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能源头条推荐资讯详情
被“逼”出来的绿电直连

发布者:
来源:
标签:




据媒体报道,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650号文”),明确有序推动绿电直连,以探索创新新能源生产和消费融合发展模式,促进新能源就近就地消纳,更好地满足企业绿色用能需求。
所谓绿电直连,是指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现阶段绿电直连电源)不直接接入公共电网,而通过与用户直接连接的电力线路向单一用户供电,可实现供给电量清晰物理溯源的模式。
实际上,自2001年电力体制改革启动以来,电力直供就一直是相关电、企双方的“心头之痒”,因而,在双方的合谋之下,不断地试探政策容忍度和利益攸关方底线,最终,或胎死腹中,或改弦易辙。
从2006年宜昌直供电被叫停,到2022年郑州航空港区增量配电网项目“无疾而终”,当年出生的婴儿已经长成青葱少年,当年事件中的很多当事人已颐养天年,足见电力直供突破重围道路之坎坷艰难,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了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纷繁复杂,每条支线都需要理顺捋直。
650号文横空出世,并不意味着所有的矛盾和问题迎刃而解,而是形势所逼,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一段时间以来,新能源装机一马当先,已经超过火电装机规模,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方兴未艾,尚不足以消纳全部新能源电量,必然导致弃风、弃光率向上攀升,因而,探寻新能源消纳的新路径成为促进新能源健康发展的重中之重。
更加迫在眉睫的是,欧盟通过碳边境调节机制、《电池与废电池法规》等规定围堵我国出口企业,对外贸“新三样”设置碳壁垒。而我国反制“工具箱”里的购电协议(PPA)和绿证等工具,欧盟并不完全认可。因而,相关部门运用底线思维,推出绿电直连政策,使之成为突破重围的一柄利剑。
绿电直连政策出台,旋即迎来一片溢美之声,似乎可一举破解碳壁垒、新能源消纳之难题,就像用“小切口”治好“大毛病”的微创手术。
然而,我国电力体制改革错综复杂,不可能出台一项政策就解决一揽子问题。突破碳壁垒、促进新能源消纳,除绿电直连外,还要寻求其他可行的解决之道,比如推动我国绿证国际互认,通过市场化手段力促新能源消纳。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尽管单方治大病,但是,单方也能要人命。电力直供之所以路阻且长,是因为掩藏在光鲜外表下的矛盾和问题依然暗流涌动。
加了限定词的绿电直连,本质与之前的电力直供并无多大区别。换句话说,电力直供面临的诸多问题,同样会在绿电直连上体现。这方面从绿电直连“叫好不叫座”的表现上可见一斑。
有专家认为,绿电直连的核心问题在于电价,价格机制是推动绿电直连项目落地的关键因素。
更有部分市场主体表示绿电直连项目成本猛于虎,在用户承担直连线路成本分摊、过网费、政府性附加费等费用的情况下,绿电直连的成本甚至要高于从电力市场上购买绿电的成本。
不可否认,绿电直连是形势所逼也好,是顺水推舟也罢,都表明电力体制改革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彰显出改革推动者的智慧与勇气。任何改革不怕慢,就怕站,俗语云,站一站,二里半。从这个意义上看,绿电直连政策出台的意义要大于绿电直连本身。
绿电直连的步伐已经迈出,所有的问题与矛盾必将在其有序推进中逐个化解。绿电直连,且行且珍惜!
反馈举报

声明:以上信息仅代表发布者自身观点,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平台对其真实性负责。
大家都在看

广告

广告
评论 0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平台立场。全部评论
加载失败
总发布:195粉丝:8
相关推荐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旧能新能都是能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老余懂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