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能源头条推荐资讯详情
南方电网:多元储能技术支撑新能源高效消纳

发布者:
来源:
标签:




海上“风火打捆”
今年4月,全国最大规模海上风电打捆送出工程——广东500千伏鹅凰开关站及相关线路升级改造工程投产。该站汇集了粤西6座巨型海上风电场和两座常规火电厂资源,到2026年电源接入规模将达1092万千瓦,接近半个三峡水电站的装机容量,预计每年将向粤港澳大湾区输送超过300亿千瓦时电量。为什么风电与火电要“打捆”送出?是为了利用常规电源的稳定性弥补新能源发电的不足,实现多能互补。
新能源汽车化身电网“移动充电宝”
今年3月,南方电网公司组织开展国内首次车网互动跨省联动,活动范围覆盖南方五省区63个城市,超10万辆次电动汽车参与。电动汽车在电网低谷时充电蓄能、在用电高峰反向放电,促进了新能源消纳,车主还能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偿。图为全国首个“光储超充+电网互动+虚拟电厂+电力魔方+电鸿”多元综合示范站——深圳莲花山超充站。
全国首个500千伏省域数字电网——海南500千伏主网架工程围绕清洁低碳、绿色高效,全力打造数字电网建设典范,计划于2025年建成投产。图为4月14日,南方电网海南电网公司工作人员在位于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的海南500千伏三亚输变电工程项目线路上作业。
自贸港建设的绿色动力
南方电网公司全面融入和服务海南自贸港建设,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在海南,电网网架不断迭代升级,全国首个500千伏省域数字电网——海南500千伏主网架工程将围绕清洁低碳、绿色高效打造数字电网建设典范。
2023年4月5日,南方电网公司工作人员在乌东德电站送电广东广西特高压多端柔性直流示范工程(简称昆柳龙直流工程)昆柳段线路开展高空作业,保障西电东送大通道安全稳定运行。
西电东送通道上的清洁能源
截至2025年7月22日,南方电网区域内西电东送连续送电32年,累计输送电量超3万亿千瓦时,其中水电等清洁能源约占80%,累计减少燃煤消耗约6.9亿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8.4亿吨。图为南方电网公司工作人员在昆柳龙直流工程昆柳段线路开展高空作业。
南方电网经营区内
新能源的高质量发展
更加可感可及
在广东
图片新能源正蓬勃发展,新能源消纳率全国领先,海上风电总装机规模跃居全国第一,风电场的风机迎风转动,源源不断的绿电为“再造一个新广东”提供强劲清洁动力。图为三峡阳江沙扒海上风电场建设实景图,该项目标志着国内首个“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场的诞生。
“十四五”以来,广西新能源装机年均增速达40.9%,成为装机第一大电源。在桂林市阳朔县兴坪镇大河背村,绿电实现全覆盖,“零碳村”成为当地文旅产业的招牌。
新型储能装机已突破400万千瓦,为新能源开发消纳提供坚实支撑。我国首个大型锂钠混合储能站——宝池储能站服务云南30多个风电和光伏场站,帮助平衡新能源的波动性,每年可调节电量5.8亿度,其中绿电占比高达98%。
位于六枝特区月亮河乡的老虎大坪光伏项目,装机容量100兆瓦,占地面积约2800亩,通过六盘水供电局管辖的110千伏郎岱变电站并入南方电网,2024年,该光伏项目发电量为7710.38万千瓦时,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万吨。
在贵州
绿电交易规模持续攀升,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进入电力市场,让生产生活更加绿色低碳。在榕江县“村超”足球场,50万千瓦时绿电支撑着比赛的灯光、大屏和音响;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连续两年实现场馆绿电全覆盖。图为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月亮河乡的老虎大坪光伏项目。
2024年3月,海南博鳌东屿岛近零碳新型电力系统示范项目建成投产,全年可生产绿电约3200万度。
在海南
博鳌东屿岛零碳示范区实现全域零碳运行,全岛光伏一年可产生绿电2800万千瓦时,东屿岛供电可靠性提升至99.999%,博鳌亚洲论坛所有场馆均使用100%的绿电,为全球制定零碳标准、探索零碳管理提供了“中国答案”。
新能源加速前进的“硬核”支撑
新能源加速前进,正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也让大家不禁憧憬:你的下一度电,肯定是绿电。逐“绿”向“新”,既是能源的发展趋势,也是我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在南方五省区,新能源“上天入地”快速发展,离不开这些“硬核”支撑:
01
数字化技术支撑新能源可观可测可控
随着新能源渗透率持续攀升,为了应对新能源发电随机性带来的电网运行挑战,南方电网公司以数字电网为载体,上线了一系列可观可测可控的“黑科技”,支持海量新能源的高效接入和协同控制,让新能源发电不完全“看天吃饭”。
位于江门台山的茫洲村绿色微电网工程投运,实现了海岛从柴油发电到绿色能源全天候供电的跨越性转变,为推动“百千万工程”建设增添新动力。
新能源精准参与电网控制
南方电网公司建成覆盖网省地“南方电网新能源调度运行管理平台”,实现了统调新能源场站的监视全覆盖,目前已接入1400多个集中式新能源场站。今年1月24日,新能源并网调度服务平台上线运行,新能源项目的“规划—建设—并网—投产”全过程清晰可见,服务平台已接入新能源场站超过3500座。
新能源功率预测能力不断提升
以“AI+气象预测”为技术底座,南方电网公司构建的新型电力系统智能电力平衡体系可大幅提高新能源功率预测和用电负荷预测准确度,从而实现新能源发电与负荷变化在百万平方公里尺度上的秒级匹配。今年,南方电网公司的新能源消纳率已达97%,位居全国前列。
新能源利用率最大限度提高
近年来,南方电网公司自主研发“大瓦特·驭电”智能仿真大模型,成为电力系统分析与控制的“超强大脑”。“大瓦特·驭电”精准刻画电力系统的安全边界、精细安排各类电源的发电计划,可在1小时内完成全年至少8760个运行方式的仿真计算,在确保电网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提高新能源利用率。
02
电力市场加速互联互通
支撑新能源高水平消纳
南方电网公司争当电力体制改革示范田、排头兵,积极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通过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使电力资源在更大范围内自由流动。电力市场加速互联互通,为新能源高水平消纳提供坚强支撑。
电力跨经营区交易常态化
今年7月,我国出台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标志着南方电网、国家电网跨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启动。在该机制框架下,自7月1日起至9月15日,超20亿千瓦时来自广东、广西、云南的电量,将通过闽粤联网工程及相关联络通道全天候输送至上海、浙江、安徽、福建,支持当地迎峰度夏电力供应保障。
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进入连续结算试运行
今年6月,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启动连续结算试运行,从之前按周、按月等短期开展交易变成可以每天不间断交易,市场主体根据需求随时跨省区买卖电力。转为连续结算后,预计日均交易规模将达到38亿千瓦时,是全球最大“电力超市”。“高峰高价、低谷低价”,市场将释放更真实、更连续的价格信号,有力提升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效率。
03
多元储能技术支撑新能源高效消纳
近年来,南方电网公司通过打造抽水蓄能、新型储能等快速响应资源,进一步保障电网的调峰运行要求。这些储能电站如同“绿色充电宝”,可在新能源出力大或用电低谷时充电,新能源出力小或用电高峰时放电,在迎峰度夏电力保供等场景发挥重要调节作用。
千万千瓦级抽蓄电站群建设
目前,在粤港澳大湾区和北部湾经济区,9个总投资近700亿元的千万千瓦级抽水蓄能电站群建设全面提速,今年起将陆续投产,装机总规模达到1080万千瓦,促进南方区域3亿千瓦新能源稳定接入电网。
新型储能让新能源澎湃不息
在南方电网,新型储能领域唯一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获批落地,有力支撑新能源的高比例消纳利用;与国家电网联合启动我国新型储能领域中央企业创新联合体,聚焦57项重点任务,破解产业发展难题;粤港澳大湾区最大新型储能电站推动9种差异化技术路线“同台竞技”,为大湾区电力负荷提供坚强支撑;国内首座大型锂钠混合储能电站在云南文山投产,每年可调节电量5.8亿千瓦时,其中绿电占比高达98%。
反馈举报

声明:以上信息仅代表发布者自身观点,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平台对其真实性负责。
大家都在看

广告
评论 0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平台立场。全部评论
加载失败
总发布:777粉丝:11
相关推荐
- 加载失败
天空爱讲能源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