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能源头条推荐资讯详情
交能融合背景下光储充放一体化综合能源站推广性研究

发布者:
来源:
标签:




光储充放一体化综合能源站集成分布式光伏、储能系统、充(换)电设施和车网互动(V2G),是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下的充换电行业新业态。光储充放一体化综合能源站可在绿电消纳、削峰填谷、虚拟增容、应急能源保障等方面发挥多重价值,增强新型配电网的弹性与可靠性。
一、光储充放一体化应用现状
(一)光储充放一体化政策
近年来,国家持续出台一系列政策推动光储充放一体化综合能源站建设,提升充电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水平与效率。2020年11月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明确提出鼓励光储充放多功能综合一体站的建设,通过优化充电设施布局,促进清洁能源的高效利用。2025年4月,交通运输部等十部门发布《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推动交通与能源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支持公路沿线规划建设源网荷储充一体化项目,加强交通基础设施网与能源网协同互动。2025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设的通知》(发改办能源〔2025〕632号),明确提出到2027年底,力争全国大功率充电设施超10万台,支持充电设施与电网、光伏和储能的深度融合。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持续深化,推动交能融合背景下的光储充放一体化综合能源站发展,既有利于将交通基础设施的绿色电力转化为高效运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也有利于减少城市配电网和偏远区域末端电网扩容压力,提升新型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二)光储充放一体化发展现状
光储充放一体化作为新能源应用领域的重要创新模式,近年来在政策扶持和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持续攀升及新型电力系统新业态的创新发展,多个城市和地区加快对光储充放一体化项目的积极探索和实践。
2024年6月,广西南宁投运五象综合能源站,作为广西首个“光储超充放换检”一体化综合能源站,利用能效管理系统发挥150千瓦光伏装机及430千瓦时储能的组合调节能力,通过虚拟增容柔性技术降低变电容量等一次设备投资成本,提高设备利用率。
2024年10月,上海奉贤建成“光储智检超充站”项目,通过定制光伏车棚、储能电池系统、充电站、电池在线检测系统、智慧能源管理云平台等,形成光储充放一体化系统。该站的核心是通过建设光伏发电直连储能设备,省去传统逆变环节,实现所有电能全直流接入和输出,电能损耗降低5%—10%。
2024年11月,广东深圳建成首个“光储超充+车网互动+电力鸿蒙”示范站——莲花山超充站。该站部署了152千瓦光伏装机及200千瓦时储能系统,在降低用电成本的同时,成为深圳市首个“绿车充绿电”试点站,可提供绿电电量的溯源认证。设置单桩最大充放电功率达600千瓦的超充桩,在2025年3月举办的全国规模最大的车网互动活动中,超充站单日放电量达到1.3万千瓦时,相当于1600户家庭一天的用电需求。
二、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是项目实施受限制条件较多。常规充电站要求优先选择靠近交通主干道附近车流量大的地段或大型居民社区、商业中心、工业园区等电动汽车集中区域。在此基础上,光储充放一体化综合能源站建设还需要考虑多个方面,包括要有相对稳定的高峰充电量,高峰时段能够消纳储能放电量;光照条件良好,避免日照遮挡,日照时数每年不宜低于1000小时;土地面积充足,满足光伏和储能柜建设需要。综合来看,符合上述要求的场站较为稀缺。
二是智能化水平与建设标准仍存在短板。在能量管理、充放电控制、多源协同等方面智能化水平不足,部分项目的运行效率有较大提升空间。智能运维手段应用不足,设备状态监测、故障预警和远程维护能力较弱,运维成本高,响应慢。光储充放一体化等领域尚未建立统一完善的技术标准体系,导致设备接口不一、系统兼容性差,制约了光储充放协同作用的进一步发挥。
三是项目经济性面临挑战。当前光储充放一体化项目面临较高的建设与运营成本压力。一方面,场地使用成本通常占充电服务收入的三成以上;另一方面,储能、光伏及V2G设备投资和维护成本相对较高,主要通过峰谷价差收益和参与需求侧响应获得收益,但不同地区削峰填谷收益差距明显,需求侧响应、辅助服务市场等多元化收益渠道尚未形成规模,导致项目整体收益率承压。
四是电价机制引领作用不强。与光储充放一体化项目运营成本密切相关的峰谷价差区域间差异显著,如广东珠三角峰谷价差达0.9元/千瓦时,但云南、广西仅为0.3—0.5元/千瓦时,低价差区域难以依靠协同策略和峰谷套利实现较好收益。同时,在实际运营中,高峰充电负荷占比低,为保障光储投资的经济性,对场站的充电利用率提出了更高要求。此外,V2G放电收益高度依赖补贴,缺乏可持续市场机制,据初步统计,仅有约15%的车主了解并愿意参与车网互动。
三、有关对策建议
一是加强规划协同,优化项目选址策略。建议将光储充放一体化综合能源站纳入城市新基建及交通、能源专项规划,在交通沿线及枢纽节点、新建社区等关键区域预留建设空间,增强要素保障。交通部门与电力企业加强协作,挖掘高速停车场、沿线绿地、闲置屋顶、边角地块等场地资源,结合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绿电直连等方式,因地制宜打造综合能源站。
二是健全技术和标准体系,增强数字化和智能化。推广智能能量管理系统,以全站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充分发挥光伏、储能和充电桩组合起来可调节负荷的特性。推广智能运维系统,对光储充放一体化综合能源站设备进行实时监测与数据分析,推动设备的智能诊断与远程运维,提高运维效率与质量。制定和完善光储充放一体化项目智能控制、信息交互等领域关键技术标准,推动数据互通与系统兼容。
三是提升项目运营能力,增强项目经济性。争取政府场地租金优惠、专项补贴等政策支持,通过交通与能源融合发展降低初始场地投资成本。推广标准化、模块化光储充放设备,有效控制建设和运维成本。推动光储充放一体化综合能源站聚合参与现货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积极拓展站内商业增值服务,形成“电力交易+用户服务+商业运营”多元盈利模式。
四是完善电价机制,提升用户参与度。优化完善峰谷电价机制,合理设置价差和时段,促进光储充放协同发挥作用,保障其经济性。研究建立与电力现货市场价格挂钩的充放电价格机制,鼓励运营商聚合海量分布式用户资源形成虚拟电厂,加强节能降碳成效宣传,进一步提升用户参与意愿。
(南方电网产业发展集团张良栋、侯伟娣、郭增辉、张婷,南方电网公司政策研究部彭波、周杨,南方电网改革发展研究中心张朋宇对本文有贡献)
反馈举报

声明:以上信息仅代表发布者自身观点,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平台对其真实性负责。
大家都在看

广告
评论 0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平台立场。全部评论
加载失败
总发布:537粉丝:51
相关推荐
- 加载失败
旧能新能都是能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浙江凌晨科技有限公司
- 加载失败
DND97003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老余懂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