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能帝首页 懂能帝首页
|
首页能源头条推荐资讯详情

抽水蓄能背后的“硬核心脏”:3D打印技术如何改写转轮制造格局?

2025-10-17 17:41
发布者:天空爱讲能源
来源:天空爱讲能源
标签:抽水蓄能3D打印共享铸钢
2
0
10
分享

在“双碳”目标引领能源结构深度转型的今天,每当我们谈论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的大规模并网,总有一个“隐形守护者”在背后默默支撑——抽水蓄能电站。它既是电网的“稳定器”,能够平抑新能源发电的间歇性波动;也是“能源仓储管家”,能在用电低谷储水、高峰发电,堪称新型电力系统的“压舱石”。 而这座“能源堡垒”的核心动力源,正是水轮机;水轮机的“心脏”,则是看似不起眼却技术含量拉满的转轮铸件。

一颗“心脏”的自我修养:转轮为何是抽蓄电站的核心?

抽水蓄能电站的转轮,绝非简单的金属部件——它是集叶片、上冠、下环于一体的复杂螺旋回转结构,像一组精密设计的“能量转换器”,直接决定了电站的运行效率、稳定性与安全性。不同电站的水头(水位差)、流量工况千差万别,转轮的设计也必须“量身定制”。更具挑战的是,它的结构堪称“制造业难题”:流道封闭狭长、叶片包角大,部分叶片最小壁厚仅8mm(相当于一枚硬币的厚度),相邻叶片间距窄,翘曲度控制难度极高。 过去,转轮制造多采用“分铸组焊”工艺:上冠、下环、叶片分别铸造后再焊接组装。这种方式不仅制造周期长(光焊接返修就可能占去大量时间),更关键的是,焊缝多集中在叶片R角等应力集中部位,长期运行中开裂风险高,给电站安全埋下隐患。随着抽蓄电站向“高水头、大容量、高转速”升级,传统工艺逐渐跟不上需求——转轮的材料性能、尺寸精度要求已逼近现有技术天花板。

工艺革新:半整铸技术如何破解“制造困局”?

当传统工艺遭遇瓶颈,一种更先进的制造方案应运而生——半整铸工艺,而将这一工艺与3D砂型打印技术深度融合的,正是中国铸造行业的排头兵企业、中国铸造协会名誉会长单位——共享集团旗下的共享铸钢有限公司。什么是半整铸工艺?简单说,它打破了“分件铸造+焊接”的传统模式,通过一体化铸造思路,将转轮的上冠、下环与叶片部分整合铸造,再配合精准加工完成成品。更关键的是,共享铸钢还为这一工艺配上了“黑科技”——3D砂型打印设备与材料:

· 无需传统木模/金属模,利用3D打印砂芯造型直接跳过叶片起模难题,成型周期大幅缩短;

· 砂型尺寸精度控制在±0.5mm以内,过流面加工留量减少,加工周期再砍一刀;

· 叶片焊缝从两道减至一道,组焊效率提升50%以上,且焊缝避开应力集中的R角,开裂风险直降;

· 加工量减少还能保留铸件表面细晶区,转轮耐磨性显著提高,长期运行更可靠。

共享铸钢的半整铸工艺还具备极强的“适应性”——无论是以上冠+下环为核心的基础结构,还是分内环、中环、外环的复杂设计,都能精准匹配不同水头、容量的抽蓄电站需求,真正实现“一项目一方案”。

_抽水蓄能背后的“硬核心脏”:3D打印技术如何改写转轮制造格局?_抽水蓄能背后的“硬核心脏”:3D打印技术如何改写转轮制造格局?

工艺的突破,最终要靠实打实的项目业绩来证明。截至2025年,共享铸钢已凭借半整铸工艺+3D砂型打印技术,为国内外20余项重大抽蓄工程交付超70台套、净重超2500吨的转轮铸钢件,每一个项目都堪称“行业标杆”:

· 浙江长龙山抽蓄电站:拿下“世界第一”——最大发电水头756m,共享铸钢承制4台半整铸转轮,单机叶盘重42吨,为这座“抽水蓄能巨无霸”提供核心动力;

· 浙江天台抽蓄电站:刷新“国内纪录”——单机功率425MW(国内抽蓄电站之首),额定水头724m(世界最高),4台转轮均由共享铸钢打造,单台叶盘重42.8吨;

· 印度Nathpa Jhakri抽蓄电站:走出国门的“中国智造”——为印度未来水电项目树立标杆,2台转轮精准匹配当地工况……

抽水蓄能背后的“硬核心脏”:3D打印技术如何改写转轮制造格局?__抽水蓄能背后的“硬核心脏”:3D打印技术如何改写转轮制造格局?

从新疆哈密(新疆首座抽蓄电站)到广东肇庆(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变速抽蓄电站),从山西浑源(国家“十四五”重点工程)到甘肃张掖(河西清洁能源外送支撑),共享铸钢的订单覆盖全国,持续为能源转型注入“中国芯”。 这些业绩的背后,是共享铸钢对技术的极致追求:由共享集团自主研发的3D打印设备、专属铸造材料、全流程质量管控体系,让“高质量、短周期、成批量”不再是选择题,而是标配。客户的每一次肯定,都是对“中国铸造”实力的最佳背书。

以“芯”赋能,共赴绿色未来

当抽水蓄能成为能源转型的“关键一环”,当转轮制造迎来工艺革命的“黄金时代”,共享铸钢始终站在前沿——以半整铸工艺为笔,以3D打印技术为墨,在全球能源版图上书写“中国智造”的故事。 未来,随着抽蓄电站对转轮性能的要求不断升级,共享铸钢还将持续创新,用更先进的技术、更可靠的产品,为抽水蓄能事业保驾护航,助力我国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向着“双碳”目标稳步前行。 这颗抽水蓄能的“硬核心脏”,正跳动出属于中国制造业的强劲节奏!

声明:以上信息仅代表发布者自身观点,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平台对其真实性负责。

大家都在看

广告
评论 0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平台立场。
全部评论
懂能帝AI助手
服务商入驻
服务商入驻
资讯投稿
资讯发布
视频发布
视频发布
在线客服
平台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