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能源头条推荐资讯详情
首破万亿大关,全球属首次!易事特以技术创新护航能源高质量增长

发布者:
来源:
标签: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7 月全社会用电量达 1.02 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8.6%,十年间实现翻倍,相当于东盟国家全年用电量。这是中国月度用电量首破万亿大关,全球属首次!
万亿数据背后
用电增长的三重驱动力
01
高温“烤”验下的民生需求
7月,持续高温让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飙至 2039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18.0%,河南、陕西、山东等省份居民用电增速超 30%,空调等制冷设备成用电主力;
02
工业生产的稳中向好
制造业复苏、高端产业扩张推动工业用电稳步增长,工厂生产线的高效运转对电力可靠性提出更高要求;
03
能源转型的持续加速
风电、太阳能、生物质发电量快速增加,新能源发电占比接近总量的四分之一,绿色电力正成为能源结构的新主角。
用电需求的 “量增” 与能源结构的 “质变” 并行,既彰显了中国经济的韧性,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应对高峰负荷冲击?如何保障新能源 “发得出、用得好”?如何让工业与民生用电更高效、更可靠?
易事特全场景能源
解决方案递上答卷
高峰负荷下,提供稳定用电保障
在居民用电激增、多地电网负荷创新高,电力系统的 “抗冲击能力” 成为关键。易事特深耕 UPS 不间断电源、智能微电网技术二十余年,其模块化 UPS 电源可实现毫秒级切换,在电网波动时为医院、数据中心、重要民生设施提供 “零中断” 供电;针对城乡配电网升级需求,易事特智能配电系统通过精准负荷调控、故障快速定位技术,助力河南、山东等用电大省优化电网末端供电质量,让高温天里的空调不停机、工厂生产线不断档。
助力能源转型 让绿色电力“高效入网”
新能源占比提升的背后,面临“消纳难题” 的考验 —— 风光发电的波动性导致电网很难顺畅接收和利用,需通过技术手段让发电量变得平稳,才能稳定接入电网。易事特作为新能源发电核心设备供应商,其光伏逆变器、风电变流器等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大型风光电站:
• 斩获 “储能应用卓越奖” 的构网型储能变流器,以 99% 超高转换效率、250KA 短路分断能力和毫秒级故障响应,实现风光电力的 “平滑入网”。在南方电网宝塘储能站,易事特浸没式液冷储能系统将粤港澳大湾区最大储能电站的循环寿命提升至 12000 次,为新能源占比提升提供核心设备支撑。
• 从光伏逆变器的 99% 转换效率,到光储充一体化方案的 “发储用” 闭环,易事特已形成覆盖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的储能全场景能力。截至 2025 年,其储能系统装机规模突破 8GWh,服务全球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 BNEF 全球一级储能厂商。
目前,易事特新能源解决方案已助力全国多个风光基地实现发电量稳定输出,为 “新能源占比近四分之一” 的目标提供了核心设备支撑。
降本增效 让每一度电都更有价值
针对工商业领域的节能需求,易事特智能微电网控制系统与工商业储能解决方案正在帮助其实现大幅降本增效:
在某汽车制造基地,易事特高压变频器与能效管理系统通过电机变频调速,使生产线用电效率提升 15%,年节电超百万千瓦时,真正实现 “降本不减产”。
易事特与能源转型同频共振
追求高质量发展
站在万亿电量的新起点,易事特正以液冷超级充电桩、浸没式液冷储能、钠电池规模化应用等技术支点,撬动全球能源变革:
展望未来
从青藏铁路到北京冬奥会,从美国首条无人驾驶地铁到港珠澳大桥,易事特用 36 年时间,将 “电力电子更智慧,世界能源更绿色” 的理念刻进每一个项目。未来,随着 AI 与新能源的深度融合,易事特将继续以构网型储能、钠电池、液冷技术等硬核科技,为全球能源系统注入中国智慧,让万亿电量的增长真正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澎湃动能。
反馈举报

声明:以上信息仅代表发布者自身观点,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平台对其真实性负责。
大家都在看

广告
评论 0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平台立场。全部评论
加载失败
总发布:783粉丝:51
相关推荐
- 加载失败
DND97003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浙江凌晨科技有限公司
- 加载失败
旧能新能都是能
- 加载失败
浙江凌晨科技有限公司
- 加载失败
浙江凌晨科技有限公司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