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能源头条推荐资讯详情
国网青海海东供电打造数字化配网示范工程

发布者:
来源:
标签:




点击鼠标,调取站内主变压器实时参数、红外热像画面及历史巡视报告,并通过联动视频画面快速确认设备状态……9月3日,国网青海海东供电公司变电运检中心运维人员李明仅用10分钟便完成了对110千伏古驿变电站的远程巡视。
自2021年起,海东供电聚焦配电网“最后一公里”服务效能提升,将平安高铁新区作为核心示范区,系统性探索数字技术与配电网业务的深度融合,依托数字孪生技术和台区自愈柔直互济技术,打造古驿数字孪生变电站与数字化配电网应用。
数字孪生实现设备状态全感知
9月3日,古驿110千伏变电站内,一台机器人正沿着轨道向前行驶,每经过一台开关它都要停下来对开关状态进行拍照分析和测温。巡视结束后,机器人汇总全部巡视数据,形成巡视报告上传到后台监控系统,巡视结果、隐患缺陷一目了然。
海东供电采用数字孪生技术构建了110千伏古驿变电站站内设备的高精度虚拟映射,让设备拥有了“虚拟分身”。该平台融合全景监控、智能分析等六大模块,实现核心业务在线化管理和全景三维监控,可直观呈现设备运行工况、告警信息及潮流数据,主辅设备实现“可观可测可调”。
“过去要驱车数小时到现场巡视,现在足不出户就能完成变电站例行‘体检’。”该公司变电运检中心蒲明介绍,数字孪生变电站部署的机器人和高清摄像头,替代传统人工巡视,可实现24小时智能无人巡检,单次巡视耗时缩短至40分钟,效率提升超过3倍。该平台应用油色谱、负载能力等10余类分析模型,结合巡视数据、缺陷记录综合研判设备状态,辅助精准制定检修策略,变“被动抢修”为“主动维护”。
数字电缆实现隐患分钟级响应
9月2日,海东平安区供电公司运检部主任马龙与同事应用数字电缆场景,查看高铁新区2~3号开闭所之间电缆通道内情况。
数字电缆场景是高铁新区数字化配电网应用场景之一,该场景实现了电缆通道内电缆状态监测全覆盖,使区域电网全景可视。数字化配电网应用数字电缆场景中三维实景还原电缆通道场景,在线监测温湿度、有害气体等环境信息,根据巡视计划自动生成巡视报告。
“近期由于大雨频繁,电缆通道易发生渗水、受潮等问题,我们通过数字化配电网应用,可以实现足不出户巡视设备。”马龙介绍。
数字化配电网应用为“地下电网”装上“智慧神经”,其中,包含110千伏空港变、古驿变及4座开闭所等关键站房信息,构建三维可视化电网布局图,可实时感知开闭所及开关站的停电事件、设备异常、环境异常等指标信息,实现设备异常实时识别与告警,结合三维实景画面和现场照片,运维人员可迅速进行响应处置。
“过去需要人工逐段排查的隐患,如今后台几分钟就能定位。”海东平安区供电运检班班长侯迎辉说,电缆通道监测有效推动了电缆运维从“事后抢修”向“预防预判”转型。
柔性互联实现台区互济自愈
9月2日,在海东高铁新区F6北小区配电室内,电力设备发出稳定的嗡鸣声。自台区柔性互联系统建设以来,该地区实现了“零停电”。
台区柔性互联系统是数字化配电网平台的应用场景之一,通过部署能量路由器、隔离变压器等装置,实现邻近台区间负荷的协同调节与电能互济自愈。
借助台区自愈柔直互济设备,实现台区合环运行以及潮流灵活控制,实时平衡低压台区负荷,有效提高设备利用率,改善轻载、重过载变压器运行不经济的问题。当单一台区发生过载时,系统依托边端控制算法,可自动由邻近正常台区通过柔性互联单元接管负荷,实现台区级自愈复电和负荷动态平衡,显著提升供电可靠性。
“数字化配电网平台应用以来,大大减少了人员的运行维护工作量,还能及时发现各类隐患,超前处置,大大增加了电网可靠性和稳定性。”海东平安区供电副经理魏玉仁说。
反馈举报

声明:以上信息仅代表发布者自身观点,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平台对其真实性负责。
大家都在看

广告
评论 0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平台立场。全部评论
加载失败
总发布:783粉丝:51
相关推荐
- 加载失败
DND97003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浙江凌晨科技有限公司
- 加载失败
旧能新能都是能
- 加载失败
浙江凌晨科技有限公司
- 加载失败
浙江凌晨科技有限公司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