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能帝首页 懂能帝首页
|
首页能源头条推荐资讯详情

重庆大学城熙街光储充一体化智慧能源场站成为西南地区核心商圈智慧补能标杆

2025-08-26 16:52
发布者:老余懂能源
来源:老余懂能源
标签:光储充
5
0
30
分享

“十四五”时期以来,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取得一系列进展,以年均2.4%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5.6%的经济增长,单位GDP能耗也降至0.31吨标准煤/万元。这与我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道路密不可分。

前不久,记者跟随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重庆主题采访活动走进两江新区、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渝北区,来到重庆清安能源有限公司、重庆三峰御临环保发电有限公司、重庆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见证了它们围绕新型储能、垃圾焚烧、绿色产品开发等方面如何玩转“绿色魔术”。

光储充一体化的补能新场景

最近,重庆大学城熙街光储充一体化智慧能源场站投入运行,成为西南地区核心商圈智慧补能标杆。

“我们以光储充一体化场站为基础,打造了商圈补能新场景。”重庆清安能源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李德胜介绍,熙街光储充一体化智慧能源场站聚焦高效补能,配备了30多台高性能充电桩,其中的液冷充电桩不仅能实现10分钟快速补能,还为主流新能源车型快速充电至50%以上。场站内部分充电终端除了能够为车辆充电外,还具备由车辆反向放电至电网创收的功能。

记者了解到,不同于传统“孤岛型”充电站的单一功能,该场站深度融入商圈逻辑,将能源设施升级为商圈引流枢纽,构建“绿电+社交+消费”的多维互动空间。市民充电时可以便捷进入熙街商圈,获得“边充电边逛街”的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熙街光储充一体化智慧能源场站采用清安能源自主研发系统,让光伏、储能、充电协同控制,实现了稳定、安全、低成本用能。

智慧储能系统_浙能智慧能源产业园_

“整个场站就像一个蓄能池,既有电网电能,也有储能电能,还有光伏电能。”李德胜告诉记者,他们在站场屋顶铺设了180峰值千瓦的高效光伏组件,在优先满足场站自用的同时,还能进行储能应用;同时配套9台液冷储能系统,总功率达1.1兆瓦、可储存2.1兆瓦时电能。利用储能电能和光伏电能为车辆充电,既缓解了高峰时的电网负荷,削峰填谷也提高了用电经济性。

李德胜向记者算了一笔账:9台液冷储能系统可在2到4小时完成一次储能,利用波峰和波谷两个时段的电价差,9台设备每天可完成“两充两放”,相当于有4200千瓦时电实现了峰谷套利,为场站创造多元收益。

垃圾产出的20亿千瓦时电量

460万吨垃圾如何与20亿千瓦时电量画上等号?记者在重庆三峰御临环保发电有限公司找到了答案。

该企业是重庆中心城区规划建设的第四座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配置4条750吨/日垃圾焚烧线和2套45兆瓦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设计日处理生活垃圾3000吨,年发电量6亿千瓦时。

企业生产运行部副部长汤筠恒介绍了“垃圾变电”的全过程——

首先是收运与存储:生活垃圾收集后由封闭式垃圾运输车送至垃圾焚烧发电厂,完成称重后进入主厂房的卸料大厅,卸下的垃圾将在垃圾储坑内储存3到5天并进行堆垛。

其次是焚烧与发电:发酵后的垃圾由吊车投入焚烧炉中实现完全燃烧,不需添加任何辅助燃料,炉膛温度保持在850℃以上时,余热锅炉将利用垃圾焚烧产生的高温烟气热量,将水变成蒸汽,推动汽轮发电机组发电,所发电量并入国家电网。

第三道工序是烟气净化:焚烧产生的烟气,在烟气净化系统中通过脱酸、脱硝、吸附和除尘等工艺,实现了超低排放。最后,垃圾焚烧后的少量炉渣,将经过水封式除渣装置排入炉渣坑暂存后运出综合利用。

“我们在将垃圾‘变废为宝’的过程中,还凸显更环保、更智能、更经济、更高效的特点。”汤筠恒介绍,他们采用先进的烟气处理组合工艺,使烟气排放指标可以达到欧盟2010标准限值的10%;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手段实现厂区智慧管控;引用飞灰熟化再循环技术对飞灰进行减量;采用中温次高压余热锅炉和镍基高温合金材料堆焊技术,使设备利用效率更高、寿命更长。

截至去年底,这家企业已累计处理生活垃圾量460.37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26.70万吨,累计上网发电量20.45亿千瓦时,可满足约246.19万城市居民一年生活用电需求。

一款液晶显示器的零碳密码

走进位于两江新区水土新城的重庆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一款注明“综合碳排放为零”的14寸液晶显示器格外引人注目。

“我们坚持科技创新与绿色制造融合发展,致力于打造全产业链绿色产品。”重庆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子超介绍,为实现这一目标,公司建立了环境、安全、能源、温室气体、有害物质等国际标准管理体系,还专门组建专业的环境管理团队,开展绿色低碳管理。

比如,在环境治理方面,工厂内环境治理设施通过自动控制系统调节运行,排放指标优于行业一级标准,末端设立的环境在线自动监控设施,实现了政企环保数据互联互通。

在资源利用方面,公司建立了回收水处理系统,用于回收各工段的清洗用水,可节约新鲜水用量约2.6万吨/天,还对使用的有机溶剂进行蒸发提纯回收,每年减少约4000吨废有机溶剂排放。

在“双碳”管理方面,这家公司累计实施400余项节能项目,每年可减碳约2万吨。此外还在厂区建设了屋面和车棚光伏,年均发电量2000万千瓦时,每年可减碳约1万吨。

在谈及如何实现14寸液晶显示器综合碳排放为零的目标时,刘子超透露,这得益于企业在绿色产品开发和供应链管理方面,通过量化多款产品碳足迹,拉通供应链导入回收料和再生料的做法。他表示,以“无废企业”创建引领企业“无废”技术创新,重庆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已探索建立起“固体废物产生—厂内暂存—厂内出库—厂外运输—处置单位处置”全过程监管模式,实现固体废物减量5566吨/年,减少处置成本835万元/年。

声明:以上信息仅代表发布者自身观点,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平台对其真实性负责。

大家都在看

广告
评论 0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平台立场。
全部评论
懂能帝AI助手
服务商入驻
服务商入驻
资讯投稿
资讯发布
视频发布
视频发布
在线客服
平台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