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能源头条推荐资讯详情
2025年上半年 储能企业加快上市步伐!

发布者:
来源:
标签:




储能行业政策利好不断,企业上市融资动作明显加快,市场越来越热闹。近期有包括高特电子、麦田能源、亿纬锂能等多家储能企业申请IPO,又掀起了一波上市小高潮。
欣旺达
7月1日晚间,欣旺达公告,为深入推进公司全球化战略,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提升国际品牌形象及综合竞争力,助力公司长远发展,公司拟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股票,并申请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并将相关议案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
官网显示,欣旺达创立于1997年,2011年在深交所上市,2022年成功发行GDR登陆瑞交所,主要从事锂电池电芯、模组、PACK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公司产品包括消费类电池、电动汽车类电池、储能系统。
2024年财报显示,公司实现营收560.21亿元,同比增长17.05%。扣非净利润16.0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4.99%。欣旺达2024年年度净利润5.20亿元,业绩同比大幅增长57.28%。
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显示,公司实现总营收122.89亿元,同比增长11.9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3.86亿元,同比增长21.23%。
麦田能源
6月26日,麦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深交所创业板IPO获受理。保荐人为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公告显示,麦田能源拟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不超过9000万股,每股面值为1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将投资于以下项目,募集资金投资额总计16.6亿元。
麦田能源于2023年首次启动IPO,在当年7月与中信证券签署了上市辅导协议,计划赴上交所主板上市,但此次上市辅导最终未通向IPO。2024年11月,麦田能源重启IPO,将上市辅导机构更换为国泰君安证券,上市地点也更改为深交所创业板。
财务数据显示,麦田能源2023年营收突破50亿元,较2020年的8000万元实现62倍增长,2022年起实现盈利,估值超百亿元并入选福布斯全球独角兽榜单。此次IPO预计募资16.61亿元,资金将用于产能扩建及技术研发。值得关注的是,其前两次IPO撤单被市场解读为对审核政策及行业周期的策略性调整,此次更换保荐机构后再次冲刺,显示出公司对资本市场的持续信心。
据股权穿透显示,麦田能源的第二大股东为永青科技,是温州商人项光达掌舵的青山集团旗下的控股子公司,永青科技总裁姜森担任麦田能源董事一职。青山集团旗下瑞浦兰钧2023年登陆港交所,主要从事锂电池生产制造。
成立于2019年的麦田能源主要生产储能系统产品与并网逆变器,头部企业不乏华为、阳光电源、Tesla等厂商。创始人朱京成曾在艾罗能源担任国际销售总监。艾罗能源与麦田能源同样从事储能系统与逆变器业务,同样聚焦于海外市场。
公开资料显示,2024年,麦田能源实现营业收入33.92亿元,同比增长约17%;净利润2.67亿元,同比增长约80%。公司去年主营业务毛利率为28.93%,此次IPO计划募资16.61亿元,拟将其中10.31亿元投入年产100万台套智慧储能产品的产业园建设项目,2.66亿元用于研发中心建设项目,3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此外0.6亿元用于营销及技术服务体系建设项目。
亿纬锂能
6月30日,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独家保荐人为中信证券。申请书中显示,本次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匈牙利项目建设、马来西亚项目第三期建设。
公开资料显示,2024年,亿纬锂能总收入486亿元,毛利为84.65亿元。储能电池的收入为190.27亿元,占比39.1%,毛利率14.7%,与动力电池相差不多。2025年第一季度,亿纬锂能储能电池的出货量12.7GWh,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7.0GWh增长80.5%。动力电池的出货量由2024年第一季度的6.5GWh增长57.6%至2025年第一季度的10.2GWh。
在SNEC PV+第十八届(2025)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展览会期间,亿纬锂能发布了面向海外工商业储能市场的全新836kWh分体式模块柜,并与多家国内外头部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高特电子
6月23日,高特电子深交所创业板IPO已受理。
根据招股说明书显示,高特电子拟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不超过12,000万股,拟募资8.5亿元,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净额拟全部用于“储能电池管理系统智能制造中心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募投项目紧密围绕公司发展战略目标而开展,与主营业务密切相关。
报告期内,高特电子主营业务收入为3.44亿元、7.7亿元和9.19亿元,复合增长率为63.31%。其中,核心技术产品相关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7.73%、81.69%和 90.26%,销售收入占比逐年增加。
在净利润上,2023 年度及 2024 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较低者为计算依据)分别为7,904.20 万元和 8,704.21 万元,最近两个会计年度净利润均为正数且累计净利润为16,608.41 万元,满足上述上市标准中“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累计净利润不低于 1 亿元,且最近一年净利润不低于6,000 万元”的要求。
高特电子成立于1998年,业务覆盖储能用电池管理系统及储能一体化集控管理、储能数据挖掘与赋能等相关领域与服务。按照下游应用领域划分,公司主要产品为储能BMS模块及相关产品,并依托BMS数据采集与聚合的特性,拓展了一体化集控单元及数据服务,同时涵盖后备电源BMS、动力电池BMS等产品。
中电科蓝天
6月28日,中电科蓝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电科蓝天)上交所科创板IPO已获受理,拟募资15亿元。
资料显示,电科蓝天主要从事电能源产品及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拥有发电、储能、控制和系统集成全套解决方案,产品应用领域实现深海(水下1公里)至深空(距地球2.25亿公里)广泛覆盖。公司主营业务涵盖宇航电源、特种电源、新能源应用及服务三大板块。
业绩方面,2022年至2024年电科蓝天实现营收25.21亿元、35.24亿元和31.27亿元,净利润为2.09亿元、1.89亿元和3.38亿元。
近年来,电科蓝天也在加快钠离子电池技术等前沿战略新兴领域成果转化。据公司招股说明书,公司已在钠离子电池的实用方面取得突破,建立了具备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线,相关产品已在电动两轮车、启动电源领域进行示范应用,钠离子启动电池低温性能、安全性能优异,已完成寒区、工况、路试等全套装车试验;公司开发的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已成功应用于微电网。
研发方面,公司开展了200Wh/kg钠离子电池研发项目,2024年研发投入777.55万元,目前项目已完成研发;开展了24V 180Ah钠离子启停电源项目,2024年研发投入598.41万元,目前项目已完成研发。公司还开展了钠离子中试线项目。
今年4月2日,中电科蓝全资子公司——天津中电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钠离子电芯产线建设项目环评公示。公司拟投资25494万元,租赁中电科蓝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天津滨海高新区华苑科技园(环外)海泰发展四道15号产业大楼的一层、二层、三层的闲置车间,建设钠离子电芯产线生产项目。
天津中电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主营储能系统产品、钠离子电池和电源检测业务、会展业务,主要从事发行人业务板块中新能源应用及服务、特种电源的相关业务。2024年公司总资产99132.49万元,净资产15409.09万元,营业收入43390.88万元,净利润8395.57万元。
尚水智能
深交所官网显示,6月19日,深圳市尚水智能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尚水智能”)创业板IPO申请获受理,保荐机构为民生证券。
本次创业板IPO,尚水智能拟募资5.87亿元,较此前科创板IPO募资金额缩减约4.15亿元,计划2.28亿元用于高精智能装备华南总部制造基地建设项目,2.09亿元用于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剩余1.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资料显示,尚水智能成立于2012年8月,主营业务围绕微纳粉体处理、粉液精密计量、粉液混合分散、功能薄膜制备等核心工艺环节展开,产品可广泛用于新能源电池、新材料、化工、食品、医药、半导体等行业。尚水智能业务覆盖制浆、涂布、辊压、分切等工序,产品覆盖湿法、半干法、干法电极制备领域,已与比亚迪、亿纬锂能、宁德时代、中创新航、宁德新能源、瑞浦兰钧、楚能新能源、欣旺达、远景动力、鹏辉能源、星恒电源、天津力神、广汽埃安等新能源电池及新能源整车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并与三星SDI、LGES、松下、SK On等海外新能源电池制造商开展业务合作。
新富科技
6月19日,安徽新富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新富科技”)北交所IPO申请获受理,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
此次IPO,新富科技计划募资4.63亿元,用于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核心零部件扩产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资料显示,新富科技成立于2015年7月,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电池液冷管、电池液冷板。
业绩方面,2022年至2024年,新富科技营收分别为4.64亿元、6亿元和13.8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64.2万元、4775.07万元和7195.75万元。
果下科技
2025年4月28日,来自江苏无锡惠山区的果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Guoxia Technology Co., Ltd.(下称果下科技)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
果下科技成立于2019年,是一家储能系统提供商。成立初期,果下科技主要以欧洲市场为主,2022年欧洲户用市场收入占比超过70%。
2025年4月,公司以60亿元估值完成3000万元增资。
2022年到2024年,果下科技收入分别为1.42亿元、3.14亿元、10.2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68.91%。毛利率分别为25.1%、26.7%、15.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27.7万元、2814.8万元、4911.9万元,净利率分别为17.1%、9.0%、4.8%。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果下科技超90%收入来自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其中,户用储能系统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72.1%降至2024年的20.3%;而大型储能系统收入占比从12.2%提升至76.6%。
根据招股书,2022年到2024年,果下科技大型储能系统销量分别为58MWh、306.0MWh、1653.7MWh,平均售价分别为0.3元/Wh、0.4元/Wh、0.5元/Wh。
A股IPO政策放宽了,受理潮又开始了。继宁德时代与龙蟠科技成功登陆港股市场后,港股正加速演变为中国锂电企业全球化布局的核心战略支点,其资本平台属性已成为推动产业国际化进程的关键里程碑。
今年以来,还有包括思格新能源、双登集团、海辰储能、首航新能源、南都电源等企业也递交了IPO计划。
2025年1月27日,海博思创正式登陆上交所科创板,上市首日大幅高开报73.6元,较上市发行价19.38元涨280%%,总市值约130亿元。财报显示,海博思创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为82.70亿元,同比增长18.44%;归母净利润为6.48亿元,同比增长12.06%;扣非归母净利润为6.28亿元,同比增长11.87%。其中,储能产品总营收81.93亿元,同比增长18.27%。产品结构较为单一,储能产品在总营收中的占比高达99%。海博思创创始人、董事长、总经理张剑辉,是清华大学电机系1995级本科、1999级硕士校友。
2月21日,思格新能源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此次冲刺港股,计划将募资用于进一步扩大研发团队及提升研发设备及技术;加强营销及售后服务,以推动扩大全球客户群和业务覆盖范围;用于多元化产品组合及扩展工商业光储充解决方案等。
3月11日,双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再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公司表示,此次募资,主要用于东南亚兴建锂离子电池生产设施,建设研发中心、加强海外销售及营销、补充营运资金。
3月25日,海辰储能在港交所提交招股书,公司2024年营收增长至129.17亿元,净利润也实现扭亏为盈。提及转道港股IPO的原因,海辰储能表示,香港联交所IPO将允许公司拥有一个国际平台,以在全球范围内提升我们的市场知名度;可触达国际资本并优化我们的资本结构;进一步提高公司的市场地位并有助于吸引国际人才。
4月2日,深圳市首航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首航新能”)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根据招股书披露,本次公司计划将募集资金重点投向四大领域:储能系统建设、新能源产品研发制造、研发中心升级以及营销网络建设。这一战略布局将显著提升首航新能在全球能源转型浪潮中的核心竞争力。首航新能是一家专业从事新能源电力设备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核心产品为光伏并网逆变器、光伏储能逆变器和储能电池,下游应用领域为工商业用户、家庭用户及地面电站等。
4月14日,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力新能”),成功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公司计划将此次香港IPO募集资金净额的80%,约7.5亿港元(约合7亿元人民币),主要用于扩张其位于江苏常熟总部的电池产能,从而为其整体战略的推进提供关键支撑。
4月23日,南都电源也宣布启动赴港IPO计划,拟通过发行H股登陆香港联交所。公司表示,启动港股上市的核心目标将聚焦于海外市场的深度布局、国际业务版图的拓展以及境外运营资金的补充。
在资本市场持续深化发展以及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的双重驱动下,储能行业未来将步入更为迅猛的发展阶段,进而为新能源产业的升级迭代与经济的可持续稳健增长提供强劲新动能。
(*以上信息基于公司首次发布公告等整理而成)
反馈举报

声明:以上信息仅代表发布者自身观点,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平台对其真实性负责。
大家都在看

广告

广告
评论 0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平台立场。全部评论
加载失败
总发布:5989粉丝:13
相关推荐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能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