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能帝首页 懂能帝首页
|
首页能源头条推荐资讯详情

贵州电网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吴国沛:加快建设西南区域电力枢纽

2025-08-30 11:28
发布者:老余懂能源
来源:老余懂能源
标签:新型电力系统能源安全火电
1
0
8
分享

贵州建设西南区域电力枢纽的五大优势

党中央赋予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战略优势。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贵州发展,《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国发〔2022〕2号)赋予贵州“四区一高地”战略定位,明确“贵州建设新型综合能源基地,积极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推进能源等领域合作”等重要战略任务。在区域协调发展、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大格局下,贵州将继续肩负起保障东部地区电力供应的重任,积极整合各方资源,加速提升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和能源产业发展水平,为建设西南区域电力枢纽创造得天独厚的战略条件。

具有贯通南北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我国总体能源流向为自西向东、自北向南。贵州地处西南腹地,南衔粤港澳大湾区、北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贵州地处南方电网区域最北端,是新疆、青海、甘肃等西北清洁能源基地电力送入南方电网的前沿,是西藏清洁能源基地南下和东进的重要支点,可以成为国家“北电南下、西电东送”战略实施的重要中继点之一。依托这一独特区位,贵州承接西北清洁能源,接转送至粤港澳大湾区和成渝双城经济圈,可实现能源资源的优化配置。

具有能源富集多能互补的资源优势。贵州是南方区域重要电源基地,能源电力是贵州的支柱产业。从煤炭资源看,贵州煤炭保有资源储量约800亿吨,居全国第五位。预计“十五五”期间全省煤电装机将达到5000~5500万千瓦,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起到压舱石作用。从水资源看,贵州地处长江、珠江上游,境内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水电装机达2300万千瓦。从新能源发展看,目前新能源发展迅速,统调新能源装机规模已超3000万千瓦,成为贵州电网统调第一大装机电源。综上,贵州水火风光多能互补的能源结构,推动全省能源供应具有更强的稳定性与灵活性,可为粤港澳大湾区和西南区域提供充足电力。

具有电网坚强互联互通的基础优势。“十四五”时期,贵州电网建成“三横两联一中心”省内500千伏网架结构,并通过“五交三直”通道联系云南并送电广东、广西,通过渝黔、湘黔的灵活转网工程与重庆、湖南实现季节性电力互济。“十五五”时期,随着渝黔、湘黔柔直背靠背工程即将建成,贵州与周边省份的互联互通水平将进一步提升,可实现周边区域的电力灵活调配与互济。此外,西北清洁能源入黔已纳入全国电力规划,随着特高压直流通道落点贵州,可进一步增强贵州的资源配置能力,使贵州成为西南区域电力输送和调配的枢纽。

具有较强系统及负荷响应能力的调节优势。贵州电力调节资源丰富,具备5600万千瓦抽水蓄能站址储备,蓬勃发展的磷酸铁锂电池产业推动新型储能低成本和高效建设,加之随着虚拟电厂、绿电直连等新业态快速发展,可有效保障电网调峰需求。此外,贵州夏季气候凉爽,叠加丰水期电力充足,与周边省份迎峰度夏高峰负荷可实现互补共济。在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不断推进的背景下,贵州丰富的调节资源可为西南区域电力供应提供坚实保障。

贵州电网打造西南区域电力枢纽的重点举措

强化省间互联互通。“十五五”期间,贵州将外电接入与区域互济作为战略重点,全力打造跨区域能源输送网络。从西北方向,贵州计划引入1000万千瓦区外清洁电力,中长期实现4000万千瓦外电入黔,推动国家将贵州调节能力纳入大型能源基地项目,为能源储备注入新动能。围绕周边省份,贵州将加快湘黔、渝黔柔直背靠背等区域电力互济工程建设,与湖南、重庆实现电力双向互济,还将规划新建与四川电力互联通道,深化与四川能源互联。在南方区域,贵州将通过扩容兴安及高肇直流、推进交改直等举措,进一步扩大“西电东送”规模,成为连接西部能源基地与东部负荷中心的核心枢纽,提升区域能源资源配置效率。

夯实省内能源根基。在保障省内能源供应上,贵州打出煤炭保供、煤电转型、新能源协同“组合拳”。加快煤电转型,落实贵州“富矿精开”部署,推动煤炭产业量质双升,稳固西南地区煤炭保供中心地位。创新煤电发展模式,落实煤电容量电价机制,推动30万千瓦及以下煤电机组等容替代,实现煤电可持续发展。协同推进新能源发展,坚持“有序开发、协同共进”原则,引导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与储能、电网协调发展,避免因新能源短期内爆发式增长引发调节能力不足、局部消纳受阻等问题,构建稳定可靠的省内能源供应体系。

升级省内能源体系。持续深化省内能源结构优化与技术升级。进一步挖掘煤炭资源潜力,通过智能化开采、清洁化利用等手段,提升煤炭产业附加值;在煤电领域,推动先进技术应用,提高机组能效水平与环保标准。同时,加大新能源与储能、电网协同发展力度,加强储能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广新型储能电站建设,提升电网对新能源的消纳能力。通过完善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分布式能源系统,促进能源就近消纳与高效利用,为区域能源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构建坚强目标网架。以建设枢纽电网为导向,全力推动贵州从送端电网向枢纽电网转型。优化电网结构,加强骨干网架建设,提升电网供电能力与安全稳定水平,打造本质安全型电网。重点推进特高压、超高压输电线路建设,增强电网跨区域电力输送能力。加强智能电网技术应用,实现电网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与智能调控。健全大电网安全事故防范长效机制,完善应急预案与演练体系,提高电网抵御自然灾害、设备故障等风险的能力。

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新能源全面进入电力市场,通过电源侧竞争降低用电成本,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建立跨省区电力交易及价格机制,保障湘黔、渝黔等互济工程高效运行。完善西电东送价格机制,推动西电东送规模持续扩大。创新市场准入机制,建立虚拟电厂、绿电直供、V2G等新型主体进入电力市场的规则体系,构建跨省区辅助服务市场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成本传导与分摊机制,促进电力资源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

建设贵州特色新型电力系统。基于贵州电网自身特点和现状,以“源、网、荷、储”为中心,以“技术、政策、市场”为关键支撑,系统谋划贵州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方案,追“新”逐“绿”,局部试点与全面推进相结合,加快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下一步,贵州电网公司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部署,深度融入全国电力生产力布局,加快推动西南区域电力枢纽建设,为支撑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贡献贵州电网力量。

声明:以上信息仅代表发布者自身观点,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平台对其真实性负责。

大家都在看

广告
评论 0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平台立场。
全部评论
懂能帝AI助手
服务商入驻
服务商入驻
资讯投稿
资讯发布
视频发布
视频发布
在线客服
平台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