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能源头条推荐资讯详情
圆满收官!中船科技CWP2025精彩回顾
发布者:
来源:
标签:

赴一场金秋之约,启一段风之梦想。10月20日—22日,2025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 2025)盛大举行,作为中船集团清洁能源子集团,中船科技以“中船所向 深蓝图强 科技所往 智慧领航” 为主题精彩亮相,通过最新海陆风电产品、最优风电+系统解决方案、最前沿风电技术探讨、最核心清洁能源产业链、最美风电场产品,共赴这场创新与实践碰撞的金秋之约,探索风电产业的浩瀚蓝图与无限可能。

四款新品亮相
引领海陆新“风”潮

10月20日,中船科技举办新品发布会,重磅发布了新一代海陆风电机组及支撑结构产品,以一系列突破性技术创新与严苛的可靠性验证,展现其在风电领域深厚的科技积淀与硬核实力,为我国风电迈向“质的跃升”提供了高品质风电装备。

全球最高200米级钢混塔筒是中船科技打造的最新支撑结构产品,该混塔直击行业痛点,破解了低风速、高切变地区风电开发难题,使此前经济性不足的低风速区域开发价值提升30%以上,让我国中东部、西南等传统低风速地区的千万千瓦级风资源储备将具备开发可行性,为中国风电行业迈向更高效率、更优效益时代提供强力“支撑”。


H220陆上风电平台是一款覆盖5MW和7.7MW等机型的通用技术底座,该平台可精准对应不同风速区间,以硬核创新、智能内核、四级验证等手段实现了可靠性、成本与场景适配性的平衡,以系统价值破局超低、中低风速市场,实现目标风速区间内项目IRR稳定在10%以上,为投资者提供了覆盖广、收益稳的确定性解决方案。

H305-20MW抗台型海上风电机组,适配浙江、福建、广东等中高风速区域,该机组叶片气弹稳定、传动系统成熟可靠、轴承承载能力高、电网支撑能力强、智能程度高、运维成本低,可抵御17级台风,10m/s风速下满发小时数超4300h,收益率提升10%以上,完美契合高水深、远距离复杂海域的开发需求。

四款新品的发布,标志着中船科技已构建起覆盖海陆全域的风电装备体系,实现从超低风速陆地到中高风速深远海的全场景覆盖,为行业提供了“因地制宜”的风电开发路径。
系统解决方案
构建产业融合新业态
风能展上,中船科技还展示了其超越单一风机装备制造的创新实力,构建了“风电+新场景”创新体系,形成中船特色明显的“风电+蓝色海洋经济”“风储氢氨醇一体化”“风光热储一体化”等综合解决方案,展现了清洁能源与多产业深度融合的广阔前景,为行业构建产业融合新业态提供了中船方案。

在海上蓝色经济综合体打造方面,中船科技以“商业模式创新+创新技术应用”为引领,开展了蓝色海洋经济综合体建设,致力于将海洋养殖、海洋文旅和海洋能源一体化集成,布局建设分布式海上风电场及智能微电网、邮轮游艇群、养殖文旅平台、深海移动养殖工厂和海洋信息管网等风渔文旅结合项目,引领海洋资源开发从单一粗放到综合高效、从近海向深远海迈进。目前,公司已在多地布局蓝色海洋经济综合体示范项目建设。

在绿色燃料领域,中船科技重点推进“风光氢氨醇一体化”项目,以风光发电为基础,通过电解水制取绿氢,进而合成绿氨、绿色甲醇等高附加值化工产品。此举不仅将可再生能源稳定转化为实体商品,更成功解决了绿电的间歇性与消纳难题。该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公司通辽50万风电制氢制氨一体化示范项目。今年9月,中船科技与客户签署了绿色甲醇长期供应协议,实现了从可再生能源制氢,到化工合成,再到终端销售的全价值链贯通。
前沿观点碰撞
解锁风电价值新主张
此次北京国际风能大会精心设置了一系列紧扣全球科技与经济热点的论坛,充分展现风电产业与新兴领域融合发展产生的巨大潜力。

中船科技副总经理张晓阳出席企业家论坛,与六家风电开发和整机企业高管围绕“集成创新如何重塑核心竞争力”展开深度对话,并从过去、现在、将来三个维度分享了中船科技在风电集成化创新领域的成效、经验与规划。
他指出,作为中船集团清洁能源子集团,中船科技依托船舶与风电技术同源、产品同线和清洁能源产业链集成创新优势,成功打造了“扶摇号”“H260-18MW”等多款海陆“明星”产品,以主机系统创新倒逼零部件适配新市场环境。

他强调,技术创新引领的不只是主机产品发展,而是风电行业的发展,作为整机商,既要向上延伸、又要向下穿透,要挑起两头重担,不光对开发商还要对供应商负起责任,对开发商、供应商的需求都尽力匹配,才能实现协同发展。“十四五”期间,中船科技构建了成熟的电站建设运营体系,通过风场建设反哺装备制造、验证集成创新效果。
未来,中船科技也将把创新放在首位,聚焦“海上+海外”战略,研发海上施工革命性工艺以提升效率,同时整合集团化工领域资源,大力推进风电+绿氢/绿氨/绿醇等清洁能源融合示范项目落地,将中国的氢氨醇先进技术与海外绿色燃料的高需求结合,打通出海通道,促进价值共赢,为行业、为中国的绿色甲醇出海提供“中船方案”。




此次风能展还设置了多场专题论坛。中船科技的工程师们带来了多项前沿技术成果,包括《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海上风电机组主动防御设计及应用》《全装配式支撑结构体系》《耦合物理机制与AI的海上风场高精度评估研究及应用》等,为行业创新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技术方案与实践智慧。
风电“舰队”集结
奏响协同发展新乐章
本次风能展上,中船科技携中船集团13家风电产业链精锐力量齐齐亮相,全面展示在强化产业链韧性、突破关键技术、拓展应用场景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呈现出一支协同作战的“风电舰队”。

本次展出的产业链精锐包括:双瑞复材的风电叶片多次刷新世界纪录;重齿公司实现100kW到25MW风电齿轮箱的研制和批量交付;中船电机覆盖1-25MW全系列风力发电机;前卫科技掌握风电机组电气控制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清平机械具备年产齿轮800万只、齿轮箱4万台的生产能力;以及其他多家企业在变压器、摩擦材料、储能产品、海上钢结构、勘测设计、状态监测等领域的专业优势。他们共同奏响风之“链”曲,打造了自主、安全、可控且更具韧性的中船风电全链条生态圈。




风场臻品列阵
彰显硬核可靠新实力
中船科技坚持风电主机装备和电站系统集成“双轮驱动”,全力打造度电成本最优的风电场产品。目前,已在新疆、甘肃、内蒙古、辽宁、河北等11个区域获取了超1000万千瓦风光资源,并自建了哈密百万千瓦、辽宁葫芦岛兴城50万千瓦、黑龙江双鸭山集贤20万千瓦等风场项目。




中船科技还将数字化与智能化作为推动风电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系统构建成熟的电站建设全寿期解决方案。在规划设计阶段,自主研发的智能平台融合气象地理数据与历史运行反馈,持续优化机组选型与布局,提升发电效率与设备安全性;在工程建设阶段,“智能施工”平台通过动态排程与数字孪生预演,实现施工风险100%模拟管控,有效提升施工效率;在电站运营阶段,构建了集设备监测、故障预警、健康评估于一体的智能运维体系,集成精准功率预测,打造智慧风电场整体解决方案。

此次风能展,中船科技以系列创新成果和系统解决方案,彰显其践行国家“双碳”使命的决心与实力。面向未来,中船科技将全力构建科技突出、质量可靠、成本领先等核心优势,为我国能源自主可控目标实现及风电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中船智慧与力量。

反馈举报
声明:以上信息仅代表发布者自身观点,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平台对其真实性负责。
大家都在看

广告
评论 0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平台立场。全部评论
加载失败
总发布:783粉丝:1
相关推荐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旧能新能都是能
- 加载失败
浙江凌晨科技有限公司
- 加载失败
老余懂能源
- 加载失败
天空爱讲能源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