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能帝首页 懂能帝首页
|
首页能源头条推荐资讯详情

浙江:平湖市推进“人工智能+”行动计划(2025-2027年)

2025-09-08 18:28
发布者:老余懂能源
来源:老余懂能源
标签:人工智能电网运行大数据
1
0
10
分享

近日,为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关于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决策部署,发挥平湖市算力基础设施先发优势,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加速打造全省人工智能应用高地。平湖市人民政府印发平湖市推进“人工智能+”行动计划(2025-2027年)。文件提出,到2027年,打造人工智能应用标杆企业20个,选树人工智能应用场景20个,推广“数智优品”20项,形成高质量数据集(语料库)、知识库20个,带动人工智能产业营收规模突破300亿元,加快建设人工智能未来产业先导区,积极打造浙江省“人工智能+”行动先行高地。

平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平湖市推进“人工智能+”行动计划(2025-2027年)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独山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市属各单位:

《平湖市推进“人工智能+”行动计划(2025-2027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平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8月29日

(此件公开发布)

平湖市推进“人工智能+”行动计划(2025-2027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关于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决策部署,发挥我市算力基础设施先发优势,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加速打造全省人工智能应用高地。到2027年,打造人工智能应用标杆企业20个,选树人工智能应用场景20个,推广“数智优品”20项,形成高质量数据集(语料库)、知识库20个,带动人工智能产业营收规模突破300亿元,加快建设人工智能未来产业先导区,积极打造浙江省“人工智能+”行动先行高地。具体行动计划如下:

一、推动重点领域应用

(一)推进“人工智能+工业制造”。“点”上支持AI智绘智能设计模型等人工智能模型在未来工厂、智能工厂等应用,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自感知、自优化、自决策和自执行,打造一批标杆示范项目。“线”上聚焦先进制造业集群,实现产业全链条的智能决策和协同优化,重点支持汽车零部件、绿色石化、时尚产业龙头企业探索通用应用场景,争创浙江省人工智能赋能羽绒服装产业试点。“面”上鼓励制造企业联合模型企业开发人工智能融合创新产品、应用解决方案和智能体,鼓励研发各类“数智优品”,支持箱包、童车等传统优势产业企业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智能体产品。鼓励各类产业平台打造智能化园区。(责任单位:经信局、科技局。标的为牵头单位,下同。)

(二)推进“人工智能+现代农业”。探索人工智能变革现代农业监测,通过卫星遥感、无人机、田间传感器和智能农机,构建“天-空-地-人-机”五维一体监测体系,实时采集土壤湿度、作物长势、气象数据等信息。大力发展智慧农业,鼓励农业领域企业建设温度、湿度、光照等智能监控系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展包括病虫害监测预警、粮食测产、品种种植等模型、能力设计。加快农事平台的迭代建设,运用“DeepSeek”等大模型技术完善升级“农小二”“浙农补”及“浙农服”等平台。(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科技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政务服务管理办,供销社)

(三)推进“人工智能+商贸流通”。鼓励企业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分析市场环境数据,提升精准营销能力。加快推进“数字人”进入直播电商、客服聊天等业务领域,推动羽绒服、箱包、童车等传统优势产业打造商业新业态。加快消费场景智能化改造,探索“无人超市”等新形态打造。鼓励商贸流通企业融合交易、物流、支付数据,提升供应链综合服务、跨境身份认证等能力。积极谋划推进“AI+现代物流”,赋能企业降本增效。(责任单位:商务局、发改局、经信局、科技局、市场监管局、政务服务管理办)

(四)推进“人工智能+绿色生态”。支持企业、园区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鼓励探索能耗预测、多能互补等应用。应用机器学习模型、计算机视觉等人工智能技术,围绕设备运维、安全监督等电网生产运行核心业务领域,研发一批智能化应用解决方案。积极推广“程控智联”等智慧水务应用技术,推动节水绿色发展。推进应用行业AI智能环评场景,推进人工智能在水质监测、实验室分析等领域的应用。(责任单位:发改局、生态环境分局、经信局、建设局、水利局、政务服务管理办、供电公司、水务集团)

(五)推进“人工智能+交通运输”。加快交通设施数字化转型,提升车路协同水平。探索构建交通大数据中心,优化交通流量预测预警。加快推进自动驾驶、无人驾驶在城市道路、高速等场景应用落地。推动分拣机器人在物流分拣领域的应用。推广无人机AI在交通管理、应急救援等领域的深入应用。探索船舶自动化辅助驾驶、港口无人化智控技术应用,加快智慧港航建设。(责任单位:交通运输局、发改局、经信局、科技局、公安局、政务服务管理办)

(六)推进“人工智能+金融服务”。面向银行运营、金融产品交易、保险运营等关键业务领域,构建个人和企业信用智能模型,打造金融创新应用场景。构建“人工智能+金融”监管体系,提升穿透式监管水平,加强对诈骗、洗钱等非法金融活动的防范和打击能力。(责任单位:金融发展中心、金融监管支局、经信局、政务服务管理办)

(七)推进“人工智能+医疗健康”。依托省、市健康云集中算力平台,加快推动医疗领域人工智能算力集约化建设,建立医用算力“缓急相济”调配机制。支持AI技术赋能医疗全流程升级,医疗机构端推进“AI+运营管理、辅助诊断、医生助理”等场景应用,打造AI智能健康体检导检系统,重塑体检服务流程与体验。群众服务端提供“AI+健康自助、智慧中医、远程急救”等场景应用。(责任单位:卫生健康局、科技局、医保局、政务服务管理办)

(八)推进“人工智能+教育培训”。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加快建设教育大脑。探索人工智能与教育培训的融合创新,深入推进人工智能在教、学、管、研、评等方面的应用实践,打造一批人工智能教育培训应用场景试点示范。积极推进师生虚拟智能体助手、数字人助教系统等教育场景应用。构建多模态教学资源库,运用AI大模型技术,通过智能计算、数据分析构建智慧教育垂类模型,整合多方数据与先进技术提供精准决策支持。(责任单位:教育局、科技局、政务服务管理办)

(九)推进“人工智能+文化旅游”。鼓励研发设计类企业打造“人工智能+文旅”应用场景,实施文旅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在东湖、明湖等景区和文博场馆建设一批人工智能导览项目,加大“未来酒店”项目引进。推进大视听产业“智改数转”,加强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内容审核助手、虚拟数字人等技术在微短剧领域的深度应用。(责任单位:文旅体局、宣传部、科技局、政务服务管理办)

(十)推进“人工智能+韧性治理”。实施城市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构建智能高效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全面推进“感智汇”物联感知底座、智能中枢底座、湖仓一体数据底座、训练推理AI赋能底座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深度融合,构建全域感知、动态研判、一体调度、智能决策的CTOS城市操作引擎,积极探索AI审图、AI安全监测、智能管网、AI巡查、智能调度、政策助手等人工智能场景应用,提升政务服务、城市管理、安全监管、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等领域场景应用智能化和治理水平,建成安全可靠、宜居韧性的现代化智慧城市。(责任单位:建设局、政务服务管理办、政法委、发改局、经信局、科技局、公安局、民政局、人力社保局、应急管理局、医保局、综合执法局、社会治理中心、消防救援大队)

二、探索多元推进路径

(一)发布应用场景开放清单。推动十大重点领域牵头单位按照有开放意愿、有落地可能、有示范带动等标准,征集各领域人工智能赋能需求清单,研究提出各类“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每年向全社会公开发布一批重点领域应用场景开放清单。(责任单位:经信局、政务服务管理办)

(二)打造典型应用场景。鼓励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依法依规以订购方式与供应商合作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并共担研发风险。每年评选一批市级“人工智能+”应用场景重点项目,对于政府部门建设的场景,由市级财政保障并纳入年度经费预算,对企业建设的场景,给予场景券支持,经验收后按照项目硬件实际投入的最高20%、软件和信息服务投入的最高50%给予最高500万元的奖励。重点项目由经信局会同政务服务管理办(数据局)和财政局评选,评选办法另行制定;对入选省级人工智能应用的标杆企业、省级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给予最高20万元的奖励。对企业获得国家级、省级数字经济领域“智算云企”示范试点称号的,分别给予最高30万元、2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责任单位:经信局、科技局、财政局、政务服务管理办)

(三)开展应用标杆推广。通过“揭榜挂帅”等方式,鼓励企业、科研院所、AI服务商、第三方机构等围绕应用场景开放清单,提出建设方案,打造各类应用标杆。按照“成熟一个、推广一个”原则,分领域开展应用标杆的推广和宣传活动。(责任单位:经信局、政务服务管理办)

(四)夯实数据基础支撑。加大对语料库、数据集的建设与交易支持力度,设立语料券,逐步构建行业知识库,每年遴选一批高质量数据集(语料库)、知识库,对列入国家、省级人工智能高质量数据集试点的,分别给予最高30万元、15万元的奖励。开展可信数据空间建设,对列入国家、省级、嘉兴市级可信数据空间试点建设的,分别给予最高30万元、15万元、5万元的奖励。支持企业开展数据产品开发、登记及流通交易,取得登记证书的数据产品全年交易额首次达到100万元、300万元、500万元的,按照晋档补差原则,分别给予产品提供方最高10万元、20万元和30万元的奖励。鼓励企业为开展数据标注、模型研发等业务活动进行数据采购,对于单年采购金额累计达到100万元的,经认定,给予采购方实际采购金额最高5%的奖励,单个企业单年最高奖励50万元。(责任单位:政务服务管理办、经信局、财政局)

(五)加快产业集聚。鼓励企业参与“人工智能+”行动,加大人工智能企业招引力度。对新认定的省级人工智能服务商、省级“数智优品”分别给予最高2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责任单位:经信局、财政局、政务服务管理办)

三、加大工作保障力度

建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的“人工智能+”行动工作机制,定期召集会议研究会商,加强对“人工智能+”行动计划的组织协调。经信局牵头对接工业制造、现代农业、商贸流通、金融服务等4个产业领域,政务服务管理办(数据局)牵头对接绿色生态、交通运输、医疗健康、教育培训、文化旅游、韧性治理等6个公共领域,各领域牵头单位按照职责分工抓好落实。开展“AI+行业应用”复合人才培养,加大各类政策措施引才聚才力度,引育一批人工智能创新人才团队。加强舆论宣传,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传播矩阵。完善容错免责机制,为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场景应用、产业融合等过程中的探索创新提供包容空间。建立健全公开透明的人工智能监管体系,依法依规、包容审慎开展监管,围绕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科技伦理、就业促进等领域建立风险防范和应对机制,防范和打击违法行为,引导人工智能相关企业和组织健康发展。

本行动计划自2025年9月28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7年12月31日。本行动计划与其他同类政策有重叠的,按照“就高不重复”原则实施。政策实施总额控制,竞争性分配。落实政策所需资金,列入市工业发展资金。各镇街道可参照执行。

声明:以上信息仅代表发布者自身观点,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平台对其真实性负责。

大家都在看

广告
评论 0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平台立场。
全部评论
懂能帝AI助手
服务商入驻
服务商入驻
资讯投稿
资讯发布
视频发布
视频发布
在线客服
平台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