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能帝首页 懂能帝首页
|
首页能源头条推荐资讯详情

边际报价:为什么充分竞争下的电力市场不需要预测电价

2025-09-13 15:43
发布者:老余懂能源
来源:老余懂能源
标签:电力市场电价电力交易
4
0
14
分享

而边际成本函数是成本函数的导数,因而代表了成本增量随着产量增量的变化率。

而把成本函数分段做线性化处理后,每一段斜直线的斜率就是导数,那么这个分段的成本函数所对应的导函数(边际成本函数)就变成了阶梯状的曲线。

这也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发电侧在现货市场内的报价曲线。

_边际电价法_电力边际成本是什么意思

假设成本函数是C(X),X是产品的产量,是函数的自变量,那么边际成本函数就是C(X)的导函数,即C"(X)。

再假设市场最终的出清价格为π,对应该企业的中标量,也就是可以生产的商品数量为X,那么企业因为销售这些商品可以获取的收益为π×X。

企业的利润 = 收入 - 成本,即为π*X-C(X),企业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所以为了求取这个函数的最大值,我们要对整体函数进行求导。

假设利润函数P(X)= π*X - C(X),那么对产量X求导后P"(X)= π - C"(X),原函数的极值点位于导函数的零点,将导函数置零后我们就得到了C"(X)=π这样的结果。

边际电价法__电力边际成本是什么意思

这必然是原函数的极值点,但我们还要证明这个点到底是最大值还是最小值。

当导函数为正时,原函数单调递增;当导函数为负时,原函数单调递减。

我们观察市场出清价格与边际成本的关系,当π>C"(X)时,导函数大于零,那么也就是说在产量小于出清市场价格对应的产量时,原函数即利润函数是递增的。

当π<C"(X)时,导函数小于零,那么原函数在产量高于出清价格对应的产量区间是递减的。

边际电价法__电力边际成本是什么意思

所以很显然,产量等于市场出清价格对应的产量时,这必然是个极大值点,即当边际成本为市场价格时,企业可以获取到最大利润。

也就是说发电企业按照实际边际成本报价时,在任何出清价格下都可以获取该价格下的最大利润。

当然,这个结论需要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市场是竞争充分的,也就是市场信息流转需要通畅且任意市场主体的行为都无法影响市场最终出清的价格。

有意思的是,一个充分竞争的电力市场,最不该做的是就是电价预测,因为没有办法预测。

用逻辑关系来讲,充分竞争的电力市场→不用做价格预测,这个命题成立的话,那它的逆否命题也成立,也就是说大家都在做价格预测→电力市场竞争不充分。

目前能够直接参与现货交易的批发侧主体数量还是有限,毕竟发电侧的电源往往装机容量都很大,市场内的供给方主要是这类集中式的电站,而并非是小散电站。

而且电力现货市场每天都要运行,所以多次申报→反馈→复盘→申报这样的循环使得各类主体都对市场产生了“经验”,有时也会产生“默契”。

这也是为何各地市场组织部门都要对电源尤其是火电机组定期进行全面的成本核查,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边际成本,而且这个数值也是当市场监测出部分机组联合行驶市场力时去替换机组报价的依据。

即用核定的边际成本来取代机组原本的日前申报,相当于营造了一个以“边际成本”报价的局面,依据的也是充分竞争市场下的机组最优报价行为。

我们再通过成本曲线而非边际成本曲线来看一下选择边际成本报价方式是充分竞争的市场中唯一最优策略的这个结论。

电力边际成本是什么意思__边际电价法

成本曲线上的任何一个点代表的是某个产量下的成本总量是多少,在同样的坐标系下,我们再绘制一个有关收入的曲线。

假设市场最终出清的价格为π,那么企业收入就是π*X,这是一条从坐标系原点出发的斜线,斜率为π。

如果这个收入线和成本线相交(非相切)的话会有两个交点,在每个交点上,企业的收入=成本,也就是利润为零。

但是在这两个点之间,我们可见,收入与成本的差距会先变大再变小,而这其中必然存在一个利润的极大值。

而在这个点上,我们已经推导过,这个产量下的边际成本就是市场价格π,而市场价格在这张图上就是收入曲线的斜率。

而在成本曲线上,该点的边际成本就是对应切线的斜率,相当在此点上,成本曲线的切线(导数线)和收入曲线是平行的,因为二者的斜率相等。

这也是换了一个视角来看为何充分竞争市场环境下,按照边际成本报价方可获取企业的最大利润。

没有任何主体在市场出清前可以确认自己就是边际出清者,也就是说市场里没有觅价者,都是受价者。

既然只能被动接受市场最终的出清价格,那么选择按照边际成本来申报自然就成为了最佳策略。

那些为了更高的市场出清价格而选择报高价的行为,如果以你所申报的价格作为了市场出清价格,那么你也相当于给其它主体做了嫁衣,大家可以搭上你这个便车一起享受高于理论出清价格的市场价格。

但是为了这些,你要承担者不被市场出清的风险,也就是说事不成,损失自负,事成了,大家共享,这显然不是一个均衡的博弈局面。

但如果市场里的参与主体还不够多,一些主体之间可能会形成“联合”,依靠较高的市场份额来集体“抬价”,这样的市场就给了一些主体主动“觅价”的空间,这也是市场监管的重点所在,尤其是在市场初期阶段,因为无法引入大量的参与主体来实现充分竞争时,就要采取一些行政手段来“干预”尚不成熟的市场。

其实一直有这么一个反对电力搞市场化的声音,就是担心市场不充分而导致大家为了获取更高利益而动用各类资源去预测电价。

预测电价这件事本身就存在能量的消耗,尤其是现在很多人工智能、量化交易的引入使得预测电价=消耗电能,而充分竞争的市场就不该做预测,那么这种声音就会认为预测价格实际上就是浪费资源。

不能否认套利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发现商品的真实价格,所以一个市场的建设肯定要经过一些初期阶段,也不能说等一个完善的规则后再开市场,规则和主体行为间的博弈本就该诞生于真实的市场中。

且不论这个市场最终是否能够走向充分,但目前知道按照边际成本报价为什么是充分市场里的唯一策略就够了,这样再看到各地规则中有关信息申报,有关市场力监测,有关报价替代的内容就知道根据在哪里。

声明:以上信息仅代表发布者自身观点,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平台对其真实性负责。

大家都在看

广告
评论 0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平台立场。
全部评论
懂能帝AI助手
服务商入驻
服务商入驻
资讯投稿
资讯发布
视频发布
视频发布
在线客服
平台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