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能帝首页 懂能帝首页
|
首页能源头条推荐资讯详情

如何答好绿电直连“实操考题”

2025-09-30 16:13
发布者:理想三旬
来源:理想三旬
标签:绿电直连650号文1192号文
0
0
2
分享

随着政策框架基本明确,行业关注点已转向落地层面:如何破解身份界定、成本核算、交易规则等实操堵点,实现从“政策可行”到“商业可持续”的跨越,成为当前行业的核心关切。近日,在博众智合、绿色创新发展研究院联合举办的“绿电直连与地方行动”研讨会上,来自行业研究机构、电网企业等领域的专家们,围绕650号文、1192号文落地后的“实操考题”进行了探讨。

政策破冰:明身份、补机制

“650号文最大的突破是明确了绿电直连是合法的、合理的。”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研究员田士君指出,650号文不仅明确了新能源专用线路直供单一用户的模式,还界定了投资、管理主体权责。

中国能源研究会配售电专委会副秘书长吴俊宏对比了政策演变历程:“650号文创新性地将绿电直连定义为‘直连’而非‘直供’,规避了供电资质争议;同时允许通过合同能源管理或多年期购电协议确立新能源与用户的消纳义务,无需拘泥于‘同一投资主体’。”650号文明确,绿电直连项目可作为一体化主体参与电力市场。吴俊宏还提到,文件突破性地提出“允许现货连续运行地区倒送电20%”,既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电能浪费,也能避免因强制配储导致的经济性失衡。

1192号文则在价格机制上补上“关键拼图”。该文件明确系统运行费仅对下网电量收取,自发自用部分暂免;线损也仅计算下网电量部分,而非全电量征收。吴俊宏以河南、江苏为例算了一笔账:“这两项减免叠加,每千瓦时电费可节省7~8分钱,对用电量大的企业而言,年节省成本相当可观。”此外,1192号文还确立了“单一容量电价机制”,将原有的电量电费按全省平均负荷率、接网容量折算为容量电费,既保障电网输配电费回收,又对负荷率高于全省平均的企业形成激励;同时暂免自发自用部分政策性交叉补贴的新增损益部分,进一步降低企业负担。

中电联统计信息部原主任薛静从宏观角度分析了政策推进的必然性:“当前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考核已细化至电解铝、钢铁、多晶硅等高耗能行业。以电解铝为例,政策要求其清洁能源占比需达29%,但多数电解铝企业依赖燃煤自备电厂,要想达标必须改造为绿色自备电厂,而绿电直连正是核心路径。云南、重庆等省的电解铝企业,本地非水可再生能源产量无法满足需求,绿电直连既能解决消纳缺口,又能帮助企业应对出口碳规则。这种刚性需求正倒逼政策加速落地。”

经济性考量:关键决策要算“精细账”

当前,新能源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新能源入市、绿电直连、代理购电等路径并存,投资方往往面临着复杂的机制“单选题”。

“比如选择了绿电直连,就意味着放弃参与差价结算可持续发展机制和代理购电。”田士君表示,选择绿电直连的项目,其盈利模式将完全依赖于电力市场交易,通过输配电费和系统运行费减免来实现收益;而选择直接并网的项目,则主要依靠可持续发展结算机制获得收益。田士君强调,“投资方必须仔细测算不同路径下的收益差异,对机制的选择将直接决定项目的经济可行性。”

区域资源禀赋和细则的差异性也会影响项目盈利。田士君指出,各省在新能源政策支持力度上存在显著差别,“例如蒙东等地区未设置机制电量,有些省份的机制电量比例能达到70%~80%,机制电量政策的差异会导致新能源入市的竞价结果差别较大,这会进一步影响不同地区的项目盈利能力。”

“不同省份新能源装机布局和绿电直连发展将呈现明显分化态势,”田士君预测,“有些地区会重点发展绿电直连,有些地区则可能更倾向于直接并网模式。”这种区域分化格局意味着,投资者需要针对具体省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条件进行个性化决策,任何“一刀切”的投资策略都可能面临风险。

北京计科能源新技术有限公司研究主管车阳指出,源荷生命周期错配也是绿电直连项目落地客观存在的挑战:“以光伏为例,其使用寿命可达25年以上,且技术上无强制退役要求,但高耗能企业受政策、市场影响大,比如电解铝可能因欧盟碳规则调整面临经营波动,甚至是倒闭。负荷消失后,电源何去何从?此外,对民营企业而言,还面临着专线建设资金压力、国土空间规划协调等现实问题。”

破题方向:细则补位+模式创新

绿电直连要落地,离不开地方政策与电力市场规则的进一步细化。田士君建议,各省需结合1192号文尽快出台落地方案,重点明确现货市场参与的实操细节;交易机构与电网公司需主动衔接,“电网公司需在‘十五五’规划里考虑直连项目发展对电网规划、布局的影响及计量、结算细则;交易机构要明确直连项目参与现货时和火电差异化报价规则,比如能不能发用电统一报价、不同时段申报不同量价曲线等。”

吴俊宏表示,650号文已解决多个此前的堵点,短期内绿电就近消纳主要依赖三类路径,分别是650号文明确的“一对一”直连、“增量配电网+新能源”模式,以及待细则出台的智能微电网模式,“源网荷储、零碳园区等项目的最终降碳,也需依托这三类路径推进”。

薛静强调了政策落地与电力市场协同的重要性:“‘十五五’期间,新型电力系统与电力市场必须融合发展。”中长期交易比例灵活性、储能参与现货市场等机制完善,将直接影响绿电直连项目的盈利模式。

针对源荷生命周期错配、民营企业资金压力等问题,车阳提出了更具体的落地建议:“除了设立项目风险基金,让财政、电源方、负荷方共同出资,应对负荷退出后的电源消纳问题,还可以引入能源产业战略投资者,通过产业基金分摊专线建设的资金压力。”

他特别提到“一对多”的园区模式:“以产业园区为主体整合负荷,就像池子越大,扔进去石子掀起的浪越小——园区统一买绿电、管专线,企业不用自己单独建线路、扛风险,还能共享资源,对中小企业来说更划算。”

对于数据中心等优质负荷,车阳建议转变思路:“数据中心负荷调节能力强,且算力与AI高度耦合,可从电力市场的买方转变为卖方,以虚拟电厂形式出售调节服务。”他提到,数据中心可先实现源荷自平衡,再借助AI优化储能调度,参与电力辅助服务市场——通过提供容量调节、负荷响应等服务开辟新收益渠道,契合“人工智能+能源”的发展方向,让绿电直连项目从“用电省钱”转向“服务赚钱”。

声明:以上信息仅代表发布者自身观点,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平台对其真实性负责。

大家都在看

广告
评论 0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平台立场。
全部评论
懂能帝AI助手
服务商入驻
服务商入驻
资讯投稿
资讯发布
视频发布
视频发布
在线客服
平台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