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能源头条推荐资讯详情
甘肃白银:探索开展工业绿色微电网建设应用 稳步提高清洁能源消费比重

发布者:
来源:
标签:




8月27日上午10时,甘肃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发言人来了”新闻发布活动(白银专场)——“聚力工业强市 赋能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
白银市工信局局长任辉在会上表示,“十五五”期间,我们将立足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部署,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持续推进“强工业”行动,以赶超型的发展方式,不断扩大工业投资,大力推动产业由中低端向中高端升级,聚焦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工业产值在1200亿元的基础上实现翻番。着力构建“一地八群六园区”发展格局,“一地”就是全力打造现代工业产业集聚地,“八群”就是建设“125”特色产业集群(打造1个有色稀土新材料千亿级产业集群,打造循环化工、综合能源产业2个500亿级产业集群,打造电池新材料、生物医药、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陶瓷建材5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六园区”就是持续推动白银高新区和银西、刘川、平川、景泰、会宁工业园等六个园区错位发展,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型产业,布局落子未来产业,持续推进全市工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一、以传统产业筑牢工业“基本盘”,推动产业向“稳”而进。传统产业是现代产业体系的坚实底座,推进新型工业化,必须着力推动传统产业扩规模、提等级、延链条、增效益。推动有色产业集群发展。用好金白兰武有色金属集群入选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机遇,深化铜铝铅锌精深加工,推动有色金属产业重点延伸铜铝铅锌产业链条,加速稀贵金属产业化,研发新材料产品,全方位提升产品竞争力和技术引领力,构建“矿山—冶炼—材料—终端”全产业链,打造国家有色金属新材料及制品特色产业基地。推动稀土产业规模发展。发挥甘肃稀土公司链主企业作用,延展冶炼、分离、萃取及产品深加工链条,大力引进稀土磁性材料、稀土永磁电机等下游企业,加大高性能、高价值稀土产品开发,提高伴生资源和二次资源综合回收利用水平,为市场提供可靠供应,打造国内知名的稀土产业战略基地。推动化工产业精细发展。以白银高新区、银西经济开发区、刘川工业集中区3个化工产业发展平台为载体,重点发展光气化工、无机盐化工、氟化工等产业,横向集群发展壮大规模,纵向精耕细作延伸链条,打造西部光气化工产业基地。
二、以战新产业激活发展“新引擎”,推动产业向“高”而攀。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型工业化的关键支撑,推进新型工业化,必须紧扣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做大新材料产业。瞄准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前沿新材料等方向,大力发展纳米、高纯、新型工程塑料等前沿新材料,做大高导新材料、电池材料、新型功能材料、光刻胶配套等先进材料和关键战略材料,加力攻坚先进制造业所需的碳素材料、铁合金材料、高分子材料,全链条发展电池材料产业,建成西部重要电池材料优势产业集聚区。做深生物医药产业。充分利用光气、盐酸、氢氟酸等独特资源,积极引进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示范带动力强的知名企业和高技术项目,支持生物合成技术支撑的多肽药物、药物中间体、生物制剂和佐剂的研发生产,逐步形成以医药中间体为基础,化学原料药、仿制药和医疗器械为前导,中药制片及中成药为特色,生物技术为辅助的生物医药产业体系。做强新能源产业。围绕打造千万千瓦级复合能源基地,加快推进“陇电入鲁”450万千瓦、东方钛业、中瑞铝业“源网荷储”项目建设,积极布局新型锂离子、电压缩空气、氢(氨)储能等多种形式的储能企业,不断提升新能源消纳和存储能力。探索开展工业绿色微电网建设应用,稳步提高清洁能源消费比重,打造清洁能源开发转化消纳基地。
三、以数实融合提升产业“增长极”,推动产业向“智”而行。数实融合是新型工业化的鲜明特征,必须在促进数字技术与工业深度融合上做“大文章”、见“大成效”。数字转型强基。重点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2025年实施60户企业“两化融合”改造,力争2027年实现规上企业全覆盖。支持铜业公司、白银热电等企业改造“产线-车间-工厂”三级智慧管控体系,打造5G全连接标杆工厂。智能升级提标。围绕有色、稀土、化工、能源等重点领域,组织专家团队“一企一策”制定方案,推进“机器换人、设备换芯、生产换线、产品换代”智能化改造,实施白银集团铜冶炼智能工厂、西北铅锌冶炼厂电解车间智能化改造等27个“三化”改造项目。支持康视达、宏达铝型材等企业认定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和优秀场景。基建支撑固本。开展5G和千兆光网升格提质行动,全年新建改建5G基站600个,提升工业园区、重点企业双千兆网络覆盖水平,完善物联能力。着力引育算力企业,推动白银移动、紫天鸿等智算项目落地,承接东部算力需求,发展壮大数字经济。
四、以绿色低碳发展注入“新动能”,推动产业向“绿”而动。绿色低碳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趋势,推动工业领域的绿色低碳发展,也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内在要求。打造绿色体系。积极创建一批省级“无废园区”“无废企业”,探索推进零碳工厂、零碳工业园区建设,培育创建绿色工厂和节水型企业。鼓励企业申报创建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绿色制造名单,对能效水平和水效水平达到国家先进值的企业,采取上门服务和主动服务,努力提升绿色企业占比。强化资源利用。全力打造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加快推进华鑫九和工业固废资源化综合利用、中瑞铝业5.2万吨有色金属固危废资源化循环经济、湘宇麓山30万吨固体废物综合回收循环利用等项目建设,进一步提高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切实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推进设备更新。全面对接落实“两重”“两新”政策,全面落实《甘肃省关于加力支持工业企业设备更新若干措施》,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技改引导资金、省级财政配套补贴,设备更新再贷款贴息等政策,推进重点行业设备更新、工艺升级、数字赋能、管理创新。
反馈举报

声明:以上信息仅代表发布者自身观点,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平台对其真实性负责。
大家都在看

广告
评论 0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平台立场。全部评论
加载失败
总发布:7569粉丝:18
相关推荐
- 加载失败
DND97003
- 加载失败
旧能新能都是能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