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能源头条推荐资讯详情
虚拟电厂 一头热 一头冷

发布者:
来源:
标签:




先说热的一端。
虚拟电厂作为光伏、储能乃至电动汽车行业延伸的一个业务领域,受到了新能源行业的热捧,某种意义上也是一些新能源行业的“产能过剩焦虑症”的外溢。
举个例子,今年两个用电大省——江苏和浙江都已经或者正在出台分时电价调整政策,把上午的尖峰时段调整到平时段,中午的谷段时长还有所延长。
无论是光伏还是储能项目收益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投资者对新能源项目的积极性,并对上游产能造成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优质项目的各路投资方来说,除了在零售电价的竞争之外,还需要有更多的事实上的,或者概念上的筹码去竞争,而虚拟电厂则是重要的一个竞争手段。
此外,也有不少能源企业把虚拟电厂,看成公司业务技术创新的新方向,新题材而进行投入。
在这种背景下,虚拟电厂的技术、平台、产品蓬勃发展,甚至有博主说:这年头新能源资方如果没有个虚拟电厂平台,都不好意思出来见人。
大致梳理了一下虚拟电厂技术平台的源流,可以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如下图所示:
再说冷的一端。
一方面是电源型虚拟电厂入市政策的不明朗(一些省份还未出台分布式电源入市交易的细则);或受到较大的限制,比如某省就要求136号文以后的工商业分布式项目,余电上网部分不进入机制电量,直接进入现货市场,其实就是强制接受现货价格。
另一方面从市场和交易的角度看,无论是补贴型的需求响应,还是电能量市场、辅助服务市场,被给予厚望的虚拟电厂,所能获得的市场收益空间非常有限,并且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也未展现出足够的竞争能力。
从趋势来看,哪怕是在成熟电力市场,基于成熟技术的虚拟电厂,也并未构建起足够的竞争壁垒,反而在竞争中价格一路走低。
在某风险投资机构的虚拟电厂2025分析报告中,对英国电力市场中的灵活性资源交易,以2小时电池储能系统指数(2h BESS index)为例,所对应的灵活性价格进行了分析:
在2021~2023年,最高收益价格能超过500欧/kW/年,总体也维持在200欧/kW/年左右,但是2023年以后,随着各类储能项目成本的快速下降(可能要感谢中国储能企业的降本努力和出海战略),基本上降到200欧/kW/年以下。
该投资机构认为,未来2小时储能产品,综合各个市场的收益,每年每kW的收益可能都在100欧以下,而且竞争也将日趋激烈。不仅英国市场如此,欧盟成熟电力市场可能都是如此。
反馈举报

声明:以上信息仅代表发布者自身观点,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平台对其真实性负责。
大家都在看

广告
评论 0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平台立场。全部评论
加载失败
总发布:725粉丝:0
相关推荐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老余懂能源
- 加载失败
能源资讯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能源行业新闻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