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能源头条推荐资讯详情
百年南电:从抗战救国到电力先锋

发布者:
来源:
标签:




在南京长江之畔,一座历经百年风雨的电厂静默矗立。它的故事,始于1910年清政府拨款建立的金陵电灯官厂,却在1937年日军侵占南京时,被刻入民族抗战的壮烈史册。这座拥有115年红色历史的发电厂,正以高质量创新发展的全新姿态,不断传承发扬百年红色基因,续写着民族工业与国家命运同频共振的传奇。
黑暗中的不屈坚守
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战火蔓延至南京,日军将炮口对准这座战略要地。自8月15日起,电厂多次遭袭,西华门总处、下关发电所受损严重,设备毁坏、厂房坍塌、线路炸断。9月22日,西华门总处部分房屋被炸毁。然而,工人们不顾个人安危,抱着“坚持发供电,就是给予敌人最强硬的回击”的信念,在断壁残垣中冒险抢修设备。12月初,侵华日军一百多万兵力分四路进攻南京,南京形势日趋危急。面对不绝于耳的枪炮声,电厂副工程师徐士英等84人奉命留守保障军用供电。13日南京沦陷,发电所涌入大批难民,徐士英为安全考虑,下令停机并带领工人躲入英商和记洋行蛋厂。14日,日军冲进蛋厂,将数以千计的难民押至煤炭港江边拘禁。15日子夜,日军对拘禁在煤炭港江边的大批难民,用机枪轮番扫射,分批血腥杀戮,45名电厂工人惨死于日寇枪下,他们的名字被永远的刻在了死难工人纪念碑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成为电厂工人们临刑前的绝唱。
日军攻占南京后,下关发电所成为严格军事管理的要害单位,电厂工人以“一人操作,多人待命”的智慧展开无声反抗,制造锅炉熄火、停机等人为事故,故意切断线路后谎称“外部故障”,用虚报煤耗消耗日军资源,甚至将煤炭投入江中拖延设备运转展开反击。特别是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日军陷入了战争的泥潭,物资匮乏问题日益凸显。面对这一困境,工人们利用日军物资短缺的困境,巧妙破坏生产材料,削弱日军产能。
新时代的电力先锋
新中国成立后,电厂更名为“下关发电厂”,自此肩负起为新中国电力事业贡献力量的重任,60年代初成为江苏省装机容量最大的火电厂。当时企业还向全国输送大批电业人才,并支援越南等友好国家电力事业,被誉为“培育电业人才的基地”。
改革开放后,电厂始终勇于创新,在环保与技术创新领域走在前列。从全国第一届劳动模范李士海自制汽轮机迷宫版打破西方对我国的技术封锁,到2015年建成中国大唐和江苏省第一个“超低排放”电厂、2016年在行业内第一批开展“智慧电厂”建设,在中国大唐率先开展“废水零排放”改造、实施液氨改尿素改造、“污泥掺烧”项目,先后顺利完成两台机组DCS国产化自主可控改造,成为集团公司首家全厂DCS、DEH、MEH、ETS全流程控制系统100%自主可控的超超临界火电厂。
站在新起点,南京电厂正加速推进“智慧电厂3.0”建设,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电力生产全流程智能监控与管理,不断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强化环保。同时,南电二期项目建设全速推进,为这座百年电厂注入新动力。
从1910年到2025年,南京电厂的百余年历程,是中国电力工业从“跟跑”到“领跑”的缩影,更是一曲民族工业与国家命运同频共振的壮歌。当9月3日的阳光穿透百年梧桐叶隙,在“死难工人纪念碑”上投下斑驳光影,那些在黑暗中守护光明的人们或许会看到,他们用生命点燃的火种,正照亮中华民族复兴的新征程。
反馈举报

声明:以上信息仅代表发布者自身观点,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平台对其真实性负责。
大家都在看

广告
评论 0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平台立场。全部评论
加载失败
总发布:480粉丝:11
相关推荐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浙江凌晨科技有限公司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老余懂能源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浙江凌晨科技有限公司
- 加载失败
能源行业新闻
- 加载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