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能帝首页 懂能帝首页
|
首页能源头条推荐资讯详情

国网吉林电力公司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

2025-08-30 11:25
发布者:天空爱讲能源
来源:天空爱讲能源
标签:微电网
1
0
8
分享

6月5日,一年一度的吉林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发布,吉林省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生态“成绩单”——空气质量继续保持在全国第一方阵,地级及以上城市优良天数比例为92.9%;水环境质量再创历史最好水平,实现2021年以来的“四连升”;生态质量状况连续21年保持良好;截至6月底,吉林省监测到的野生东北虎、东北豹数量分别为70只左右和80只左右,中华秋沙鸭种群数量增长了近300只,全社会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不断提升……

生态是吉林的优势,绿色是吉林的底色。近年来,国网吉林省电力公司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主动探索新材料新技术新应用,助力加快生态强省建设,奋力绘就生态环境“高颜值”和经济发展“高质量”相得益彰的和美画卷。

打造骨干网架 助力绿电消纳

六月的吉林,江映绿荫,蛙蝉和鸣。在吉林大地上,座座铁塔巍然挺立,条条银线横跨山河,盏盏明灯点亮城乡村落。

“检查监控系统五防机设备状态与现场一致,傅家500千伏变电站投运操作全部结束。”6月27日11时18分,吉林白城傅家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正式投运。投运后,工程将为区域内12个新能源项目电力外送提供支撑,有效提升松白风光资源富集区新能源消纳送出能力。

2021年,吉林省新能源装机容量突破千万千瓦;2024年,吉林省新能源装机容量突破2000万千瓦,赶超煤电成为省内第一大电源;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装机容量超过2337万千瓦,占比提升至47.7%。

为了让风光“物尽其用”,国网吉林电力立足吉林省西部风光与东部水电资源互补优势,优化电网运行方式和稳控策略:在西部新能源发电出力较小时采取“保供控制模式”;在东部加大水电出力,省内西部新能源大发时采取“消纳控制模式”,着力提升吉林电网新能源汇集和东西互济能力。

2025年上半年,该公司全力推进220千伏吉林城网电磁解环配套等133项重点工程开工建设,按期投产220千伏沈白铁路通化西牵引站外部供电工程等75项重点工程,乐胜、庆德、傅家三座500千伏变电站实现3个月内全部投运。

在吉林电网两横两纵“井”字形电网结构的基础上,国网吉林电力正在构建500千伏“四横四纵”骨干网架,为实现“2030年吉林省风光装机达到6000万千瓦”目标提供坚强有力的系统保障。

与此同时,吉林省首条特高压通道——“吉京直流”工程已顺利取得沿途省份支持性意见,预计年底完成工程核准目标,落地后将全面支撑松辽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开发需要,电力外送能力实现大幅提升。

服务产业增长 打造绿色乡村

据初步统计,2025年上半年,吉林省地区生产总值(GDP)总量达6823.28亿元,同比增长5.7%。其中,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5%,一汽集团新能源车产量突破30万辆,同比增长120%,带动上下游产业链产值增加超200亿元。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及相关产业链日益扩大的同时,重点招商项目不断落位长春市,汽车开发区及周边区域的用电负荷持续攀升。6月19日,吉林省变电容量最大的220千伏变电站——长春前程220千伏变电站成功投运。该站总容量达72万千伏安,仅用14个月便建成投运,刷新了吉林省同类型工程建设速度纪录。

据吉林长春供电公司建设部专责王鹏宇介绍,前程220千伏变电站是服务汽开区企业转型发展、满足负荷增长需要建设的重要工程。“总投资3.8亿元,新建145基杆塔、30千米架空线路,投运后能够有效满足红旗繁荣工厂、一汽研发总院、奥迪新能源基地等汽车产业及配套基地用电需求。”王鹏宇说。

电力赋能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国网吉林电力还将“绿电”引入农业生产领域。作为国家粮食主产区和重要商品粮基地,吉林省用全国4%的耕地产出6%的粮食、提供了10%的商品粮。今年以来,全省深入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统筹谋划城乡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储能发电真是好,让新能源车用上了新能源电。”阳光下,松原市杨家村群众活动中心屋顶的光伏板熠熠生辉。这些光伏板不仅能为新能源车和电动农用机械充电,还能为杨家村夜间照明路灯供能,形成“光储充”一体化应用。

吉林松原供电公司以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助力现代化大农业蓬勃发展,建成全省首个乡村级“光储充+农机”乡村振兴示范项目,通过整合分布式光伏、配电台区、充电桩、居民用电等资源,利用杨家村群众活动中心屋顶闲置空间安装光伏组件72.6千瓦,配置智慧储能设备215千瓦时,建设120千瓦直流充电桩2座并接入国网e充电平台,为新能源汽车及收割机、收获机、插秧机等多种电动农机提供更便捷环保的“绿色电能”。光伏无法就地消纳的电能,还可通过储能电池为杨家村夜间照明路灯供能,实现“光储充”一体化应用。

吉林四平供电公司也主动探索“光储微电网”建设,利用四平梨树卢伟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建有的34.2千瓦光伏板和175千瓦电动汽车充电桩,在配电台区低压侧建设储能设备,打造集源网荷储于一体的“光储微电网”新能源示范项目,储存电量可满足合作社一日用电需求。项目投运以来,储能设备累计总充放电量达4.43万千瓦时。

银装素裹的吉林还是冰雪经济的“高地”。2024~2025年雪季,吉林全省接待国内游客1.7亿人次,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2950亿元。吉林冰雪旅游接待总规模、冰雪相关企业数量、冰雪运动参与人数均居全国前列。

这个雪季,吉林市万科松花湖滑雪场新增50万平方米雪道,在用电高峰期,有150台造雪机同时工作。吉林供电公司提前对接项目用电需求,新建10千伏用户专线1条,制定专项供电保障方案,及时优化调整供电服务,确保雪场准时“开板”。

为保障长白山景区电力的可靠供应,吉林白山供电公司先后建设3座总容量为14万千伏安的66千伏变电站,为度假区的取暖、造雪设备、酒店群、缆车等设施供电。景区内两个度假区的供电线路全长115千米,全部采用地埋式电缆线路,降低日常维护成本的同时大大提升了景区美观度。

创新技术应用 推动减污降碳

5月23日,沈佳高速铁路通化西牵引站220千伏外部供电工程投运。该工程是沈佳高铁通化站、配套轨道线路及信号系统的枢纽供电工程,累计新建220千伏线路54.4千米,新组立铁塔150基,扩建改造220千伏变电站3座。

吉林通化供电公司以绿色电网建设护航沈佳高铁用电需求。针对冬季施工山区冻土岩层开挖难题,在建设过程中创新应用二氧化碳致裂技术替代传统爆破方式,施工全过程未产生有害物质,粉尘排放量仅为传统炸药的5%,仅用80天就完成了全部150基铁塔基础施工任务。

高铁站建设只是一个缩影,如今,绿色低碳理念已贯穿吉林电网输变电工程建设全过程。“我们采用由隔热断桥铝合金窗、双层中空夹层玻璃、泡沫玻璃保温板组成的一体化多功能墙体作为建筑外墙。这样一来,变电站不仅更加美观,节能效果也提升了。”6月20日,在66千伏新城变电站施工现场,吉林辽源供电公司建设部主任黄维介绍。

作为辽源市首座全栓接式钢结构全户内变电站,66千伏新城变电站主体采用全封闭式钢结构,设备退役时可实现主体钢材100%全回收,与传统混凝土结构相比,降低材料损耗40%。站内钢结构连接节点全部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施工时无需焊接、切割等动火作业,从源头规避火灾风险。同时,该公司不断加强噪声污染治理工作,创新研发一体式新型吸声体,提高变电站墙体的低频吸声性能,进一步控制站内施工、运行期间的噪声影响,优化了变电站整体运行环境。

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西部长安镇220千伏图延线输电通道下方,一排排卷曲的刺嫩芽长势喜人,随风摇曳,诉说着“树种置换”的生动故事。

“都成活了,再有一个多月就能采摘了!”当地村民对前来回访的吉林延边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专责徐圣忱说。2024年9月,延边供电公司以“树种置换”的方式向长安镇政府捐赠了5000株刺龙芽,用于替换输电通道下方长势迅速的树种,在消除树线隐患的同时也让部分村集体增加了一笔收入。

吉林帽儿山国家森林公园、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是大自然给予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宝贵财富。随着生态环境稳中向好,区域内珍贵树种和野生林木生长迅速,与穿越林区的输电线路安全距离不断缩小,给电网安全运行带来挑战。

为此,国网吉林电力以延边供电公司为试点,创新实施“低矮树种置换”“珍贵树种移栽”等治理方式。该公司主动联合政府相关部门,积极争取线路通道树木治理、植被置换等方面政策支持,邀请专家实地勘察评估,将线路通道附近的高大树木替换成景观花卉等树干矮小植被,在满足树线安全的同时,又为当地村民带来了经济收益,在高耸的铁塔与低矮的植被间,找到了生态保护和电网发展的双赢办法。据统计,2024年以来,国网吉林电力已联合相关部门累计完成植物置换9000余株。

声明:以上信息仅代表发布者自身观点,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平台对其真实性负责。

大家都在看

广告
评论 0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平台立场。
全部评论
懂能帝AI助手
服务商入驻
服务商入驻
资讯投稿
资讯发布
视频发布
视频发布
在线客服
平台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