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能源头条推荐资讯详情
禾赛科技,再获小米汽车两年大单!

发布者:
来源:
标签:




禾赛科技9月30日正式宣布,2026至2027年将继续作为核心战略供应商与小米汽车深化合作。
这家全球激光雷达出货量排名靠前的企业,依靠与小米的密切合作,在行业路线竞争愈发激烈的时候,又稳稳吃下一笔长期订单,守住自己在激光雷达市场的头部地位。
小米与禾赛的“双向奔赴”
小米和禾赛并不是简单的业务往来关系,早在2021年,小米集团便领投禾赛科技D轮3.74亿美元融资,这种股东+合作伙伴的关系,也让两者合作关系更长期稳定。
而小米汽车第一款车SU7问世之后,禾赛就成了它家的激光雷达独家供应伙伴,这次再签合同,意味着至少接下来三年里,这个独家供货的局面还会维持下去。
对禾赛而言,小米汽车保持这种飞速发展绝对是个好消息,而今年小米YU7发布后就创下“3分钟20万辆订单”的历史纪录,如此火爆的汽车市场表现也给禾赛带来更多订单转化的可能。
而在今年4月也与零跑签署近3亿的激光雷达大订单。
种种因素加持下,禾赛今年的业绩已经有明显的上升趋势,2025年第二季度的营收高达7.0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了53.9%,并且实现了4410万人民币的净收入,彻底结束了亏损的局面。
据悉其这一季度总共交付的激光雷达数量多达惊人的35.21万台,增长率更是达到了306.9%,ADAS产品也达到了30.36万台,增长率为275.8%,这样强大的增长势头和大订单的稳定交付,让其坐实国产激光头部地位。
纯视觉 or 多感知?
不过目前来说,激光雷达行业仍然遭遇着纯视觉路线的冲击。
2025年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明确表示小鹏将全面转向纯视觉方案,今年其改款SUVG7也没有了激光雷达,比亚迪的部分车型如10万级海豚智驾版、海豹EVEV智驾版也已经舍弃了LiDAR,搭载的是“天神之眼C”纯视觉方案。
纯视觉路线的支持者,主要是从成本和算法优势两个角度出发,特斯拉的FSD系统硬件成本曾经大概只有Waymo的七分之一,而且在算法上优化之后,在某些情况下,纯视觉方案的表现甚至接近或者超越多传感器融合方案,特斯拉的FSD系统每百万公里事故数大约为0.15起,Waymo约为1.16起。
不过客观看来,这些数据背后统计口径不同,特斯拉只公布安全气囊展开的严重事故,而且特斯拉自动驾驶都是在高速等简单场景行驶,Waymo是报告全部事故,并且是在“完全无人驾驶+城市复杂路网”的场景下运行,两者之间不能直接比较。
在不少消费者和车企心里,多融合感知的路线仍然是更为安全的保障。
禾赛的多元化布局
不过面对不少车企仍然坚定纯视觉路线,禾赛科技也开始寻找其他高增长市场,而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成为了禾赛最近的突破口。
今年9月上半月,禾赛连续拿下三笔重量级合作:与美国无人驾驶公司Motional签约,为后者旗下全电动Robotaxi独家提供近距激光雷达,与哈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哈啰首款前装Robotaxi车型“HR1”搭载8颗禾赛激光雷达,且还独家获得海外头部Robotaxi企业4000万美元大单。
这些订单背后是L4级自动驾驶发展对激光雷达的刚性需求,美国NHTSA于2025年发布《L4级自动驾驶系统安全评估指南》,把“感知系统冗余性”当作重要评价指标,要求L4级系统务必做到“在任何单一关键传感器失效的时候依然可以安全行驶”,这就实际上让激光雷达在L4级系统当中具有了“准刚性”地位。
另外,工业自动化与机器人领域也正成为禾赛的第二增长曲线。
2025年第二季度,禾赛在机器人领域的交付量达到4.85万台,同比增长743.6%,禾赛JT系列迷你激光雷达针对AGV/AMR等场景开发,可以做到±10mm毫米级定位精度,这个系列问世不到5个月就达成累计交付超10万台的成绩,表现出它在机器人市场也在迅速渗透。
禾赛还与追觅生态链高端智能庭院品牌可庭科技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未来12个月内将为其提供30万颗JT系列激光雷达,用于追觅割草机器人,这表明激光雷达在消费级机器人市场有应用潜力。
中国激光雷达“三足鼎立”
在整个中国激光雷达市场,先如今呈现的是禾赛、 华为、速腾聚创三足鼎立。
据盖世汽车研究院统计显示,2025年上半年这三家在中国车载激光雷达市场份额分别为33.0%、30.2%、27.4%,相邻市占率差距不到3个点,竞争十分激烈。
而价格下探是如今激光雷达企业抢占市场份额的主要方式之一——2020-2024年禾赛科技平均售价由8.2万元下降到3900元,降幅达95%,速腾聚创激光雷达平均售价从1.8万元下降到2800元,降幅约为84%,成本大幅下降让激光雷达可向中低端乘用车渗透。
成本下降,激光雷达由“高端选配”转为“安全标配”,2024年,中国乘用车激光雷标配数量达136.2万辆,整体搭载率为6.0%,2024年出现5个20万元以下车型搭载激光雷达的情况,在“智驾平权”的潮流下,激光雷达技术正逐步进入大众市场。
禾赛科技CFO樊鹏表示,激光雷达技术持续成熟,成本持续下降,10万元级别的车型将会是激光雷达下一个布局的重点。
激光雷达行业正在经历由技术突破转向场景争夺的过程,市场格局没有最终形成之前,谁能够先打通应用路径,积累起落地经验,谁就有可能在下一轮产业爆发之前占据优势地位.
全球激光雷达市场仍处增长阶段,据东兴证券预测,2024年全球激光雷达市场规模将达到512亿元,中国激光雷达市场,2022年中国激光雷达市场规模为26.4亿元,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6年市场规模可达431.8亿元,年均增速高达101%。
投资者对激光雷达行业持乐观态度。高盛首次给予禾赛港股“买入”评级,目标价281港元。
据高盛预测,随着激光雷达今年在中国市场加速普及,并于2026至2027年开始在全球车企实现大规模量产,至2030年海外ADAS激光雷达出货量将达300万台,相当于中国市场2025年的规模。
禾赛和小米的合作加深,加上在全球Robotaxi和机器人市场上不断取得突破,激光雷达行业也许正在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但是行业仍然要面对纯视觉方案的竞争压力以及自身盈利水平的问题,未来的发展道路还充满诸多变数。,
反馈举报

声明:以上信息仅代表发布者自身观点,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平台对其真实性负责。
大家都在看

广告
评论 0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平台立场。全部评论
加载失败
总发布:64粉丝:0
相关推荐
- 加载失败
dnde54680ea75
- 加载失败
dnd9638a24a69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dndb272511b2b
- 加载失败
dnd024c2b87e4
- 加载失败
dnd9638a24a69
- 加载失败
dndb272511b2b
- 加载失败
dndb272511b2b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