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能源头条推荐资讯详情
专家解读丨以人工智能培育能源新质生产力 引领发电行业新变革

发布者:
来源:
标签: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人工智能的决策部署,加快推动人工智能与能源产业深度融合,支撑能源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推进“人工智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以人工智能赋能能源为核心路径,系统部署应用场景拓展、技术水平提升及创新体系健全等关键举措,展望2027、2030年“人工智能+”能源融合创新体系建设目标,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为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作为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骨干能源央企,国家能源集团积极贯彻党中央有关决策部署,统筹谋划电力产业“AI+”专项行动,担当人工智能赋能电力行业的重要破题者和电力行业人工智能体系化布局的重要组织者。
一、强化融合创新,推动发电行业智能化升级
《实施意见》明确将发电行业作为人工智能赋能能源重点领域,系统部署人工智能与火电、水电、新能源、能源新业态等领域深度融合路径,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发电行业的深度应用。
(一)坚持应用导向,聚焦电力产业发展
《实施意见》以实际问题为导向,场景落地为牵引。如“人工智能+火电”围绕清洁降碳、安全可靠、高效调节、智能运行的发展方向,在燃料管控、生产运行优化与智能控制、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等业务场景开展创新;“人工智能+新能源”针对出力波动性与间歇性问题,推动高精度功率预测、电力市场、场站智慧运营、新能源规划等方向的人工智能应用。近年来,国家能源集团承担多项国家级行业试点建设任务,锚定电力产业实际业务痛点,重点围绕规划建设、检修评估、安全环保、节能降耗、运营管控、电力交易等关键环节攻坚,建设一批高价值场景,确保技术赋能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二)推进产业协同,构建一体化生态
《实施意见》重点提出了打造“气象预测+功率预测+智慧交易+智能运维”一体化新能源智能生产模式、提升源网荷储一体化智能运行水平等新要求。通过数据驱动与智能技术深度融合,构建“技术-场景-价值”一体化生态,推动能源产业从“单点智能”迈向“系统智能”。国家能源集团积极结合发电行业多能布局优势,探索新型能源服务业态,赋能水火风光储一体化多能互补协同调度、电力生产运维检全流程智能化,提升系统灵活性、安全韧性、运行效率与清洁能源消纳水平。
二、聚焦发展瓶颈,破解智能化转型深层挑战
《实施意见》提出,能源领域面临数据孤岛化、算力碎片化、算法黑盒化、算力高耗能等形势挑战,需要行业单位共同努力,推动开展适用能源领域的数据、算力、算法等共性关键技术攻关。站在“十五五”新起点,国家能源集团充分发挥国资央企“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重要作用,高起点开展前沿攻关,筑牢人工智能发展基础。
(一)夯实数据基础
深度融合电力业务场景,贯穿“采集-存储-处理-分析-应用”数据要素治理全链路,构建电力数据要素全生命周期高效、智能、安全的数据管理体系。打通火电、水电、新能源等业务系统数据壁垒,构建“基础支撑-业务运营-创新赋能”数据驱动体系,形成覆盖发电领域的多模态高质量数据集,为人工智能应用提供“燃料”。同时,研发隐私计算、动态加密、可信数据空间技术,确保数据全流程安全,符合能源数据安全监管要求。
(二)强化算力支撑
采用租建结合模式构建多元异构智算中心,开展统一调度、任务编排、算力池化等核心技术攻关,满足模型使用需求。致力按照“电力保障算力、算力赋能电力、算电融合发展”的原则,谋划算电协同发展,打造电力和分布式非常规算力协同的超算服务平台,提升算力中心绿电消纳率,探索算力中心余热资源回收利用,进一步拓展电力综合能源发展新业态,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三)提升模型能力
围绕电力行业领域知识适配性不足、决策可靠性验证机制缺失等共性问题,优化模型算法及应用,加大多智能体协同、可解释性、模型轻量化推理等技术研究,打造覆盖全发电领域的大模型能力矩阵。实现发电行业全场景认知决策能力跃升,驱动产业链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型。
三、完善体系保障,激活智慧能源新动能
《实施意见》提出,未来将通过落实强化组织实施、推动协同创新、加强标准规范建设、开展试点示范等多方面保障措施,系统推进“人工智能+”能源的高质量开展。国家能源集团将积极响应,从标准体系、示范创新、人才培养等多维度协同发力,坚持创新引领,全面提升电力产业核心竞争力。
(一)强化标准体系
以“标准引领发展”为原则,积极构建“人工智能+”能源领域中覆盖数据、算力、模型、场景、安全的标准体系,鼓励参与制定相关国际标准。有序开展标准落地与验证,建设发电行业人工智能标准测试平台,对数据质量、模型性能、场景应用效果进行验证;将标准嵌入人工智能项目全流程,确保应用合规性与可靠性。
(二)推动示范创新
强化科技创新,聚焦关键领域“根技术”攻关,加大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布局,联合业内先进企业、研究机构、重点实验室等共建能源领域人工智能创新联合体,开展协同攻关。积极参与开放生态建设,加速推进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组织开展试点示范,在产业运营平台化、区域生产柔性化、经营业态多元化等方向,统筹谋划电力产业运营组织新模式。
(三)加快人才培养
加强人工智能领域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探索高效、灵活的引才机制,产教协同完善人才培育生态。以人为本、为人锻能,打造一支规模适宜、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兼具深厚能源行业知识底蕴与前沿人工智能技术能力的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
总体来看,《实施意见》的发布正当其时,为“人工智能+”能源领域的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实施意见》必将凝聚行业发展共识,促进人工智能与能源技术深度融合与产业创新,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和绿色低碳转型。国家能源集团将牢牢把握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在能源领域应用的规模化、多元化、价值化范式,推动构建开放、共享、协同的智慧能源产业生态,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国能力量!
(国家能源集团首席科学家 丁涛)
反馈举报

声明:以上信息仅代表发布者自身观点,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平台对其真实性负责。
大家都在看

广告
评论 0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平台立场。全部评论
加载失败
总发布:590粉丝:1
相关推荐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浙江凌晨科技有限公司
- 加载失败
浙江凌晨科技有限公司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天空爱讲能源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理想三旬
- 加载失败
小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