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能源头条推荐资讯详情
百GW存量电站陷低效困境,光伏组件“以大代小”要来了?

发布者:
来源:
标签:




受土地资源与接入条件限制,光伏产业从大规模扩张转向精细化发展,老旧电站技改成为唤醒存量电站价值的关键突破口。截至2025年一季度,我国光伏累计装机规模突破945GW,其中2018年及以前并网的老旧电站达174GW,占比近20%。这些老旧电站普遍存在效率衰减高、单位产值低的痛点,尤其是2014年及以前的电站多采用多晶组件,年均衰减在1%左右,至今组件效率已大打折扣。
据阳光智维测算,早期主流组件效率与当前主流产品有近10%的效率代差,同等用地面积,在不改变组件排布方式下,老旧电站的单位面积产值仅为新电站的62%-72%。然而与百吉瓦老旧存量电站相对的是,光伏组件技改实施过程中仍被多因素掣肘,商业模型有待完善。
多因素掣肘,“外科手术式”技改为主流
光伏组件“以大代小”“以旧换新”固然可以显著提升电站收益,但在实际操作中,多以“外科手术”式的小规模改造为主。这种模式企业承受的经营压力较小,但也存在明显的缺点。阳光智维表示“渐进式技改存在典型窗口期,如2015年的存量电站,第6-8年开始改造,考虑到投资回收期,一般剩余6~8年后已不适合技改,改造的窗口期只有中间几年。”
正泰新能则认为,在不考虑其他系统改造成本的情况下,仅组件更换带来的发电量提升往往难以覆盖设备采购和安装的增量成本,这使得项目经济性吸引力不足。系统匹配性问题同样不容忽视,新型高效组件往往需要配套升级逆变器、支架系统等设备,这些额外的改造费用会显著增加项目总投资。
“更深层次的制约来自电力市场改革的政策环境变化。随着光伏发电逐步从固定电价制度向市场化交易过渡,未来的发电收益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这种政策转向使得电站业主在进行技改决策时,难以准确预估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收益水平,从而抑制了投资意愿。”正泰新能强调。
实际上,除上述因素外,电网接入容量限制、土地资源约束等现实条件,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技改项目的实施空间。
据了解,当前光伏电站改造主要分为原址等容和原址增容两大类。原址等容改造的边界条件是额定容量不变,但对土地的集约利用有限。原址增容改造可以最大化利用土地资源,有效提升项目场址单位面积发电能力,但电站升级改造管理程序较为复杂,涉及电站容量变化,电网接入系统需要进行重新校核,电站备案、发电许可、购电协议改变等一系列手续变更问题。
对此,阳光智维建议,以交流侧容量为基准,若交流侧容量不变的组件改造建议电网部门不宜进行干涉,交流侧容量变化的组件改造,如站内、线路、对策间隔承载能力符合要求,安全满足相应标准,建议电网部门设置简便流程。如站内、线路、对侧间隔等承载能力不满足的组件技改,应按新项目执行相应手续。
针对土地续租问题,阳光智维表示,从长远看,按25年设计的光伏电站100年内可建设4次,若电站到达25年租赁期后能续租10年,则只需建设3次,可节省一次建设投资,拓展组件改造窗口期,提升改造经济效益。
整体而言,在当前的市场环境和政策框架下,光伏组件技改尚未形成具有足够吸引力的商业模型。正泰新能表示,“完善组件技改商业模型,需要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创新,通过技术进步降低成本,同时期待更加明确和稳定的政策支持,进而有效推动这一市场的健康发展。”
亟待打通组件回收“最后一公里”
组件技改是存量电站的“续命良方”,但需要直面的是退役组件的回收问题。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测,到2025年,全国累计退役光伏组件将达到90亿瓦,当年度退役组件超27亿瓦。由光伏回收产业发展合作中心编写的《2024年中国光伏回收和循环利用白皮书》指出,在提早退役情景下,2030年光伏回收累计市场规模预计达260亿元,2050年市场规模预计达4200亿元。
在市场需求推动下,组件回收相关政策也在陆续出台。2023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委发布的《关于促进退役风电、光伏设备循环利用的指导意见》,成为国内首份推动光伏回收的指导文件,而2024年《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文件进一步将“光伏设备更新和循环利用,光伏电站构网型改造”列入支持范围。此外,多个地方政府也在出台政策,推动光伏组件回收相关工作。
而与百亿元级乃至千亿元级组件回收蓝海相对的是,当前我国光伏组件回收仍未打通“最后一公里”,市场竞争格局复杂且回收质量参差不齐。正泰新能认为,“当前光伏回收行业也正面临低价竞争带来的压力,其盈利模式、货源组织和设备技术等环节都亟待完善。目前,合规的大型企业较为稀缺,行业存在不规范和不合理现象,导致回收质量参差不齐。”
一道新能表示认同,“一方面小作坊以低成本、粗放的暴力拆解方式(如焚烧、填埋)快速扩张,严重扰乱市场秩序,造成环境污染问题。另一方面,正规企业因环保投入、运营成本高昂,普遍处于亏损状态,难以形成规模化效应。政策层面虽陆续出台指导意见,但缺乏强制性的准入标准和监管措施,导致行业规范执行力度不足,回收网络的布局也显得分散无序,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据了解,目前我国光伏组件回收技术已逐步发展为包含接线盒与边框分离、玻璃与背板剥离、硅金属提炼三阶段的系统性流程。但含氟背板处理等技术瓶颈尚未突破,高度依赖进口方案,而贵金属回收率不足也影响了整体经济性。一道新能认为,从组件开发源头植入绿色基因,如采用无氟背板、无铅焊带等环保材料,简化拆解流程;优化组件结构设计,提升拆解效率,有助于构建光伏产业绿色闭环。
综合来看,建立完善的回收体系,对实现光伏组件绿色退役至关重要。
据了解,一道新能创新性地建立了“回收-处理-再生”闭环体系,前端依托“互联网+回收”平台,联合电站运维企业构建区域性回收网络,精准追踪组件退役状态并优化物流半径,显著降低运输成本;中端采用多级组分分选技术,从废组件中提取出纯度达99.5%的光伏级硅粉及高纯度银浆,材料回收率高达98%;后端则将再生材料直接回供生产线,成功量产效率达20.7%的全回收再生组件,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良性循环。
“公司虽然已构建回收核心竞争力,但还需与行业协同,共同攻克成本、标准与政策难关。”一道新能建议,在技术升级方面,需研发低温热解工艺与AI分拣技术,进一步提升贵金属回收率,降低能耗与排放;模式创新上,推广“以旧换新”服务,绑定运维合同以降低回收成本;政策协同层面,应推动建立组件全生命周期数据库,完善碳足迹核算体系,争取绿色金融支持。
反馈举报

声明:以上信息仅代表发布者自身观点,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平台对其真实性负责。
评论 0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平台立场。全部评论
加载失败
总发布:1612粉丝:7
相关推荐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能源资讯
- 加载失败
能源资讯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