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能源头条推荐资讯详情
湖南发布零碳工厂、零碳园区建设方案(征求意见稿)

发布者:
来源:
标签:




5月22日,湖南省工信厅向社会公开征求《湖南省零碳工厂建设方案(暂行)》(征求意见稿)《湖南省零碳园区建设方案(暂行)》(征求意见稿)意见(以下分别简称《零碳工厂建设方案》《零碳园区建设方案》)。
《零碳工厂建设方案》提出,推动能源消费低碳化替代。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水能、氢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提升新能源就近就地消纳能力。推动企业终端用能电气化,支持企业配置新型储能设施,推进企业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优化峰谷电价响应能力。主要目标方面如下:
到2027年,建成一批省级以上零碳工厂,突破一批低碳转型急需的关键核心技术,非化石能源使用比例力争达到40%以上,主要单位产品综合能耗达到标杆水平,自动化程度和数字化率明显提升,生产成本和能耗水平显著降低,生产效率大幅提高,部分领域行业龙头企业的设备水平达到世界一流,重点行业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路径和管理经验。
到2030年,全面推广零碳工厂模式,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低碳赋能成效显著,能耗强度、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全生命周期内“节能、减排、降碳、可循环”水平进一步提升,非化石能源使用比例达到50%以上,主要单位产品综合能耗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传统产业绿色发展层级整体跃升,新兴产业绿色增长引擎作用更加突出,规模质量进一步提升,绿色低碳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为全省工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核心支撑。
到2035年,零碳工厂引领我省制造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效能全面显现,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60%以上,主要单位产品综合能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制造业绿色发展内生动力显著增强,碳中和能力稳步提升,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绿色低碳竞争优势凸显,绿色低碳发展成为新型工业化的普遍形态。
此外,一同征求意见的《零碳园区建设方案》提出,推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强化园区与周边绿色发电资源匹配对接,探索“绿电直供”模式,完善园区配电网建设,提升承载力和灵活性。积极有序推进园区内部光伏、风电、地热、生物质能等绿色能源应用,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构建园区智慧微电网,提升新能源就地就近消纳水平。推进虚拟电厂建设,完善需求响应机制,提升园区电网调节能力。科学配置新型储能系统,因地制宜推进锂电池、液流电池、压缩空气、氢能、飞轮等先进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开展园区供热供冷集中化改造,推广热电冷联产等集中供能方式。鼓励地方政府、园区企业、发电企业、电网企业、能源综合服务商、低碳技术供应商等各类主体参与零碳园区建设。主要目标如下:
到2027年,力争建设10个左右省级零碳园区,争创国家级零碳园区。相关技术路径基本清晰,新型商业模式初步显现,关键政策取得突破,形成零碳园区建设典型案例。园区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幅度大于全社会下降幅度,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30%,园区企业产出产品单位能耗达到行业标杆水平的比例约50%,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有序开展改造提升,行业节能降碳效果显著,绿色低碳发展能力大幅提高。
到2030年,建成验收一批省级零碳园区,力争建成国家级零碳园区。典型案例建设经验推广见效,培育一批市场化建设主体,政策和服务配套体系更加完善。零碳园区为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提供有力支撑,为碳排放达峰后实施碳中和的探索发挥关键作用。园区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进一步下降,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50%,园区企业产出产品单位能耗达到行业标杆水平的比例约80%,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全部退出,优势产业绿色竞争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到2035年,零碳园区建设全面加速,典型案例建设经验全面推广,市场化建设主体更加成熟。园区碳排放进入下降平台期,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80%,园区企业产出产品单位能耗全部达到行业标杆水平,优势产业绿色竞争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原文如下:
关于向社会公开征求《湖南省零碳工厂建设方案(暂行)》(征求意见稿)《湖南省零碳园区建设方案(暂行)》(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
反馈举报

声明:以上信息仅代表发布者自身观点,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平台对其真实性负责。
大家都在看

广告
评论 0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平台立场。全部评论
加载失败
总发布:7919粉丝:18
相关推荐
- 加载失败
天空爱讲能源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