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能帝首页 懂能帝首页
|
首页能源头条推荐资讯详情

专家解读丨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我国能源转型持续发力 彰显应对气候变化责任担当

2025-09-25 16:14
发布者:能源资讯
来源:能源资讯
标签:能源转型碳排放清洁能源
2
0
9
分享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是践行“双碳”战略的关键举措。《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提出,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9月24日,我国宣布了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目标,明确提出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到2035年达到30%以上,展现了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一、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

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大,近年来呈现持续增长态势,2024年能源消费总量59.6亿吨标准煤,居世界第一位。围绕规模体量巨大的能源系统,在确保供给安全可靠的同时,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是一项史无前例的挑战。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能源行业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化水平持续提升。2024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三五”末下降11.6%,是全球能耗强度下降最快的国家之一。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9.8%,自2015年正式提交国家自主贡献目标以来,累计提高7.8个百分点,快于同期全球和美欧等发达经济体,预计2025年将超额完成20%目标。终端用能结构持续优化,目前全社会终端用能电气化率达到30%左右,2015年以来提升近8个百分点,并且每3度电中就有1度多是绿电。

非化石能源供给能力持续增强。我国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已经构建起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截至2025年7月,我国风光装机总规模已达到16.8亿千瓦,占全球比重接近一半,装机规模是2015年近10倍,创造了新能源发展的“中国速度”。连续四年每年核准10台及以上核电机组,在运在建核电规模跃居全球首位。为支撑新能源大规模发展,解决“双高”特征(高比例新能源、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带来的安全稳定问题,我国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新能源利用率保持在较高水平,电网供电可靠率持续提升,2024年用户平均供电可靠率达到99.924%。

清洁能源产业不断壮大。2015年以来,我国清洁能源投资占全球比重由26%逐步提升至34%左右,是全球能源转型投资最多的国家。能源转型推动能源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步入世界先进行列,以光伏产品、锂电池、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新三样”,产业创新迭代加速,产能规模位居世界第一,贡献了全球80%以上的光伏组件、70%以上的锂电池和60%以上的新能源汽车。我国出口的风电光伏产品有力支撑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仅2020年以来,就累计为其他国家减少碳排放约41亿吨,为世界绿色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能源转型不仅推动能源产业升级,还以“能源+”模式实现与工业、交通、建筑等行业深度创新融合发展,进而带动更大范围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助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

二、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彰显大国责任担当

我国始终坚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建立公平公正、均衡普惠的全球能源治理体系。当前我国提出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不仅符合《巴黎协定》长期目标和转型路径,更是充分彰显了大国责任担当,为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注入了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

增强了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信心。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倾向不断显现,国际政治博弈加剧,使得气候变化领域的政治色彩一再强化,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互信和努力遇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我国仍处于发展阶段,人均能源消费仅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平均水平的2/3左右,虽然未来一段时期能源需求还将刚性较快增长,用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完成全球最大碳强度降幅还充满挑战,但始终在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积极公布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履行国际义务,为全球气候治理注入更多稳定性。

体现了我国履行碳达峰碳中和承诺的决心。我国历来言必信、行必果,已将绿色低碳根植于国家战略部署。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明确了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2060年达到80%以上的目标。近年来,我国通过不懈努力,能源转型更加有力,2030年25%左右目标的进展也符合预期。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提出的2035年能源结构调整目标,是我国按照“双碳”既定战略部署,科学制定的分阶段实施目标路径。我国始终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实干家和行动派,无论其他国家政策如何变化,我国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行动和决心不会改变。

展现了推动全球能源转型变革的雄心。我国推动能源结构调整也面临很多挑战,例如需要在能源消费刚性较快增长阶段完成更高水平的非化石能源发展和对化石能源的替代,需要解决好能量密度低、波动性大的风光资源大规模开发利用问题。为此,我国提出了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制定了相关行动方案,全力推动能源结构调整优化。除自身外,我国始终倡导深化绿色能源国际合作,分享能源转型的经验技术,为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贡献“中国方案”。

三、我国将有力有序有效推动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实现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我国已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并将以“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为指引,以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为路径,通过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支撑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一是能源消费方面,加快构建绿色弹性能源消费体系,推动能源消费方式和结构变革,实施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以工业、建筑、交通、算力等领域为重点,推进消费侧电能、氢能等替代,推动用能负荷从“刚性”向“柔性”转变,加强供需两侧协同互动,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二是能源供给方面,把非化石能源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持续壮大非化石能源多元供给体系,统筹水电开发和生态保护,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加快发展有规模有效益的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新能源,以新型电力系统为中心环节,探索构建新能源向电氢热等多元转化、协同调节和输电输氢并举的耦合发展新形态。

三是能源科技方面,聚焦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开发利用、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和安全兜底、消费侧节能降碳等方面,强化成熟技术创新,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推广,超前布局战略性颠覆性技术攻关,做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技术装备支撑,加快推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与能源产业融合发展,以新型能源体系支撑构建高水平自立自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四是能源治理方面,持续深化能源体制机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进自然垄断环节独立运营和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围绕能源的能量、容量、绿色、调节、品质、响应等不同功能,加快完善能源市场体系,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有效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参与能源转型的动力和活力。

五是能源合作方面,坚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拓展新能源、绿色产业等新兴领域合作,构建全球清洁能源合作伙伴关系,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争当能源转型变革的重要推动者、参与者、贡献者。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党委书记 胡明)

声明:以上信息仅代表发布者自身观点,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平台对其真实性负责。

大家都在看

广告
评论 0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平台立场。
全部评论
懂能帝AI助手
服务商入驻
服务商入驻
资讯投稿
资讯发布
视频发布
视频发布
在线客服
平台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