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能帝首页 懂能帝首页
|
首页能源头条推荐资讯详情

15亿电解液项目“停摆”背后

2025-08-26 16:52
发布者:小懂
来源:小懂
标签:储能材料电池材料锂电池
3
0
32
分享

江苏国泰一纸公告,为其筹划四年的锂电电解液项目画上句号——投资15.38亿元、年产40万吨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项目正式“停摆”。

这则看似常规的企业战略调整公告,背后藏着项目从“高预期”到“难落地”的转折,更折射出当下锂电电解液行业的生存困境与转型求索。

时间拉回2021年,彼时正是锂电行业的“黄金增长期”,新能源汽车销量暴涨带动电解液需求激增。

江苏国泰顺势官宣项目,由下属宁德国泰华荣新材料有限公司承建,彼时对这一项目的期待值拉满:可行性研究报告显示,项目建成后年均销售收入预计达150.8亿元,净利润约7.9亿元,投资回收期仅5.17年,经济效益堪称亮眼。

在产能释放节奏上,规划也十分清晰——建设周期24个月,建成后第一年产能利用率45%、第二年75%、第三年90%,第四年起满产运行,每一步都透着对市场的信心。

然而现实与规划的差距逐渐拉大。直到最新终止公告发出,这个曾被寄予厚望的项目仍未正式开工,仅停留在土地协调阶段。

问题的症结首先出在“硬件”上:2023年3月,宁德华荣竞得福鼎市店下龙安片区约12万平方米的建设用地,可这块关键土地却未能按《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交付,项目缺乏推进基础,目前企业仍在与政府协商土地后续处置事宜。

但土地问题只是导火索,真正让江苏国泰下定决心止损的,是行业环境的“天翻地覆”。

近年来,锂电电解液领域陷入“扩产竞赛”,产能扩张速度远超下游新能源汽车、储能市场的需求增长,阶段性过剩成为常态。

激烈的竞争直接引发价格“跳水”:与2021年的高点相比,截至2024年底,三元和铁锂电解液价格降幅超八成,六氟磷酸锂、VC(碳酸亚乙烯酯)等核心原料价格更是只剩当初的一成。

价格下跌叠加成本波动,行业盈利空间被大幅压缩,江苏国泰重新测算后发现,项目不仅产能难以消化,投资回报率也远低于预期,原计划的7.9亿元净利润几乎成了“不可能完成的目标”。

为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效率,维护股东利益,终止项目成了理性选择。

江苏国泰的“退一步”并非孤例。今年以来,川恒股份终止1万吨六氟磷酸锂项目、八亿时空终止年产3000吨六氟磷酸锂项目。

这些决策背后,是电解液行业愈发明显的“马太效应”:中小厂商生存空间持续被挤压,头部企业集中度不断提升。

GGII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电解液行业CR5(头部5家企业市场占比)已超七成,其中一家龙头企业的市场份额就超过36%。

天赐材料董事长徐金富曾在2024高工年会上坦言:“整个电解液领域的竞争已结束。”以六氟磷酸锂市场为例,全球前三大供应商已占据超八成份额,腰部及以下企业不断关停,行业“洗牌”进入尾声。

即便如此,价格战的后遗症仍未完全褪去。受锂盐价格下滑影响,2025年第二季度六氟磷酸锂价格较一季度再降超10%,6月底跌至约5万元/吨;铁锂电解液价格也出现3%-6%的环比下滑,仅三元电解液价格相对稳定。

虽然GGII预测,2025年电解液用溶剂、电解质锂盐及添加剂价格或有5%以内的小幅回涨,但行业整体仍难有大幅起色,“微利运行”或将成为常态。

在新的行业格局下,头部企业也在寻找新的增长点,除了出海开拓新市场外,被视为下一代终极电池的固态电池,成为企业抢占的高地。

其中,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成为关键赛道:天赐材料采用液相法制备硫化锂,当前处于实验室公斤级样品阶段,计划2025年底前推进至百公斤级,其样品在空气稳定性上有突破,且未来可通过自产硫化锂一步合成固态电解质降本;

华盛锂电依托技术积累,以液相法与客户联合开发出离子电导率5.57 mS/cm的Li₆PS₅Cl硫化物固态电解质;

新宙邦则联合星源材质成立合资公司新源邦,已完成超百公斤硫化物电解质生产,还计划2025年底建成10吨/年生产线,加快规模化落地。

声明:以上信息仅代表发布者自身观点,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平台对其真实性负责。

大家都在看

广告
评论 0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平台立场。
全部评论
懂能帝AI助手
服务商入驻
服务商入驻
资讯投稿
资讯发布
视频发布
视频发布
在线客服
平台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