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能源头条推荐资讯详情
中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百问百答

发布者:
来源:
标签:




54.如何使用绿证声明绿色电力消费?
答:绿证交易或划转后,绿证持有者依据绿证数量,可对自身消费的绿色电力及用途进行公开,对外披露绿证用于产品制造、会议、活动、办公、体育文旅、企业或个人形象宣传、以及其他需要体现环境贡献等场合的信息,并在信息披露后申请核销绿证。
55.在绿证应用方面,常规水电、自发自用等暂不可交易的绿证与风电、光伏发电等可交易绿证有区别吗?
答:中国对所有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核发绿证,并以绿证作为证明绿色电力消费的唯一凭证,目前可交易绿证和暂不可交易的绿证在应用方面没有区别。
56.什么是绿色电力消费认证,与绿证有何关系?
答:绿色电力消费认证一般指对产品、组织、活动等对象的绿色电力消费量和比例等进行核算及评定,需要通过专业的机构或组织,依据特定的标准和程序,综合评估用户消费绿色电力的水平。绿证作为绿色电力消费唯一凭证,能够体现用户消费绿色电力数量信息,是支撑绿色电力消费认证开展的有效凭证。
57.当前绿色电力消费认证进展情况如何,后续将如何推进?
答:建立基于绿证的绿色电力消费认证制度,对产品、组织、活动等的绿色电力消费比例(即购买绿证对应电量占实际用电量的比值)进行权威认证,并颁发相应绿色电力消费标识,有利于提高社会公众绿色消费意识,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潜力。目前国家能源局正在会同市场监管总局开展相关工作,绿色电力消费认证相关标准已经立项。
58.中国绿色电力(绿证)消费TOP100企业排行榜是什么?
答:中国绿色电力(绿证)消费TOP100企业排行榜是对中国企业绿色电力消费情况进行统计和排名的名单,旨在鼓励企业积极开展绿色电力消费。2024年6月,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联合发布了“2023年中国绿色电力(绿证)消费TOP100企业”,排行榜涵盖了能源、电信、石化、钢铁、互联网科技、汽车制造、生活服务等行业,充分展示了中国各行业企业在推动能源消费绿色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做出的积极贡献。
59.为积极培育绿证市场,下一步拟开展哪些工作?
答:下一步,将从多个方面持续发力,推动绿证市场高质量发展。
一是提高绿证市场需求,加快建立绿色能源消费促进机制,稳步推进绿证强制消费,逐步扩大绿证强制消费行业范围,提高绿色电力消费比例要求;健全绿证自愿消费机制,鼓励企业打造绿色供应链、绿色产业链。
二是完善绿证交易机制,研究建立绿证价格指数,引导绿证价格在合理水平运行,推动发用双方签订绿证中长期购买协议,支持代理机构参与分布式新能源发电项目绿证核发和交易,推进多年、年度、月度以及月内绿色电力交易机制建设。
三是拓展绿证应用场景,建立基于绿证的绿色电力消费核算机制,制定绿色电力消费认证相关技术标准、规则、标识,推动绿证与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碳排放核算等衔接。
四是推动绿证走出去,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在政府间机制性对话中将绿证作为重要议题,将绿证交流合作纳入政府间合作文件,推动我国绿色电力消费标准用于国际绿色电力消费核算与认证。
(二)衔接能耗双控制度
60.购买绿证是否有助于完成能耗双控考核?
答:目前,按照《关于加强绿色电力证书与节能降碳政策衔接 大力促进非化石能源消费的通知》(发改环资〔2024〕113号)要求,绿证交易电量纳入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指标核算。
61.跨省交易的绿证都可以用于能耗双控考核吗?
答:按照《关于加强绿色电力证书与节能降碳政策衔接 大力促进非化石能源消费的通知》(发改环资〔2024〕113号)要求,参与跨省可再生能源市场化交易或绿色电力交易对应的电量,按物理电量计入受端省份可再生能源消费量;未参与跨省可再生能源市场化交易或绿色电力交易、但参与跨省绿证交易对应的电量,按绿证跨省交易流向计入受端省份可再生能源消费量,不再计入送端省份可再生能源消费量。
62.通过绿证交易抵扣的可再生能源消费量有总量限制吗?
答:根据《关于加强绿色电力证书与节能降碳政策衔接 大力促进非化石能源消费的通知》(发改环资〔2024〕113号)要求,受端省份通过跨省绿证交易抵扣的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原则上不超过本地区完成“十四五”能耗强度下降目标所需节能量的50%。
63.能耗双控考核对绿证对应电量生产时间有何要求?
答:用于能耗双控考核的绿证,对应电量需要在评价考核年度内生产。
64.购买绿证是否有助于完成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考核?
答:目前,省级行政区域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完成情况主要以实际消纳的物理量核算,绿证可作为补充完成权重指标;承担消纳责任的用能单位主要使用绿证作为核算消纳责任权重的依据。
65.2024年新设置了电解铝行业绿色电力消费比例目标,下一步是否考虑纳入更多行业?
答:为推动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向用能单位合理分解,2024年新设了电解铝行业的绿色电力消费比例目标并要求使用绿证核算,当年只监测不考核。下一步拟有序对钢铁、有色、建材、石化、化工等行业企业和数据中心,以及其他重点用能行业企业提出绿色电力消费比例目标,推动全社会绿色电力消费水平稳步提升。
66.绿证与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是什么关系?当前两者是否存在环境价值重复获益的问题?
答:绿证和CCER都是节能降碳的重要机制,绿证是通过引导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间接减碳;CCER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提供了有益补充,目前已将深远海海上风电和光热发电纳入申请范围。依据《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与自愿减排市场衔接工作的通知》(国能综通新能〔2024〕124号),在两年过渡期内,深远海海上风电和光热发电项目可按有关规定在核发交易绿证或申请CCER中“二选一”,不可重复获益。
67.绿证是否可以用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碳配额履约?
答:按照《2023、2024年度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发电行业配额总量和分配方案》(国环规气候〔2024〕1号)要求,重点排放单位因使用购入电力产生的二氧化碳间接排放暂不纳入全国碳市场管理范围,企业无需计算间接排放,因而也不能购买绿证用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碳配额履约。
68.绿证是否可以用于碳排放核算?
答:绿证可用于碳排放核算。绿证是使用可再生能源电力的凭证。在企业或产品碳排放核算中,对电力间接排放,可直接使用绿证溯源可再生能源电量,在核算时将可再生能源电量扣除。
69.绿证是否可以用于碳足迹核算?
答:绿证可用于碳足迹核算。2024年,国家标准《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 量化要求和指南》明确当供应商能够通过合同工具的形式保证电力供应时,应使用供应商特定电力生产的生命周期数据,合同工具包括能源属性证书、电力交易合同等。核算碳足迹时,可依据不同品类可再生能源电力碳足迹因子和绿证对应电量计算。
70.在国际绿色电力消费倡议组织(RE100)规则设计中,对中国绿证有何考虑?
答:早期RE100对中国绿证有条件认可,要求加入RE100的企业在声明绿色电力消费时,需证明所持中国绿证代表环境属性的唯一性,主要是RE100认为当时中国绿证可能存在与其他凭证的重复计算问题。目前,中国绿证已建立了基本完善的制度框架,实现了全过程溯源,并避免重复计算,权威性和唯一性进一步强化,影响力和认可度不断提升。近期,我们组织有关机构与RE100进行了技术交流,推动RE100无条件认可中国绿证,已取得积极成效。
71.中国绿证与欧盟GO等其他国家或地区绿证是什么关系?
答:中国绿证和欧盟GO等其他国家或地区绿证均是能源属性证书,按照统一标准核发并与物理电量相互独立,交易收益归生产者所有,本质上都是认定所在国家或地区的可再生能源生产、消费,支撑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政策工具。
72.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关于绿证有何规定?
答:当前,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明确不认可任何形式的绿证,仅认可发电源和生产设施之间存在直连技术,或电力生产商和消费者之间签订了实际电力传输的物理电力购买协议(PPA)。后续国家能源局将会同有关部门,持续跟踪CBAM动态,争取推动欧盟认可将中国绿证作为企业消费使用绿色电力、支撑碳排放核算的有效凭证。
73.欧盟新电池法案关于绿证有何规定?
答:根据欧盟新电池法案规则草案,电动车电池电力消费碳足迹核算时只认可“国家平均电力消费组合”和“电力直连”两种情况,不认可绿证。考虑到当前草案引起的社会反响强烈,后续国家能源局将持续跟踪最新规则要求,争取推动绿证发挥更大作用。
74.目前中国参与或牵头编制了哪些绿证相关国际标准?
答:目前,中国已参与或牵头多项绿证相关国际标准,已发布的有国际电信联盟(ITU)的《基于区块链的绿电消费信息溯源参考架构》、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标准化协会(IEEE - SA)的《基于区块链的绿电标识应用标准》,已立项的有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标准化协会(IEEE - SA)的《基于区块链的小时级绿电交易技术规范》和《基于区块链的绿色电力证书交易技术规范标准》等,为推动中国绿证标准国际对接做出贡献。
75.中国编制了哪些绿证相关国家或行业标准?
答:目前已立项1项国家标准、4项行业标准,包括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立项的《绿色电力术语》,国家能源局立项的《绿色电力消费评价技术规范》《绿色电力证书交易技术支持系统通用要求》《绿色电力消费核算方法》《绿电消费信息溯源技术导则》,正有序开展编制工作。
(待续)
反馈举报

声明:以上信息仅代表发布者自身观点,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平台对其真实性负责。
大家都在看

广告

广告
评论 0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平台立场。全部评论
加载失败
总发布:156粉丝:504
相关推荐
- 加载失败
懂能帝官方助手
- 加载失败
懂能帝官方助手
- 加载失败
懂能帝官方助手
- 加载失败
懂能帝官方助手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