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能源头条推荐资讯详情
霍尼韦尔换帅!“老将回归”拆分自动化部门

发布者:
来源:
标签:




当工业自动化领域正经历从“设备控制”向“智能决策”的范式转移,霍尼韦尔的一纸人事任命带出了其对自动化部门战略布局的新安排。
2025年8月22日,霍尼韦尔宣布任命Peter Lau为工业自动化业务总裁兼CEO,接替即将离职的Lucian Boldea,任命将于2025年10月15日起生效。
这一看似常规的管理层更迭,实则为后面业务布局作出的安排,它不仅是霍尼韦尔应对全球制造业智能化浪潮的一步关键落子,更是为2026年拆分后专注自动化核心业务战略铺平道路。
Peter Lau曾任职霍尼韦尔安全、消防和电气产品业务总裁,领导公司三大全球业务。在霍尼韦尔任职期间,他主导的“硬件向软件驱动解决方案”转型,恰好契合当前工业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核心发展方向。
而最新履历在FARO Technologies 担任CEO期间,主导了FARO战略转型,通过“卓越运营”和“客户驱动型创新”,成功推动公司战略转型,最终推动该公司成功被收购。
这种“内部经验 + 外部视角”的复合履历,在霍尼韦尔历史上并不多见。分析其职业生涯轨迹可见,从通用电气、Hubbell任职,再到FARO的3D测量,Peter Lau的每一步都在工业自动化高度相关领域沉淀,尤其是在FARO主导的技术商业化实践。
霍尼韦尔董事长兼 CEO Vimal Kapur 的表态直接点明了此次任命的战略意图:“Peter 深厚的行业知识、对业务的热情和强劲的驱动业绩增长记录,将推动创新并为客户创造价值。”
这句评价背后,是霍尼韦尔对工业自动化业务在拆分后加速增长的殷切期待。
此次人事调整绝非孤立事件,而是与2月份霍尼韦尔 “一拆为三” 的重大战略形成深度共振。根据集团规划,2026 年下半年完成拆分后,将形成专注于自动化、航空航天和先进材料的三家独立上市公司。
其中,自动化业务被寄予厚望 —— 它不仅要承接霍尼韦尔在工业控制领域的百年积淀,更要依托 Honeywell Forge 物联网平台和 Accelerator 运营系统,在智能制造、能源转型等赛道建立新优势。
从相关动作来看,战略调整已提前布局。霍尼韦尔近期启动对工业自动化旗下生产力解决方案与服务(PSS)和仓储与工作流解决方案(WWS)业务的“战略替代方案评估”,此举被解读为 “剥离非核心资产、聚焦高增长领域” 的明确信号。
拆分后的自动化业务将聚焦三大核心板块:建筑自动化、过程自动化以及技术与工业自动化,形成更集中的资源配置和更灵活的决策链条。
从财务数据看,这场转型具备坚实基础。霍尼韦尔 2024 年实现 384.98 亿美元销售额,同比增长 5%,其中自动化相关业务贡献了稳定的利润流。更关键的是,公司计划在 2025 年投入至少 250 亿美元用于高回报资本支出和增值收购,这些资源将重点流向自动化业务的技术研发与生态构建。
Peter Lau 接掌的不仅是一个业务部门,更是一个处在技术革命风口的战略高地。当前工业自动化领域正经历三重深刻变革: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的融合应用催生自适应制造模式,可持续发展需求推动绿色自动化解决方案爆发,工业物联网平台成为新的竞争壁垒。
需要加速将 AI 能力注入传统自动化产品。
从行业视角看,此次换帅标志着工业自动化巨头进入 “战略聚焦时代”。当霍尼韦尔、通用电气等老牌工业集团纷纷通过拆分实现业务瘦身,留下来的自动化核心业务必须在技术创新与商业回报之间找到更精准的平衡点。
这场人事更迭背后,是霍尼韦尔对工业自动化价值逻辑的重新定义。在 Peter Lau 的领导下,该业务可能呈现三大战略转向:从 “设备供应商” 向 “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 转型,从 “产品驱动” 向 “数据驱动” 转型,从 “单一技术” 向 “生态协同” 转型。这三大转向将深刻改变霍尼韦尔自动化业务的市场定位。
Peter Lau 的 “回归” 与转型,既是霍尼韦尔的自我革新,也是整个行业在智能制造浪潮中寻找新坐标的缩影。
反馈举报

声明:以上信息仅代表发布者自身观点,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平台对其真实性负责。
大家都在看

广告
评论 0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平台立场。全部评论
加载失败
总发布:7粉丝:0
相关推荐
- 加载失败
dnd7d1726b676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dnda154945d5b
- 加载失败
dnda154945d5b
- 加载失败
dnd2e4414254a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