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能帝首页 懂能帝首页
|
首页能源头条推荐资讯详情

新能源波动对日前电价的冲击:基于脉冲响应函数(IRF)的量化分析

2025-08-25 17:02
发布者:能源小咖
来源:能源小咖
标签:新能源电价电力现货市场
6
0
31
分享

本文选用的核心数据,包括日前电价、新能源(风电、光伏)在日前的出力数据。控制变量数据包括了日前负荷、日前联络线。研究涉及的时间周期为1年(2024年6月—2025年5月),将数据按照小时级为单位进行划分(每日24个时段),避免以96个时段划分而带来的噪声过大影响。

1.2变量构建

本文的被解释变量为日前电价变化率(RoCiEP),是将日前电价进行对数差分处理。

解释变量选用新能源占比(ARoW/ARoP),其计算公式为:

_冲击变量和脉冲响应变量_脉冲放量是什么形态

直接使用新能源出力波动率,可能出现异方差性和非线性问题,并且其中已经忽略系统规模,故本文不采用该方法衡量新能源的波动。

控制变量包括:日前负荷变化率(RoCiL),由日前负荷经对数差分处理得出。日前联络线(TL),由于该变量必须区分正负向(外送/外受),进行差分处理会损失方向信息,故使用原始值(通过平稳性检验后采用)。

通过上述方式构建的变量,可以区分风电/光伏波动方向(正/负冲击)。此外,也可以体现经济学的弹性,即:新能源增长率每变动1%,日前电价变动X%;负荷、联络线的影响同理。

2 模型设定与检验

2.1 VAR模型构建

冲击变量和脉冲响应变量__脉冲放量是什么形态

将电价、风电波动及光电波动组合成一个内生变量向量组,负荷和联络线组合成外生变量向量组。其中,p是滞后阶数,Ai是滞后阶数为i时的内生矩阵系数,εt是随机扰动项。

本文采用样本较大,滞后阶数通过BIC准则方法确定,以保证其一致性并避免过度拟合。经过分析后,选取最优滞后阶数为p=3。

2.2预检验

1. 平稳性检验

本文采用ADF检验验证构建的变量平稳性。结果表明,在5%显著性水平下,采用的所有变量序列均平稳,故采用VAR模型。检验给出的p值及结果展示如下:

冲击变量和脉冲响应变量_脉冲放量是什么形态_

2. 格兰杰因果检验

为验证新能源波动对电价的预测能力,本文对变量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表明,电价变化率(RoCiEP)与新能源波动(AVoW/AVoP)之间存在双向的统计学意义上的因果关系,同时电价也是负荷和联络线的格兰杰结果。 而发电侧申报电价(EPoS)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电力供给方的行为,也能体现煤价等因素的影响,但是发电侧申报电价变化率(RoCiEPoS)对电价变动率的影响却不显著,故本文不将其纳入模型中分析。

脉冲放量是什么形态__冲击变量和脉冲响应变量

2.3 脉冲响应分析

2.3.1冲击场景设定

根据甘肃电力市场特征,并结合经济理论和市场结构确定冲击顺序变量排序:

1. 风电波动率(AVoW)&光电波动率(AVoP): 新能源波动是最外生冲击源;

2. 日前负荷变化率(RoCiL): 受新能源影响,但影响外送和电价;

3. 日前联络线(TL): 受前两者影响,影响电价;

4. 日前电价变化率(RoCiEP): 最终响应变量。

回归结果以如下表达式展开:

_冲击变量和脉冲响应变量_脉冲放量是什么形态

估计参数结果如下:

冲击变量和脉冲响应变量_脉冲放量是什么形态_

注:‘***’表示p

2.3.2动态路径解读

通过IRF方法研究,得知风电、光电波动±1标准差,对日期价格的冲击均呈现一些随时间波动的特征。

2.3.2.1风电冲击

以风电-1标准差的冲击为例,展开分析,风电冲击大小为-1.6%。

冲击变量和脉冲响应变量_脉冲放量是什么形态_

1. 短期效应(0-2小时)

风电突发下降对电价的瞬时拉升。风电出力下降,使得系统边际成本上升,从而导致电价在短期内上升。电价响应,在2小时左右上升最高可以达到0.8%。

2. 中期效应(2-13小时)

风电出力降低,这就要求增加火电运行备用,这段时间火电机组开机增加,导致市场供给短时上升。同时,这段时间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跨省外送电,降低了总需求。多种原因叠加,导致电价的正响应下降。

冲击变量和脉冲响应变量__脉冲放量是什么形态

3. 长期效应(13-24小时)

风电下降冲击对电价影响的长期性,是通过累积响应函数计算得出的。可以认为,市场层响应是在约13小时以后,主体对市场的预期调整,影响报价策略,使得电价在长期上升,变化逐渐减弱,最终累积值约为2.3%。

2.3.2.2光电冲击

光伏波动±1标准差冲击的效应同理,接下来以光电变化+1标准差为例展开,冲击大小为6.8%。可以看出,光电带来的冲击,相比于风电,在较短时间内变化更加剧烈。

脉冲放量是什么形态_冲击变量和脉冲响应变量_

1. 短期效应(0-1小时)

光电出力上升,使得系统边际成本下降,从而导致电价在短期内对冲击产生下降的反应。在约1小时的时间内,就可以使日前价格下降约13%。

2. 中期效应(1-5小时)

光电出力增加,这段时间火电机组响应,开机降低,导致市场供给下降。同时,本地负荷和外送调度响应,需求增加,电价的响应绝对值减小。

_脉冲放量是什么形态_冲击变量和脉冲响应变量

3. 长期效应(5-24小时)

运用累积响应函数给出光电冲击对电价的长期影响。电价在长期对光电正向冲击的响应虽然有所上升,但最终累积值依然是负值,约为-12.2%。

价格响应未能在24小时内收敛于0,揭示了可再生能源波动对电力市场的深远影响超过日内波动范畴。电力市场各个主体需要延长风险管理视野(>24小时),建立考虑长期影响的交易策略。

2.3稳健性检验

用相对占比替代绝对占比,构建上述VAR模型。回归结果以如下表达式展开:

脉冲放量是什么形态_冲击变量和脉冲响应变量_

冲击变量和脉冲响应变量_脉冲放量是什么形态_

注:‘***’表示p

尽管如上文所说,直接使用新能源出力波动率可能导致一系列数据问题,但是使用其代替占比构建的模型依然保持较好的解释性,故本文构建的VAR模型具有稳健性。

结论与展望

1 主要结论

新能源波动对日前价格呈非线性影响,其影响随时间波动。具体来看,在短期(约2小时内),电价呈现与新能源出力变化相反的趋势;中期(约2-8小时),电价会因供需的调整,从而表现为响应缩小的趋势;在长期(约8小时以上),市场调整,导致电价进一步趋向于平稳。

本研究通过量化分析风电、光伏波动对日前电价的动态冲击路径,构建了基于脉冲响应函数的三阶段预测模型,可帮助提升日前价格预测精度,将新能源波动从预测干扰项转化为定价因子。研究发现的规律可以为日前价格预测提供关键机制解释,尤其揭示了光电出力变化与价格变化的强负关联性,以及风电变化引发电价变化的延迟响应规律。

2 模型拓展优化

本文使用的VAR模型及其对应的预测,未考虑极端天气事件、季节差异、节假日等特殊影响,后续可以将上述因素以哑变量的形式纳入其中,更加综合地体现电力市场的冲击及响应。此外,储能参与将重构新能源波动对电价的冲击路径,其模型演化也是未来对模型进行拓展优化的方向之一。

声明:以上信息仅代表发布者自身观点,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平台对其真实性负责。

大家都在看

广告
评论 0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平台立场。
全部评论
懂能帝AI助手
服务商入驻
服务商入驻
资讯投稿
资讯发布
视频发布
视频发布
在线客服
平台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