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能帝首页 懂能帝首页
|
首页能源头条推荐资讯详情

总金额腰斩,电力交易投资高涨 2025储能投融资“风向”

2025-08-01 18:11
发布者:能源资讯
来源:能源资讯
标签:储能市场储能电池储能系统
7
0
20
分享

在储能产业从以往粗放狂飙的“政策型”储能向着市场化“交易型”储能转向的当下,储能领域的投融资风向也正悄然转变。

“前些年投资机构会广撒网以数量来取胜,投下去的企业只要有一两家能跑出来就收获颇丰了。但现在更讲究的是选准最优质尚未被市场发掘的早期企业精准投资。”一家地方国资背景的产业投资机构投资总监告诉高工储能,今年更喜欢投潜力股,天使轮和A轮的投资更多,一般的锂电储能系统集成企业不会再考虑投资。

投资风向的转换与储能行业正在经历的发展周期息息相关。

2025年全球储能产业正在迈入新的产业发展周期。一方面随着“136号文”取消强配,新能源全面入市,叠加全球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幻,储能行业开始正式进迈入市场化竞争阶段,从而推动储能产业从粗放增长向着价值深耕转进。

另一方面,市场化需求催生全球储能装机量维持较高增长。GGII预计,2025年全球储能系统出货增速超40%,预计达260GWh,带动储能锂电池出货增速将超50%,预计超500GWh。

但高增长之下,储能行业价格依旧持续下滑,市场竞争如火如荼。高工产研储能研究所(GGII)的调研数据显示,2025年6月,储能EPC项目的中标单价区间在0.555元/Wh到3.707元/Wh之间,均价为0.956元/Wh,较上月下降16%。储能系统采购的中标单价最低达到了0.355元/Wh,储能电芯最低价更是下滑至0.25/Wh以下。

与之相应的是,上半年储能领域的融资较之2024同期也有了较大幅度的下滑,其中融资总金额更是近乎腰斩。

高工储能注意到,2025年上半年储能领域的投资风向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方面系统集成硬件投资依旧延续了2024年的下滑趋势,但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电力交易辅助决策、虚拟电厂运营等投资开始加大;另一方面,液流电池、钠电和固态电池领域投资依然高涨,尤其是固态电池成为今年投融资的热门领域,融资企业数量和金额增长势头明显。

电力储能行业龙头股票_投资储能电站上市公司有哪些_

种种迹象都已经证明储能领域的投融资风向发生了重大的改变,而这种改变一方面将推动着新的技术路线和新的应用市场的加速成熟,另一方面也将对储能市场化交易价值深耕和生态圈打造带来深远影响。

总金额腰斩 投资趋向天使轮

据高工储能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储能领域融资企业的数量不足50余家,总金额更是较去年同期减少近半。更值得关注的是,上半年获得融资的不足50家储能产业链企业中,天使轮融资的融资就有14家,占比达到了30.43%,A轮融资以前的占比更是超过了65%。

这也说明了2025年储能领域投资趋向更早期。

“去年以来储能行业的调整再加之今年一系列新政的出台,让投资机构更加关注这些有着核心技术或者在新的赛道有着核心优势的初创企业,”一家投资机构的合伙人表示,初创企业一般投资金额不算大,一旦跑出来至少是数十倍的收益,即使有些企业最后没能脱颖而出,总体算下来还是获益良多的。

高工储能注意到,上半年天使轮融资的储能产业链企业主要集中在电力交易市场下储能综合决方案以及液流电池、固态电池等高价值领域,故此虽然多为天使轮和A轮投资,但投资金额也趋向数千万元级别,更有数超7亿元的A轮融资和数千万元级别的天使轮融资。

从今年总金额的腰斩再到投资期的进一步前移,以及电力交易下综合能源解决方案、固态电池等新技术新市场的融资数量加大,一方面是投资机构对于储能领域的投资更趋谨慎和专业化,从过去的盲目占领赛道市场到现在的更加关注企业的核心技术和优势,更加愿意陪伴企业从天使轮逐步做大做强。另一方面,新的技术也正加速重构储能产业链。

“即使是头部企业现在也在加大新技术的研发和储备,同时储能市场的集中度还在扩大,普通的系统集成企业也很难拿到投资。”有液流电池企业负责人告诉高工储能,反倒是液流电池、固态电池现在技术还在逐步发展中,有机会跑出一批产业链上下游的优质企业。

综合能源解决方案融资提速

“新能源全面入市、取消强配”的136号文的发布被新能源产业界视为视为中国新能源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事件。

136号文、394号文、650号文等与电力市场化改革挂钩的新政相继出台,带来国内市场全新的发展逻辑。更是预示着储能正在从原有的“政策型储能”向着“交易型储能”加速迈进,储能产业的技术研发、产品迭代、商业模式创新和生态链构造都将围绕着交易市场化需求的大方向升级。

136号文中表面看免去了新能源强制配储要求,但从深层次分析,随着新能源全面入市后,现货市场价格上下限价差将进一步扩大,也就意味着对于新型储能、虚拟电厂等大批可调节资源具有了更广泛的市场需求空间。

业内普遍认为,储能的价值要在交易中体现,电价波动越大,储能的盈利空间就越大。

高工储能调研的多家企业都表示, 136号文的发布意味着工商业储能正在由当下主要的峰谷套利模式向电力交易、辅助服务等更深更广的收益模式的转变,同时,储能的价值也正由原来的成本项向着现在的盈利价值项进阶。

反映到资本市场的融资风向,2025上半年,针对电力市场交易下储能综合解决方案的融资力度有了快速提升,而单纯储能系统集成硬件企业在资本眼中已经失去了过去的“炽热”。

“系统集成领域未来肯定竞争更加激烈,很多系统企业可能会活不过最近两年。”有储能行业的资深人士表示,在源网侧储能领域,中标企业已经基本固定了那些头部的老面孔,除非是具有央国企背景的新企业,否则已经很难再挤进去。

GGII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储能电池出货量CR10由2023年的77%提升至78%,预计2025年进一步提升至85%以上。随着2025年新能源全面入市,电芯及系统的精细化管理及运维策略将成为系统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高工储能注意到,上半年包括智道合创、华佑新能源、清能互联、海尔新能源等能源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虚拟电厂运营和投后运营服务企业都相继获得了融资。

液流电池、固态电池企业融资高涨

坡长雪厚的储能赛道,要想持续领先,成本的把控虽然至关重要,但是对安全性等要求一直是重中之重。

虽然随着锂矿价格的下跌,钠电在储能领域的成本优势荡然无存,但纳电在部分对低温、安全性等要求比较高的场景钠离子电池仍有很大机会。

2025上半年,依旧有多家钠电企业获得融资,其中众钠能源、中天海钠等企业也继去年后再次融资。

GGII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钠电池出货量约1.5GWh,同比增长200%。

固态电池、液流电池储能则是2025年储能领域投融资的最热门细分市场。

据GGII不完全统计,仅2005年5月固态电池领域新增投资超70亿元,涉及材料(硫化物电解质)、电芯(储能、低空经济场景)等环节。例如:电将军在广东佛山投资15亿元建设低空经济用固态电池基地,瞄准eVTOL市场;恩捷股份在云南玉溪布局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研发,适配下一代高能量密度电池需求。

2025年固态电池行业扩产热度高涨,据GGII统计,前4个月扩产规模超50GWh,总规划产能已逾450GWh,实际投产产能超25GWh,已有超30家企业具备百MWh级生产能力。固态电解质规划超10万吨,已投产万吨级。

上半年,仅固态电池领域融资企业就超过了5家,涵盖了赛科动力、固芯能源、柔荷新能等企业。

液流电池领域上半年也有毅富能源、中海储能等斩获投资,其中中海储能更是获得了蚂蚁集团领投的超亿元Pre-A++轮融资。

据高工储能调研了解,中海储能此前的投资人包含了红杉中国、源码资本、清流资本和经纬中国等头部创投机构。

蚂蚁集团的高调入局背后,也意味着以液流电池应用正在得到产业界和资本界的一致认可。

高工储能注意到,2025年开年以来,液流电池领域的扩产步伐不断加快,项目招投标数量持续攀升,整个液流电池市场热度高涨。

“取消强配后业主方将会更加重视储能项目的经济性,液流电池全生命周期度电成本更低的优势更加凸显,同时伴随储能时长的不断增加,液流电池正迎来新拐点。”有液流电池企业负责人告诉高工储能。

据GGII数据显示,截止2024年底中国液流电池出货规模约0.7GW左右,同比增长40%。GGII预测未来5年液流电池有望进入高速增长阶段,到2030年中国液流电池出货量将达到20GW,全球地区出货量有望达30GW。

目前价格高昂是阻碍液流电池大规模商业化发展的关键卡点。GGII预计,随着液流电池企业扩大钒资源开发利用,并研发新型低成本电堆关键材料,同时,采用新工艺和设备降低钒电解液和电堆制造成本,2030年全钒液流电池系统初始投资成本有望降至1.09元/Wh。

声明:以上信息仅代表发布者自身观点,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平台对其真实性负责。

大家都在看

广告
广告
评论 0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平台立场。
全部评论
懂能帝AI助手
服务商入驻
服务商入驻
资讯投稿
资讯发布
视频发布
视频发布
在线客服
平台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