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能源头条推荐资讯详情
大电芯、大系统加速渗透,储能温控如何破解安全焦虑?

发布者:
来源:
标签:




当储能电芯容量从280Ah、314Ah加速向500Ah乃至千Ah级别快速跃升,储能系统正迎来容量倍增与安全可控的深层博弈。
大容量电芯通过提升能量密度显著降低了单瓦时成本,推动储能电站向GW 级规模扩张,但单个电芯发热功率的同步激增,也使传统温控体系面临“热蔓延失控”的现实挑战。
这场由电芯容量革命引发的连锁反应,正驱动储能温控技术协同变革。
500+Ah大电芯竞争白热化,6MWh+储能系统全球爆单
在海内外需求共振、行业内卷、降本增效与长时储能需求增多等多重因素驱动下,500Ah+电芯已经成为当下储能技术竞争的“风暴眼”。
据CESA储能应用分会产业数据库不完全统计,2024年以来,市场上出现了数十种500Ah+电芯,仅2025年至今,有超22家企业发布31款500Ah+大容量储能电芯。
另一方面,今年以来,全球市场中314Ah电芯“一芯难求”,产能面临300Ah +电芯产能缺口与500+Ah电芯产线换挡的结构性矛盾,头部企业引领的500+Ah电芯的量产窗口期加速到来,在应用环节,500+Ah电芯实现了规模化渗透。
资料显示,目前,亿纬锂能、宁德时代、远景动力、海辰储能等头部企业的500Ah+大电芯已陆续量产,其中远景动力500Ah+已经发往海外。
报道显示,10月份,宁德时代、远景动力、亿纬锂能、海辰储能等头部企业曝光的 500Ah+、600Ah +级电芯月产能超20GWh。
应用环节,上半年,亿纬锂能628Ah电芯成功中标中国电气装备集团电工时代集采项目;海辰储能1175Ah电芯则应用于沙特4GWh大型储能项目。
与此同时,搭配大容量电芯的6MWh+储能系统快于国内市场,在全球开始了“爆单潮”。
今年以来,精控能源、海辰储能、远景动力等企业6.25MWh储能系统均斩获了国外市场大单,其中,海辰储能的订单最多。
9月,海辰储能与欧洲可再生能源企业BOS Power签署合作协议,双方计划2027年前在丹麦、瑞典、芬兰及挪威部署总规模3GWh的储能项目,海辰储能将供应∞Power 6.25MWh(2h/4h)及∞Block 5MWh储能系统。
另外,海辰储能还与欧洲领先的光储EPC Solarpro签订规模达2GWh的储能系统供货协议,根据协议,其将提供先进的定制化储能解决方案,主要采用搭载4h专用的∞Cell 1175Ah和新一代大容587Ah电池的∞Power 6.25MWh电池储能系统。
6.25MWh系统在海外市场的快速渗透得益于长时储能在全球多个区域成为“刚需”,包括欧洲可再生能源渗透持续提升,西班牙大停电事件后各国加速电网侧长时储能部署;美国市场老旧电网升级与优越的电价政策推动加州、德州等核心区域长时储能需求增多;中东地区沙特、阿联酋等国的大型光伏项目普遍要求配置4小时以上长时储能。
可以预计,随着技术的迭代及更多的项目落地,未来,6+MWh系统将迎来订单的爆发期。
104S液冷板是“良配”吗?
储能电芯的“容量竞赛”在突破成本瓶颈的同时,也制造了全新的热管理矛盾。
比如,散热不及时,当单体容量314Ah提升至587Ah时,其充放电过程中的产热功率可增加2-3倍,由于散热路径长、热阻大,热量难以快速传导至外界,导致电芯温度急剧上升。
均温性难以保证,超过1米的超大尺寸电芯内部不同区域在充放电时的电流分布存在显著差异,导致局部区域温度比平均温度高出10℃-15℃。
热失控风险增加,随着电芯尺寸的增大,热失控所释放的能量呈几何级数增长。当大电芯发生热失控时,瞬间释放的能量可达小型电芯的数十倍,高温和高压气体能够在极短时间内蔓延至相邻电芯,引发连锁反应。
此外,大电芯容量增加还带来与系统集成的适配问题、冷却液泄漏风险。
为攻克大电芯的高产热所带来的安全挑战,各电芯厂家采用了低粘高导电解液、多元掺杂磷酸铁锂正极和低表面缺陷石墨负极等技术手段,提升电芯的热稳定性和结构稳定性,同时更新电芯结构,提升电芯隔膜与电芯壳体之间的散热通道特性,提高了大电芯自身的安全性,为其大规模应用奠定了基础。
其中,104S液冷板或许为解决储能大电芯的热管理问题提供了新的方向。
在587电芯104S的pack包中,“104S”代表着104个电芯串联的连接方式,通过将104个587电芯串联起来,可以获得更高的电压输出,从而更方便地与现有电力设施进行匹配和连接,减少了电压转换环节的能量损耗,提高了整个储能系统的能量传输效率和稳定性。
同时,高电压输出还可以降低电流强度,减小输电线路中的电阻损耗,进一步提升系统的整体性能。
凭借优越的性能,587电芯104S的pack包可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网侧储能、分布式能源领域等不同场景中。
热管理系统对于587电芯104S pack包的性能和寿命至关重要,今年以来,针对大容量电芯的特点和需求,祥博传热科技、安徽易新能科技均推出了适配587Ah、600Ah+、700Ah+电芯的大电芯104S液冷板。
从易新能科技推出的产品看,104S液冷板优势明显,该承重可达1500KG,厚度为11mm,装载整体变形量小于1.2mm。
具体而言,有三大优势:
先进的散热技术,该液冷板采用了先进的冲压钎焊工艺,拥有成熟的焊接技术,这种工艺制造的液冷板具有导热率高、均温性好的显著特点,能够精准控制温度,有效带走587Ah、600Ah+、700Ah+ 大电芯在充放电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热量,确保电芯温度更低、更均匀,从而延长电池寿命,提升电池性能。
优化的流道设计,针对大电芯的结构和散热需求,设计出独特的扰流结构,使冷却液在液冷板内能够均匀流动,实现了对电芯的全方位高效散热。同时,这种流道设计还能有效降低水流阻力,提高散热效率,确保在不同工况下都能为电芯提供稳定可靠的散热保障。
良好的结构适配性,考虑到大容量电芯在储能系统中的安装和使用要求,104S 液冷板在结构设计上进行了优化。其尺寸和形状与大容量电芯模块完美匹配,能够紧密贴合电芯,确保散热效果的同时,还能为电芯提供良好的机械支撑和保护。
此外,液冷板的材质选择和表面处理工艺也经过了严格筛选,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抗氧化性,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的使用环境。
目前,该公司已经与多家行业头部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将在多个大型储能项目中应用该产品。
祥博传热科技的587Ah大电芯104S液冷板采用冲压成型+高温钎焊工艺,材质为AL3003mod,具备优异的导热性与结构强度;重量54.3kg,兼顾轻量化与高承重能力,可很好适配电网侧储能电站、工商业储能集装箱、新能源配套储能系统、高倍率充放电应用场景。
大容量电芯引发的温控变革,本质上是储能产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的缩影,104S 液冷板实际效果仍有待市场验证,随着储能产业的发展和温控技术的进步,会有越来越多的产品解决大容量电芯带来的安全焦虑。
当温控技术的进阶于电芯容量提升真正做到高效协同,储能系统将在安全与效率的双重保障下,真正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核心力量,而这场变革的深度,正决定着未来储能产业的竞争格局。
反馈举报

声明:以上信息仅代表发布者自身观点,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平台对其真实性负责。
大家都在看

广告
评论 0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平台立场。全部评论
加载失败
总发布:780粉丝:11
相关推荐
- 加载失败
DND97003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浙江凌晨科技有限公司
- 加载失败
旧能新能都是能
- 加载失败
浙江凌晨科技有限公司
- 加载失败
浙江凌晨科技有限公司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