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能源头条推荐资讯详情
中长期比例过高 造成四川现货价格过低

发布者:
来源:
标签:




本次四川电力现货连续负价是一种合理的现象,四川现货价格上下限合理的设置有效发现了这一现象。近期四川全网来水较去年同期偏丰近6成,同时受气温下降等影响,全省用电负荷处于低位,在新能源、水电高占比并且基于变动成本报价的情况下(考虑补贴因素等变动成本可能为负价),现货市场很好的践行了供需定价的逻辑。可以预见,随着新能源装机的持续增长,部分时段供需持续宽松,在多地的电力现货市场中,负电价情况或成市场常态。
一、中长期比例过高是经营主体敢于申报负价的主要原因
从中长期合同签约情况看,当前95%以上的发用电量中长期覆盖率可有效稳定经营主体结算价格水平。现货价格对发电企业和用户整体影响较小(比如,足够高量价的中长期差价合约可很好的弥补发电现货全电量低价结算造成的损失)。
从电力市场机制设计上看,相对较高量价的中长期合约覆盖下经营主体“敢于”申报负价。发电在现货报价时不仅要考虑回收自身变动成本,还需要考虑容量电价或通过中长期交易无法回收的固定成本,此时,发电整体高于变动成本报价才可能在市场中存活。虽然固定成本可以近似认为是一定意义上的沉没成本,现货市场基于变动成本设计,但是甚至对于水电、新能源来说(若长期成为边际定价机组)也要考虑可持续发展问题,若无较高比例的中长期覆盖电量保障,并不会将负价申报视为理所当然。
从实际申报情况也可发现水电企业的申报策略导致出现长时间现货低价甚至负价。
二、强制要求所有主体中长期高比例签约可能成为市场中滥用市场力的温床
我们可以通过几个比较普遍的市场场景说明中长期强制高比例签约的影响。
场景一仅考虑发电侧,在发电侧均高比例签约的现状下,预计运行日风光大发,火电整体处于较低负荷率(显著低于自身中长期签约电量),此时火电侧可以通过集体砸低现货价格的方式获取超额收益(虽然现货全电量低价或负价结算甚至无法弥补燃料变动成本,但更高比例量价的中长期合约可弥补这部分损失并获取超额收益)。
但是以上的前提条件是“发电侧均进行中长期高比例签约”,此时火电整体才具有策略一致性。若放开中长期签约比例限制,比如一个未签中长期的火电主体和超额签订中长期的火电主体,在维持自身上网电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二者对于现货价格的诉求是不同的(未签中长期的火电希望现货高价,超签的希望现货低价),滥用市场力也无从谈起。
场景二考虑发售一体企业,在场景一的情况下,各发电集团均设立了相应售电公司,此时火电侧虽可通过砸低现货价格实现中长期差价合约盈利,但是售电公司在差价合约中多支付了电费,整体来看发售一体策略未必是合理的。但此时若增加一些合理的边界条件,若火电侧整体百分之七十中长期电量与集团内售电公司签约,其他中长期电量与民营售电公司签约,此时发售一体企业依然具有较强的策略一致性。
通过以上策略或可实现市场中收益在不同主体间的合理转移。需要明确的是,强制高比例签约可能导致市场中滥用市场力除了量的原因还有价的原因,由于中长期(特别是年度中长期交易)与现货在时间上的错配,往往可能导致较大的价格差。
三、应该按何种思路推动电力市场机制完善?
以上阐述表明了中长期强制高比例签约对市场可能的负面影响,我们应该推动中长期比例限制的合理放开。但是否仅仅放开中长期交易比例限制就能解决所有问题?答案是否定的。实际上,我们需要对容量机制、中长期交易机制、现货机制等进行一体化重新梳理设计。
一方面,科学认识中长期合约的本质,走出思想误区。虽然《电力现货市场基本规则(试行)》结算方式一和方式二公式结构不同,代表两种不同的思考方式,但是计算结果相同,因此中长期合约的本质为经营主体间对于现货参考结算价格(当前多设置在用户侧统一结算点)的“对赌”。特别是各省/区域现货结算运行以来,无论是市场出清还是结算均逻辑在落实中长期财务合约的本质。既然是财务对赌合约,即应充分尊重经营主体的交易意愿,在量价上不宜施加过多约束。建议稳步放开中长期签约比例约束,破除时间不一致等导致的现货、中长期的较大偏离,更好契合《电力现货连续运行地区市场建设指引》“完善煤电中长期交易限价,逐步实现月度、月内等较短时间尺度中长期交易限价范围与现货市场限价贴近”等要求。
另一方面,对容量、中长期、现货等机制进行一体化再设计。在当前电力现货价格低价甚至负价多发的现状下,一是建议广泛实行“全容量补偿机制+成本型(叠加基于供需的合理收益)电力现货市场”,以确保解决基于变动成本的现货价格无法保障长期电力系统顶峰可靠性问题。同时应规范电力市场监管办法及市场机制,避免出现容量补偿过低的同时电能量市场限价过严格。基于顶峰容量的供需等情况,建立容量电价在一定范围内的弹性调整机制,做好与电力规划的进一步协同。二是妥善处理好不同交易机制的衔接,完善“空载成本补偿+启动成本+必开机组/特殊机组补偿”的现货变动成本补偿体系,同时规则设计中应合理保留一定的现货顶峰高价信号,为虚拟电厂等新型业态提供市场化发展土壤。
反馈举报

声明:以上信息仅代表发布者自身观点,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平台对其真实性负责。
大家都在看

广告
评论 0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平台立场。全部评论
加载失败
总发布:577粉丝:1
相关推荐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旧能新能都是能
- 加载失败
- 加载失败
能源行业新闻
- 加载失败
旧能新能都是能
- 加载失败
能源行业新闻
- 加载失败
DND97003
- 加载失败