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能源头条推荐资讯详情
“人工智能+”赋能能源行业

发布者:
来源:
标签: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了清晰的路线图。按《意见》规划的时间表,2027年我国将率先实现人工智能与6大重点领域广泛深度融合,2030年智能经济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2035年我国将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新阶段。
《意见》一经发布便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意见》聚焦行业应用需求和基础能力供给协同推进,开展“人工智能+”科学技术、产业发展、消费提质、民生福祉、治理能力、全球合作等6大行动,并围绕模型、数据、算力、应用、开源、人才、政策法规、安全等8个方面,旨在系统构建人工智能基础支撑体系,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各领域各行业广泛深度融合,探索形成中国特色人工智能发展路径。
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在近日举行的8月份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演进迭代,人工智能已展现出较强的通识能力,基本具备向各行业各领域融合应用的条件。
接下来的重点是做好落地。据介绍,在《意见》实施过程中,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进一步加强统筹,坚持协同联动,系统推进产业协作、生态融通;坚持因地制宜,推动各地立足区位特点、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科学确定发展重点,形成各具特色、各展实效、优势互补的协同发展态势;坚持分业施策,结合各行业特点,聚焦破解痛点难点堵点,针对性挖掘人工智能赋能的深层次需求、高价值场景,充分释放增量效能;坚持开放共享,坚持产学研用一体化推进,加强算力、数据等要素开源开放、共建共享和人才、资本等资源有序流通,实现最集约利用、最大化效益。
能源电力作为国民经济命脉,是人工智能技术落地的重要行业场景。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推进“人工智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强调突出应用导向,加快推动人工智能与能源产业深度融合。
《实施意见》明确,到2027年,能源与人工智能融合创新体系初步构建,算力与电力协同发展根基不断夯实,人工智能赋能能源核心技术取得显著突破,应用更加广泛深入。推动五个以上专业大模型在电网、发电、煤炭、油气等行业深度应用,挖掘十个以上可复制、易推广、有竞争力的重点示范项目,探索百个典型应用场景赋能路径,培育一批能源行业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研发创新平台,制定完善百项技术标准,培养一批能源与人工智能复合型人才,探索建立能源领域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应用金融支撑体系,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能源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发展模式。到2030年,能源领域人工智能专用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实施意见》提出加快能源应用场景赋能,围绕“人工智能+”在电网、能源新业态、新能源、水电、火电、核电、煤炭、油气8个领域的落地,明确具体要求和典型应用场景。其中,在电网领域,《实施意见》围绕电网智能规划设计与生产建设、电网调度运行、电力设备状态评价与智能运维、配电网智能运行管理、电力应急抢修5个典型应用场景提出落地举措。此外,《实施意见》还强调加大关键技术供给,推动开展适用能源领域的数据、算力、算法等共性关键技术攻关。
不只能源电力行业,各领域各行业已开始行动。千行百业将合力推动人工智能更深层次、更高价值应用,携手发展智能经济,加快迈向智能社会。
反馈举报

声明:以上信息仅代表发布者自身观点,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平台对其真实性负责。
大家都在看

广告
评论 0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平台立场。全部评论
加载失败
总发布:777粉丝:11
相关推荐
- 加载失败
天空爱讲能源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