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能源头条推荐资讯详情
深度 | 四川的低电价 完全由供需形成

发布者:
来源:
标签:




继2022年“缺电危机”后,四川省电力市场的负电价再次引发热议。在近日四川电力现货市场结算试运行期间,9月20日现货价格出现负电价,出清最高价格仅-0.034元/千瓦时,最低价格则直接触发市场价格下限,为-0.05元/千瓦时。从三年前购买高价外来电到现在现货市场的“地板价”,究其本质,都是市场供需的显性化。
低电价由市场供需决定。电力现货市场的核心就是发现能够反映真实供需与发电成本的价格信号。虽然电力商品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但其价格形成机制仍然遵循基本的市场逻辑,由市场供需决定。四川是中国的第一水电大省,水电装机容量约1亿千瓦,占全省装机总容量近七成。回顾2022年夏天,四川遭遇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峻的高温干旱灾害性天气,面临历史同期最高极端高温、历史同期最少降水量、历史同期最高电力负荷三“最”叠加局面。受此影响,主力军水电出力大幅受限,而工业生产与空调负荷用电需求同步增长,导致电力供应形势严峻,甚至在部分时段出现电力缺口。因当时四川未在枯水期组织现货市场运行,“供不应求”的供需信号被间接反映在省间外购电的价格中。着眼当下,进入9月后,四川迎来丰水期,今年来水甚至较去年同期偏丰近六成,使得省内水电发电能力得到极大释放。但用电负荷受气温下降和持续降雨影响相对疲软,日均最大负荷较去年同期下降13%。从现货价格与运行数据可以看出,从9月11日至21日,全省供需比始终保持在1.3以上,尤其是发生负电价的20、21日,供需比逼近1.5,供应与需求的强弱对比导致市场出现低电价。
负电价受供需特性影响。除了大量的水电外,近几年四川也在快速扩张风电、光伏等新能源。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风电装机容量900万千瓦,光伏装机容量1570万千瓦,叠加水电后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超过85%。这种特殊的电源结构既赋予了四川清洁低碳的能源禀赋,也带来电力供应波动性和间歇性挑战。叠加用电负荷在较短周期内缺乏弹性,现货市场价格呈现出波动幅度大、频率高特点。传统火电的发电成本以燃料为主,而可再生能源利用自然资源发电,更具成本竞争优势。当电力供应开始紧张时,为满足全部用电需求,系统往往需要调用气电等成本高昂的发电资源,或者由于输电通道阻塞,某个电气节点的负荷增量会大幅加重系统总用能成本。此时,市场释放高电价信号,有效引导用户调整用电行为,减少不必要的电力消耗;同时,也能够激励发电企业提高发电效率,或是吸引更多投资。而在电力供大于求时,市场定价机组发生变化。对可再生能源来说,其成本主要集中在前期设备投资和建设阶段,一旦项目建成投产,其发电过程中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自然而然地成了市场价格的主导者。随着供需关系进一步宽松,电价机组由普通的可再生能源再次转变为能够以“负边际成本”发电的可再生能源,“负边际成本”指的是其通过发电享有的财政补贴或是绿色环境价值。此外,火电、核电等传统电源受技术与经济限制,难以快速降低出力,启停的巨大成本和运营难点迫使其在负电价时段继续提供供应。
负价在大宗商品市场并不罕见,甚至可以称为对供需基本面的理性市场反应。经济学将这种生产成本低于不生产成本的情况描述为社会最优。例如,某些无法在短期内灵活调整生产能力的商品,厂商愿意支付费用以处理过剩库存。这种库存过剩现象最常出现在存储能力有限甚至无法根本存储的市场,以电力、天然气和原油等能源商品为典型。2008年,德国首次出现负电价,并从欧洲逐渐蔓延至澳大利亚、美国。根据英国一智库数据,芬兰在2024年以725小时负电价记录,超过所有其他欧洲国家。今年2月,两部委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明确要求适当放宽现货市场限价,申报价格下限考虑新能源在电力市场外可获得的其他收益等因素确定。此次的负电价现象,正是四川贯彻落实国家政策文件的充分体现。
随着新能源全面入市,市场供需关系进一步完整,负电价将被应用于更多的现货市场。为更好落实负电价机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正视负电价现象。在以5分钟或15分钟为交易单元的现货市场中,价格波动反映了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电能量价值差异,可能会在一天或几天内发生明显变化。但从较长时间周期(如月、年)上看,在系统装机容量与负荷需求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市场均价将趋向同期燃料价格,并不会出现脱离基本面的巨大偏差。在实际电力市场交易中,发电企业的收益还受到辅助服务市场、容量补偿机制等多种因素影响,负电价并不等同于负收益。
二是回归负电价本质。只要符合市场基本原理,市场价格应允许变为负数,这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与绿色都至关重要。但负电价之所以反复引发社会关注和争议,绝非负电价自身的机制失灵,而在于背后隐藏的中长期电量约束问题。为满足中长期合同高比例签约要求,避免偏差考核,经营主体往往在现货市场中采取非理性报价,不惜以极低价或是负价争抢发电量,导致负电价无法真实反映供需关系。这一行为才是市场价格信号失真的“幕后元凶”,负电价承受了本不该属于它的诸多争论。
三是要发挥负电价作用。适时的负电价,是健康电力市场的一个重要象征。一方面,负电价催生更多价格响应型需求,让用户主动“削峰填谷”,有效降低全社会用电成本;另一方面,负电价为储能等灵活调节性资源提供价值兑现途径,通过“低买高卖”模式,储能在获得收益的同时,也能为电力系统提供重要的调节支撑。但要注意的是,若负电价长时间持续,则一定程度表明市场供需出现失衡。此时,我们必须通过科学合理的电源结构调整、电网布局优化等多种手段,保障电力系统长期稳定。
四川电力市场的负电价,是供需关系的真实体现,也是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必然结果。对四川而言,当下最重要的并非纠结于负电价本身的“特殊性”,而是以此次现象为契机,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完善市场机制、激发投资活力。理性看待、科学规范,就能让其成为优化资源配置、助力“双碳”目标的有效抓手,为全国电力市场化改革提供参考。
反馈举报

声明:以上信息仅代表发布者自身观点,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平台对其真实性负责。
大家都在看

广告
评论 0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平台立场。全部评论
加载失败
总发布:653粉丝:9
相关推荐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旧能新能都是能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能源行业新闻
- 加载失败
老余懂能源
- 加载失败
旧能新能都是能
- 加载失败
DND97003
- 加载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