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能帝首页 懂能帝首页
|
首页能源头条推荐资讯详情

CWP2025声音丨内外兼修 在集成创新与全球竞合中锚定高质量发展

2025-10-24 17:45
发布者:能源行业新闻
来源:能源行业新闻
标签:风电人物风电出海2025风能展
1
0
2
分享

金秋十月,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5)的热度正酣。10月20日,两场聚焦风电产业核心命题的企业家论坛接连启幕,一场向内探寻集成创新的“破局之道”,一场向外探索供应链出海的“远航之策”,共同勾勒出中国风电在能源革命浪潮中的发展图景。

1、向内深耕 集成创新

重构风电企业核心竞争力

首场论坛以“新趋势下中国风电集成化创新发展模式”为主题,由三峡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首席专业师董秀芬主持。她以《风能北京宣言2.0》中“创新”内核为引,搭建起“政策解读—企业实践—未来展望”的讨论框架,让这场关于“内功修炼”的对话更具针对性。

微信图片_2025-10-24_135606_038.png

三峡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首席专业师董秀芬主持论坛

政策引路:价格机制与集成方向定调行业转型

论坛伊始,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研究员时璟丽以“创新发展新模式下的价格机制”为核心展开引导发言。演讲中,她用一组亮眼数据点明行业态势:“十四五”期间新能源发展超预期,8月底风光装机占比达46%,行业已从“单一电源发展”转向“系统集成融合”的新阶段。

微信图片_2025-10-24_135600_190.jpg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研究员 时璟丽

政策层面,时璟丽通过拆解各项政策的落地情况及相关数据,揭示出新能源与产业集成的三大方向,即开发建设集成、多产业协同、新业态培育,且这三大发展方向正通过绿电直连、零碳园区、就近消纳等政策落地,这为企业的未来创新提供了清晰路径。

企业实践:从成本控制到价值创造,各展所长破局转型难题

在随后的圆桌讨论中,山高新能源、金风科技、远景能源、明阳智能、电气风电、中船科技和三一重能等七家企业的高管,围绕“集成创新如何重塑核心竞争力”展开深度对话,将政策方向转化为具体实践图景。

微信图片_2025-10-24_135534_286.jpg

嘉宾围绕“新趋势下中国风电集成化创新发展模式”展开讨论

山高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马锁明直言投资企业的核心挑战:“136号文后,电价不确定性打破了传统收益模型,我们必须从拿指标转向核心竞争力的修炼。”他以山高在内蒙古乌兰察布的新能源+数据中心项目为例,提出“成本控制+资源整合”双路径——通过项目设计优化降低度电成本,联合产业链伙伴推进风光储一体化,同时呼吁降低开发非技术成本,为项目盈利“减负”。

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陈秋华则从主机厂视角提出“度电价值”新思维:“过去拼发电量,现在要拼何时发电。”他分享了金风科技在澳洲的实践——风储一体化机组通过15分钟电力交易价格预判,实现低价储电、高价售电,国内项目也已实现小规模落地;与此同时,金风科技依托风电领域唯一国家创新中心,联合产业链攻克电网稳定性等“卡脖子”技术难题,在兴安盟推进的风电+绿色甲醇项目,已实现绿色燃料商业化闭环。

远景能源风机与装备产品平台副总裁黄虎则用“技术赋能”给出答案:“气象大模型与能源大模型的结合,让风机从被动发电转向‘主动创造价值’。”他提到,远景能源在示范风场部署的智能系统,可将风机收益提升20%以上,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赤峰零碳氢氨工厂的AI调度方案,更实现了电源侧与负荷侧的精准匹配。

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副总裁叶凡在分享时表示,明阳智能已从设备供应商转向系统方案供应商,需应对沙戈荒大基地、超低风速、深远海等新应用场景,将会更关注全生命周期度电成本。未来,明阳智能会结合实际需求布局电氢氨醇创新,借助大数据与AI技术提升发电收益,并通过产品创新以更低度电成本适配氢氨醇应用场景。此外,明阳智能还将探索风电与化工、渔业的融合模式,通过多业态融合为投资模型增益。

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副总裁蒋勇指出,136号文后,风机产品需从标准化转向定制化,将依托平台化、模块化满足不同区域电力交易需求,而这需要上下游产业链共同集成创新。当前,电气风电正将AI应用于风机全生命周期管理,为每台风机配备“双大脑”,不仅通过“左大脑”实现风机随风而动,还能通过“右大脑”进行寿命预测,推动风机多发高价值电量;此外,电气风电已制备出第一吨绿色甲醇,并通过解决制氢设备技术问题,打通绿色生物质供应、绿证获取及航运消纳等环节难点,从而形成商业闭环,助力风电与化工产业集成化跃迁。

中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晓阳在论坛中提到,中船科技依托集团80余家成员单位的技术集成优势开发风机,以叶片创新倒逼主机适配新环境;“十四五”期间,中船科技强力推进“投资+建设+运营”风场模式,通过风场建设反哺装备制造、验证集成创新效果;未来,中船科技将聚焦“海上+海外”战略,研发海上施工革命性工艺以提升效率,组建团队突破项目敏感因素,同时整合集团化工领域资源布局氢氨醇产业,推动中国绿色燃料走向全球。

三一重能副总经理、研究院院长杨怀宇表示,政策密集出台后,客户因电价、并网时机等变量增多,难以测算预期收益,进而对设备厂提出“度电成本低于周边项目”的需求;从设计端看,风电企业需平衡风机低风速发电效率与高风速下的可靠性、疲劳极限等问题,避免产品“畸形”;针对绿电直连、零碳园区等项目,客户对容量系数的确定性存在困惑,因其与资源禀赋、项目类型紧密相关。为此,他建议加快针对不同应用场景的示范项目建设,为行业提供参考依据,同时扩大省级电力市场范围,平抑地域风资源差异,减少非理性竞争。

这场精彩的圆桌讨论最终指向一个共识:中国风电的集成创新,已从“单点突破”进入“系统协同”阶段,逐渐从“成本驱动”转向“价值驱动”,这正是产业应对市场变化、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底气。

2、向外破局 直面挑战

探寻能源转型协同新路径

如果说首场论坛是“内功修炼”,那么以“中国风电供应链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中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的第二场论坛,则将目光投向了“全球竞合”的广阔舞台。论坛由全球风能理事会战略总监赵锋主持,他以“船已驶出,不可掉头”形容风电全球化趋势,引发嘉宾对“如何走出去、走进去、走得稳”的深度思考。

微信图片_2025-10-24_135503_018.jpg

全球风能理事会战略总监 赵锋

声明:以上信息仅代表发布者自身观点,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平台对其真实性负责。

大家都在看

广告
评论 0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平台立场。
全部评论
懂能帝AI助手
服务商入驻
服务商入驻
资讯投稿
资讯发布
视频发布
视频发布
在线客服
平台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