面,叠加136号文新能源全面入市的要求,使代理购电的来源构成、采购电量规模及代理价格发生巨大变化,更为精准、高效的购电预测和策略制定能力成为必选项。
(二)市场规则体系迭代需要政策研究辅助完善
政策规则的持续完善是电力市场建设的核心,面向新型经营主体的结算模式及机制、代理购电参与现货、电价等方面的市场政策规则都与电网业务开展息息相关,在合理、公平前提下,营销需通过市场政策规则的辅助完善,推动价格机制&功能体系迭代更新、逐步成熟,助力供需平衡和系统安全稳定。
(三)市场及国资监管要求驱动电费合规监管力度提升
由于市场化建设深化等原因,《电力市场监管办法》在时隔多年后,于2024年6月修订实施,增加了市场交易、代理购电情况、失信行为等监管内容。电网营销需在市场细则快速迭代下,辅助政府共建共治,服务新型主体规范有序发展。同时,国资委明确以穿透式监管完善监管体系的要求,电费自身业务的监管要求高度空前,且将长期持续。
(四)市场化推动量价费核心经营管理决策手段升级
随着工商业用户、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平等化参与市场,新能源高比例接入驱动电能商品价值延伸,电量和电价受到新能源、市场化的多重动态影响,让营销专业经营管理核心“量价费”之间的影响关系链路&影响逻辑更多元复杂,如电网购电成本的量价水平受市场供需影响波动幅度预期将增大,不平衡资金、购售损益波动性概率增强。因此,营销专业需要通过提高量价影响链路分析能力来升级经营决策的手段,实现多重市场影响因素下的量价费优质经营。
当然,除了电力市场化带来的直接影响,AI技术应用将对高度数字化的电费业务产生进一步的催化升级作用。从技术视角来看,电费业务已高度数字化,利用传统技术手段推动结算质效再提升已初显乏力,通过AI智能体嵌入电费全链路,能突破传统瓶颈;通过AI模型应用辅助购电预测及策略更精准,能够保障电网在参与市场过程中实现更高质量的经营。
创新发展思路
按上文分析可以看出,电费业务不再只是供用电的结算,已成为市场化交易核算和收付的枢纽,其业务链路也延伸至政策支撑、购电交易和经营分析等,我们认为未来电费业务的发展将以“3力”促“6面”升级的思路开展。
图3 市场化视角下的电费业务发展思路
1、市场政策为电费业务设定前置牵引指导。强调新主体新业态、新规新政的专项研究和深入理解,是业务及管理顺畅运行的基本功。
2、量价费的经营为市场决策提供指引。明晰经营逻辑链路、购电成本传导关系,把控新型主体清分结算关系。
3、内外合规监管为业务规范化提供督导。以过程穿透电费全域全链路为内核,兼顾辅助政府的市场监管。
4、结算核心业务再提升仍是主旋律。在电费数字化基础上利用AI技术嵌入抄核收付业务流程。
5、购电业务能力提升是主动适应电改的核心。强调以市场数据为驱动、技术赋能预测能力提升、精准购电策略。
6、市场化服务拓展成为市场建设的关键辅助。互动便捷、精准多元,提升服务水平、革新服务模式、丰富服务内容。
作为实现这六方面能力的底层支撑,在当前市场及行业发展态势下,核心在“人-数-智”三力,其中:“人”指参与市场并支撑政策完善的业务人员,亟需具备并熟练应用的电力市场化专业知识体系;“数”指精准市场预测、合理策略制定及专业服务所需要的跨专业数据融通应用;“智”指基础业务能力的再提升需要AI智能体的加持来实现蝶变。
创新规划框架
基于前面的发展思路,我们再往下探一层,六个方向应该做哪些、形成哪些能力?初判如下:
在政策研究方向,需研究虚拟电厂等聚合类主体、储能等兼具发用特征的新主体结算模式,以及代理购电参与现货、绿电市场机制细则,辅助政府完善政策;
在合规监管方向,电费全链路风险的精细化穿透式管理及涉费服务的风控是关键;
在购电业务方向,购电业务数据的全面汇集是基础,并需通过AI大小模型协同,融合专家购电业务经验,持续提升电力电量及价格预测精准度,辅助制定更优的交易策略;
在市场服务方向,需依托营销的数据及专业优势,建立更多元个性、高互动体验的市场服务,面向分布式光伏等各类新主体延伸高效的结算服务;
在结算业务方向,采抄业务将进一步深化融合,围绕计费基础档案、核算异常研判处理、催费账务等传统业务,植入AI智能体,利用人机协同推动结算质效再提升;
在经营分析方向,需建立影响量、价的关键各类驱动因素传导路径,形成可视化、可量化的影响链路视图,并嵌入政策开展模拟推演,并以新型经营主体规范有序发展为目标,强化清分结算风险防范。
图4 电力市场化驱动下的现代化数智电费业务提升规划框架
结语
站在电力市场化新阶段革新的历史交汇点,营销电费业务将不再限于抄表、算费、账务,作为支撑市场政策落地、交易运行和市场服务的关键角色,在业务高度合规前提下,电费将立足基础结算能力的智能化蝶变,既能确保整个电费资金链路的安全高效运转,又能支撑市场有序运行,服务市场主体多样化的结算需求,从传统的业务执行者转向市场运营的关键支柱。
反馈举报

声明:以上信息仅代表发布者自身观点,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平台对其真实性负责。
大家都在看

广告
评论 0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平台立场。全部评论
加载失败
总发布:780粉丝:11
相关推荐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旧能新能都是能
- 加载失败
旧能新能都是能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浙江凌晨科技有限公司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旧能新能都是能
- 加载失败
旧能新能都是能
- 加载失败
天空爱讲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