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能帝首页 懂能帝首页
|
首页能源头条推荐资讯详情

被低估的欧洲储能机遇,谁将“抢跑”?

2025-07-29 17:14
发布者:能源小咖
来源:能源小咖
标签:储能市场储能应用储能项目
8
0
32
分享

今年以来,欧洲多场停电事故正在凸显曾被低估的储能机遇。

2025年4月,西班牙和葡萄牙突发全国性停电,随后波及法国南部、比利时及安道尔等地区,影响人数超过5000万,这是欧洲自2006年以来最严重的电力危机。随后6月,捷克大停电事故再次爆发。

大停电事件就像一面镜子,让欧洲乃至全球看到了储能缺失给电网带来的巨大风险,同时也展现了欧洲储能的巨大缺口。

欧盟提出到2030年实现储能装机从当前61GWh跃升至500-780GWh的雄心目标,实现10倍增长,以配合其45%的可再生能源占比,保障电网稳定和灵活调度。

西班牙也推出了极具吸引力的政策。2025年,西班牙发布《皇家法令法7/2025》,将储能项目纳入“紧急审批”绿色通道,消除并网风险,还将向电网送电的储能设备纳入电力基础设施,与发电厂、输电网等传统电力基础设施并列,为储能项目的落地和运营提供了极大便利。

英国在储能政策方面也不甘落后。2023年,英国颁布了《能源法案》,成为英国历史上最重要的能源立法之一。2024年12月,英国政府发布《清洁能源2030行动计划》,计划到2030年将电池储能容量提升至23 - 27GW,并建立4 - 6GW的长时储能系统。

除了这些大型储能项目相关政策,欧洲在工商业储能和户用储能方面也有诸多政策支持。欧盟碳边净税的生效,倒逼钢铁、化工等高耗能企业配套光加储,否则将面临每吨九十欧元的碳成本,使得储能成为工商业企业的刚需。同时,捷克提供35%的投资补贴,意大利设立3.2亿欧元专项基金,德国则免征增值税,这些补贴政策直接拉低了项目成本,让企业投资回收期缩短至三到四年。

在户用储能领域,意大利自2024年起停止光伏上网电价补贴,鼓励居民自行消纳和安装储能,罗马尼亚家庭安装储能系统可享30%政府补贴。

在政策的强力推动下,欧洲储能市场呈现出多元增长的态势,各个细分领域都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活力。

从大型储能项目来看,Staythorpe项目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英国公用事业规模太阳能和电池储能项目开发商Elements Green为其位于英格兰诺丁汉郡的360MW/720MWh电池储能项目——Staythorpe项目完成了1.4亿英镑的债务融资。该项目建设正在进行中,预计到2027年年中全面投入使用,届时将成为英国最大的电池储能设施之一,为电网提供关键的平衡能力,支持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

工商业储能领域同样前景广阔。2025年欧洲工商储装机量预计暴增87%,突破3.8GWh。德国强制推行动态电价,峰谷价差高达三到四倍,储能系统通过低冲高放年收益可提升25%以上,这使得工商业储能的经济性大幅提升。而且,工商业储能还可接入虚拟电厂(VPP)平台参与电网调频容量拍卖,收益占比超30%,此外,配套光伏的储能系统还可通过绿电交易获取溢价并生成碳积分出售,实现双重增收。

户用储能市场也在逐渐回暖。随着居民对环保和能源独立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安装了太阳能光伏系统,需要储能设备来储存多余的电力以实现能源的自给自足。同时,部分地区电网稳定性不足,停电事故时有发生,家庭户用储能系统可以在电网故障时提供备用电源,保障家庭用电的稳定性。据欧洲光伏产业协会预计,2025年欧洲储能新增装机有望达到28.7GWh,主要基于户用市场的修复预期。

欧洲储能市场的巨大机遇,吸引了全球众多储能企业的目光。在技术、成本方面,中国企业拥有诸多优势。

在市场拓展方面,中国企业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在德国慕尼黑展会上,德赛电池拿下中东4GWh大单,楚能、蜂巢、首航、思格等企业纷纷签下超1GWh的储能大单,订单遍布德国、荷兰、土耳其等地。

最近,阳光电源获得芬兰订单、天合光能获得立陶宛订单,远景能源也于近日宣布在英国再次获得订单。足见,欧洲储能机遇正在全速爆发。宁德时代、阳光电源、天合光能、远景储能等凭借超高性价比储能产品和本土工厂突破等方式加速突破欧洲市场,包括并不常见的东欧及北欧市场。

尽管欧洲储能市场机遇巨大,但不容忽视的是,入欧的中国企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而这些挑战对一些新入欧企业来说,仍是出海途中“拦路虎”。

首先是政策法规方面的挑战。欧盟新电池法正式生效,对电池的可持续性、回收利用、碳足迹披露等方面提出了严格要求。英国《能源法案》和《电池战略》也对储能技术发展提出了新的标准。中国储能电池企业需要在产品合规、供应链建设和技术创新方面进行调整,以满足这些政策要求,否则可能面临市场准入障碍。

其次是技术标准差异。虽然中国企业在储能技术方面有优势,但欧洲市场也有其自身的技术标准和要求。例如,在电网接入标准、储能系统安全性标准等方面,中国企业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去适应和符合,这对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优化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再者,市场竞争也在逐渐加剧。随着欧洲储能市场的潜力被更多企业认识到,全球各地的储能企业都纷纷布局欧洲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除了与国际知名企业竞争外,中国企业之间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如何避免低价竞争,保持合理的利润空间,实现可持续发展,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面对这些挑战,中国企业需要加强对欧洲政策法规的研究,建立完善的合规管理体系,确保产品符合当地要求。在技术研发上,要持续投入,不仅要发挥自身技术优势,还要针对欧洲市场特点进行技术优化和创新,积极参与欧洲当地的标准制定过程,提高中国标准的认可度。同时,企业之间应加强合作,避免恶性竞争,共同维护中国储能企业在欧洲市场的良好形象,通过资源共享、协同创新等方式,提升整体竞争力。

据高工储能分析认为,在政策以及的驱动下,欧洲储能市场将迎来一波项目建设热潮,不仅仅是大型储能项目将加快落地,工商业储能和户用储能装机量也将持续增长,而越来越多中国企业有望凭借自身优势,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在欧洲储能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值得一提的是,不久前,中欧企业家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双方就友商贸以及可再生能源部署等达成了共识。在以上种种背景下,中国储能入欧有望进一步擦出新的“火花”。

声明:以上信息仅代表发布者自身观点,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平台对其真实性负责。

大家都在看

广告
评论 0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平台立场。
全部评论
懂能帝AI助手
服务商入驻
服务商入驻
资讯投稿
资讯发布
视频发布
视频发布
在线客服
平台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