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能源头条推荐资讯详情
可再生能源制绿氨经济性分析

发布者:
来源:
标签:




氨作为化工领域不可或缺的关键原料,在含氮化工产品的制造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不仅是农业生产中肥料制造的重要基础,还广泛应用于造纸、硝酸及其盐类、硝酸酯与硝基化合物、炸药以及冷冻剂等多种工业产品的生产过程。此外,众多有机化合物,如胺类、酰胺类以及尿素等,均源于合成氨的转化,这使得合成氨在各类化工产品中的产量始终占据领先地位,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化工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据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合成氨产量达到6765.4万t,稳居全球首位。然而,在这辉煌成就的背后,却隐藏着不容忽视的问题:我国合成氨生产主要依赖煤炭资源,煤制氨占比高达约73.7%。这一现状不仅加剧了能源消耗,还对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事实上,合成氨工业是全球能源消耗的大户之一,其能源消耗量约占全球总量的2%,并且每年对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的贡献率高达约1.4%,成为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
面对日益严峻的能源与环境挑战,推动合成氨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已成为当务之急。在这一背景下,绿氨作为一种创新的解决方案,逐渐崭露头角。绿氨是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通过电解水等方式制取氢气,再与氮气合成而得到氨产品。由于其生产过程中几乎不产生碳排放,甚至可以实现零碳排放,因此绿氨被视为一种极具潜力的低碳环保产品。
绿氨技术的出现,不仅有望打破传统合成氨生产对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还为全球能源结构的优化和环境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路。当前,随着可再生能源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持续下降,绿氨技术的经济性也日益凸显。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和规模化应用的推广,绿氨有望成为合成氨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推手,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1 绿氨的认证标准
国外对绿氨的认证标准已经相对成熟,并且不同国家和地区根据其自身的环保政策、技术水平和市场需求,制定了相应的绿氨认证标准。尚未形成统一的国家标准,但有团体标准或行业标准在探讨和实施中,如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已正式启动《绿色合成氨分级标准》的编制工作。对国外绿氨认证标准的归纳和分析见表1。
2 绿氨生产的技术路线
绿氨生产的核心环节包括绿氢制备、氮气制备和合成氨。其中,绿氢制备主要通过电解水制得,氮气则通过空气分离设备从空气中提取。合成氨环节则采用传统的Haber-Bosch法或其他改进工艺。具体见图1。
2.1 绿氢制备技术
绿氢是指利用可再生能源(如风能、水能、太阳能等)通过电解水技术制得的氢气,这一过程中不产生二氧化碳,从源头上实现了二氧化碳的零排放。目前碱性电解水制氢(AWE)、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PEMWE)、固体氧化物电解水制氢(SOEC)是三种电解水制氢的主流工艺。技术对比见表2。
碱性电解水制氢技术(AWE)已能够实现大规模制氢应用,是全球范围内应用最广泛的电解水制氢技术之一。据中国氢能联盟研究院等机构联合发布的《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显示,碱性电解水制氢技术占国内绿氢项目95%以上的装机份额。国内外主要的碱性电解制氢设备制造商有加拿大Hydrogenics、法国McPhy、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天津市大陆制氢设备有限公司、苏州竞立制氢设备有限公司等。目前国内外电解水制氢单位能耗普遍在4.5kWh/(Nm3氢气)以上,国内可生产单槽最大出力达1300Nm3/h的电解槽。
2.2 氮气制备技术
氮气制备主要通过空气分离设备从空气中提取。空气分离技术已非常成熟,主要包括深冷分离和变压吸附两种方法。深冷分离法通过低温液化空气,利用不同组分的沸点差异进行分离;变压吸附法则利用吸附剂对空气中各组分的吸附能力差异,在压力变化下实现分离。技术对比见表3。
如上所述,空分深冷分离和变压吸附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空分深冷分离适用于对气体纯度要求高、需要大规模制气或用气的场景,而变压吸附则更适用于对气体纯度要求不高、投资成本有限且需要灵活调节制气量的中小规模场景。大规模绿氨合成对氮气用量需求大,且氮气状态为液态,应选择空分深冷分离技术路线。国内外主要有德国的Linde、法国AirLiquide、杭州制氧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林德工程(杭州)有限公司、液化空气(杭州)有限公司。国内已经自主掌握了10万Nm3/h大型空分设备生产技术。
2.3 合成氨技术
合成氨环节主要采用传统的Haber-Bosch法,该法自20世纪初问世以来,经过不断优化和改进,已成为全球合成氨生产的主流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在高温高压下,利用铁基催化剂将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原料气氮气和氢气混合气体被压缩到高压状态,目前合成氨主流工艺(中压法)的反应压力在20~30MPa。在一定温度、压力和催化剂的作用下,氮气和氢气在合成塔内发生合成反应,生成氨气。
反应温度通常在400~500℃。催化剂通常采用铁基催化剂,如铁触媒。铁触媒在高温下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能够促进氮气和氢气的合成反应。合成反应后的气体混合物中含有氨气、未反应的氮气和氢气。通过冷凝器将氨气冷却并液化,从而实现氨气的初步分离。分离出的氨气可能含有少量的未反应气体和杂质,需要进一步通过精馏塔进行提纯处理。精馏塔利用氨气与未反应气体沸点的差异,将氨气提纯至所需纯度。
此外,还有一些新兴的合成氨技术,如电化学法、低温低压法等,但尚处于实验研发阶段,距离工业化尚有时日。
3 绿氨生产的经济性分析
3.1 投资估算
国内新建或改造的合成氨生产能力以15~30万t/a的规模较多,据统计目前有中型合成氨装置55套,生产能力约为500万t/a。本文以20万t/a合成绿氨为计算依据,建设主体及投资规模如下。
电解水制氢规模为60000Nm3/h,设备配置方案为:电解槽单台1000Nm3/h,气液分离单套2000Nm3/h,纯化系统单套2000Nm3/h。即30台电解槽配套15套气液分离系统和15套纯化系统。氮气提纯装置规模为20000Nm3/h,采用变压吸附气体分离技术,N2浓度≥99%,主要设备包括:空气过滤器、空气压缩机、空气冷却器、分子筛吸附器、精馏塔等设备。氨合成采用哈伯-博世铁基催化剂技术路线,液氨品质满足国标(GB536)要求,主要设备包括压缩机、合成塔、冷却器、精馏塔、循环机等化工常规设备。绿氨主要设备及投资估算见表4。
3.2 总成本估算
绿氨合成全过程的总消耗见表5。
生产运行的假定条件如下:可再生能源电价0.3元/(kW·h);工业用电价格0.5元/(kW·h);铁基催化剂价格40元/kg;除盐水价格6元/t;循环冷却水价格0.1元/t;蒸汽价格120元/t;定员90人,年人均工资150000元;内部收益率6%,产品增值税率13%。工程消耗单价可得的生产成本如表6所示。
从表6可知,可再生能源电价0.3元/(kW·h)时,绿氨的总年费用为81222万元,绿氨的单位成本为4061元,其中可再生能源电价是可变成本的主要因素,占据73.87%,年费用高达60000万元,单位成本为3000元/t。这反映了可再生能源电价在绿氨生产中的关键地位,也表明降低可再生能源电价成本是降低绿氨生产成本的重要途径。其他条件不变,可再生能源电价成本在0.1~0.5元时,绿氨售价为2469~7260元/t,可再生能源电价成本占比在49%~82%。
4 绿氨减碳效益分析
国内传统合成灰氨价格受煤炭价格及市场供需影响较大,2024年液氨出厂价格在2950~3066元/t波动。可再生能源电价为0.15元/(kW·h)水平时,绿氨售价约为3068元/t,与现有市场灰氨价格持平。若考虑减碳效益,绿氨较煤制氨的吨产品减少碳排放量约为4.2t,按2024年10月全国碳市场碳配额交易价格碳价100元/t计算,灰氨的价格为3420,可再生能源电价为0.2元/(kW·h)水平时,绿氨售价约3666元/t,可以接近灰氨价格。若以欧盟碳市场(EUETS)碳价为65.03欧元/t计算,灰氨售价约5163元/t,可再生能源电价控制在0.35元/(kW·h)以下便可以实现盈利。
2024年7月11日,阿布扎比化肥生产商Fertiglobe中标德国氢衍生物进口计划下的首个绿色氨合同,可再生氨价格为811欧元/t(约合人民币6428元/t,不包括运输成本)。目前,全球绿氨市场尚未建立起成熟的定价体系,而此次竞标活动为可再生氨的交易市场确立了一个价格基准。若以此为基础价格,我国可再生能源电价控制在0.45元/(kW·h)以下便可以实现盈利。因此可以推断,绿氨作为煤制合成氨的替代方案,其成本降低的关键在于可再生能源电价的下降,同时结合其显著的减碳优势,使得绿氨在与灰氨的竞争中展现出较强的竞争力,并且从长远视角来看,绿氨也蕴含着可观的市场经济效益。
5 总结与建议
(1)绿氨生产的经济性高度依赖于可再生能源电价,可再生能源电价占合成氨成本的50%~80%,绿氨的经济竞争力主要取决于降低新能源电力成本。
(2)研发合成氨高效催化剂,优化生产工艺,降低能耗,提高氨的转化效率和回收率,以节约原料和降低投资成本。项目地点应选择原有化工园区或者大能源基地,不仅可以减少工业用电,工业蒸汽、产品储存和输运成本,同时还能降低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强度。
(3)通过征收碳税或提高碳排放权价格,鼓励企业生产绿氨,增加其经济效益。建立针对绿氨等绿色产品的专门市场,提高其市场消纳能力,并通过差异化策略避免与常规技术路线产品的直接竞争。
(4)绿氨认证标准的制定和完善将成为推动我国绿氨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未来,国内应加快绿氨认证标准的制定工作,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技术成果,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符合国际标准的绿氨认证标准,争取早日获得国际认可并进入国际市场。
反馈举报

声明:以上信息仅代表发布者自身观点,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平台对其真实性负责。
大家都在看

广告

广告
评论 0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平台立场。全部评论
加载失败
总发布:182粉丝:49
相关推荐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DND97003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DND97003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老余懂能源
- 加载失败
天空爱讲能源
- 加载失败
旧能新能都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